電影訊息
大賣空--The Big Short

大空头/大卖空(台)/沽注一掷(港)

7.8 / 485,291人    130分鐘

導演: 亞當麥凱
編劇: 查爾斯蘭多夫 亞當麥凱
原著: 麥可路易斯
演員: 雷恩葛斯林 克里斯汀貝爾 布萊德彼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茱莉亞

2016-02-05 01:22:37

解釋天空頭如何牟利-轉載自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作者:Underdog、葉洲
連結1: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012069/answer/79279442
連結2: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012069/answer/82160925
來源:知乎

1: MBS(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抵押貸款證券化)
MBS分為RMBS(住宅房貸)和CMBS(商業房貸),就是把不同貸款成捆打包然後分攤風險。比如說100個房貸你如果你一共只有一個,那一個正好還趕上破產了,那你的損失就是100%;但如果買了MBS100個房貸你的損失就是1%。MBS分為兩種:Agency MBS就是房利美房地美基尼美之類國企發的;Non Agency MBS(Private label MBS)就是私企發的。大部份Sub-prime MBS都是私企發的.
信用良好的貸款都打包賣掉了,只好打信用不好的貸款的主意了。不良貸款的MBS怎麼賣呢?聰明地銀行家們發明了CDO,就是把信用不好的貸款包裝成CDO,分成兩個tranche,A級tranche利息低,B級高,這整坨貸款中如有違約,B級先虧,B級虧完了再虧A級,然後分別賣給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B級的沒人要?我自己擔個保,然後找評級機構評個AAA,又是好產品開賣了!
 
2:為什麼Michael Burry賭定MBS要暴跌?
Christian Bale登場,蝙蝠俠發現很多的Sub prime(次級房貸)都是ARM(Adjustable rate mortgage) 就是浮動利率的。(插一句:在2001年911之後格林斯潘把美聯儲的利率降的非常低到1%左右,導致房屋貸款利率急轉直下也變的非常低。)利率低導致的結果就是大家蜂擁去搞貸款買房,更奇葩的是北美還有"Teaser Rate"一說,就是前一兩年有的都超低或免利率,所以搞的脫衣舞小姐們都人手標配好幾套房。但是幾年後teaser rate 一結束,利率一漲,NINJA(所謂的沒房沒收入沒財產)的人群們就還不起了,就只能把房子還給銀行拍拍屁股走人了。所以Michael Burry就是看準了這個機會,賭幾年之後利率升高大眾還不起房貸然後集體出逃。

3: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違約互換)
賭局已定,Michael Burry就穿上西服去找華爾街龍頭老大做空MBS去了。但是MBS不同於股票,不好採用借了再還這種做空模式,所以就搞了一個CDS(買方:每月給賣方一些Premium也就是保費,賣方:只要MBS沒事就一直收買方錢,假入MBS破產了就要一次性付給買方大筆索賠)。CDS主要都是像AIG這樣大的保險公司發行的,而且他bug的地方在於你可以在不擁有相關資產的情況下買保險。就相當於給隔壁老王的車買了個車險,他如果要是撞車了你就會很開心的拿到理賠,而且老王還不知情。
 
4:ISDA(International Swaps & Derivatives Association)
MBS,CDS之類的因為量大,特殊性強,每個的抵押資產都不一樣,所以一般都是OTC對手交易而不是在交易所交易的。Brat Pitt本來是德銀的交易員,積累了很多的人脈和資本,所以那兩個小哥藉助Brat pitt的關係才終於拿到買CDS的資格。

5:Ratings Agency(評級機構)
大哥急了去曼哈頓中城去找在標準普爾的墨鏡姐,姐給他說了實話。因為評級機構弄錢主要辦法兩種:1誰看誰掏錢subscription model 2誰發誰掏錢issuer pay model 第二種也就是MBS的評級主要方法。所以她們一旦對MBS降級了,以後就基本上沒生意了。

6:Liquidity & Collateral(流動性)
MBS價格居高不下,這幫做空的人就火上澆油螞蟻亂竄了,主要大家手裡的現金流不夠,流動性不足,做空價格不跌反漲她們就得加Collateral 也就是"Margin Call"裡面的補Margin,不補就得被強行平倉了。

7:CDO^2
簡單的說就是每個CDO(除了房貸什麼車貸,信用卡貸,助學貸款都可以做CDO) 裡面抽出來一部份Tranche又做了個CDO。因為有一些Tranche實在是太小,用這些tranche組成的CDO只要是underlying asset(相關資產)一有破產整個CDO就立馬被抹平,所以風險及其大,也就是他們所謂的金融核武器。
五千萬的住房貸款,後面可能附著著20億的各種衍生品。這樣玩的問題是什麼呢,壓在好幾層下面的原始貸款里,有不良的會違約啊。當違約一多,最底層的債權錢收不回來,疊加在上面的所有債券就都完蛋了。當完蛋的那一刻到來,哪個倒霉蛋手裡捏著很多CDO,或者為CDO做了很多擔保,它就垮了,比如雷曼兄弟。另一方面,貸款違約,房子會被銀行沒收拍賣,增加了房市供給,壓低了房價。這樣的情況一多,本打算好好還貸的人一看,靠,我的房子的價值已經跌到還沒我未還貸款多,那我乾脆不還錢了,房子也不要啦。於是房子又被沒收進入房市,進一步壓低房價,最後房地產崩盤,很多人無家可歸。
 
8:The "Famous" Tranche Trade
電影臨近結尾,黑姐姐終於說了實話。交易策略——買的:低級別 tranche CDS 就是盼著最低級的tranche破產越多越好。賣的:偏高級tranche CDS希望這些都不破產好能多收錢。這個策略一買一賣對沖了保費的現金流風險,賣了CDS拿到的每年的保費可以用去付買其他CDS需要交的保費。 這個策略在風平浪靜的情況下掙錢是很平穩的,但是大風大浪一來,金融海嘯一刮,tranche之間相關性(Correlation)大幅提高,就全部都跪了。

做空團三害怕:
1:買了一手CDS 發現相關資產都違約了CDS價格一直不動,以為整個系統勾結做假。
2:好不容易手裡的CDS漲價了,又開始擔心他們的對手投行破產讓他們的CDS變成廢紙。
3:最後終於倉清空了,錢拿到了,但又發現自己有可能被FBI查或者被「佔領華爾街」佔領,輿論壓力太大所以關門洗手。

1:怎麼會把錢貸給還不起的人呢?
因為在熱火朝天的時代,貸款的債權轉手就能賣給銀行(它們再打包賣給投資者),我當時就能收回款加利息,最後還不起錢關我啥事?說到底,問題就出現在委託鏈條太長,做出貸款決定的人(貸款給還不起的人的人)和承擔風險的人(最後捏著CDO的投資者)隔了十幾層,責任和風險的分裂是災難的根由。

2:投行怎麼會接盤或擔保爛貸款的CDO呢?
他們看的是數據。這麼多貸款,雖然利息高,但違約率不高啊,好生意為什麼不做!為什麼違約率不高?因為貸款人為了貸出去錢,開創了浮動利率。借錢的人頭兩年付的利息很低,自然也不容易違約,然後利息再升高,就甩手走人了。隔了好幾層,沒人注意到這些了。而克里斯蒂安·貝爾的角色首先注意到了,並且發現浮動利率大規模上升會發生在2007年第二季度。而大公司(銀行)尾大不掉,要做出靈活的決策其實很困難。

3:評級機構怎麼沒良心就評AAA呢?
一是他們本質是盈利公司,收錢評級,評低了人家就找競爭對手(其他評級機構)去了。二是資訊不對稱,他們手裡只有幾頁財務報告,只知道這銀行效益不錯,根本不知道CDO裡面是什麼玩意。你問:政府監管哪裡去了?政府哪有投行腦子快啊。看不懂啊。你看片中的SEC員工還要給高盛投懷送抱呢。事實上,在這場全民的狂歡中,真正看出毛病的,只有片中的幾個聰明的天空頭。

4:為什麼電影裡很多住房貸款違約了,CDO價格還是居高不下,讓幾個天空頭抓狂?
電影的解釋是投行們已經知道出問題了,只是死撐著想偷偷賣掉,同時買入CDS對沖甚至賺錢,這就構成欺詐了。現實情況未必如此,CDO的價格,都是由投行的數學模型決定的。模型太複雜有錯誤的時候,算出來的CDO價格就不能準確反映底下的貸款的情況。所以直到崩盤之前,CDO的價格也許都不會有大波動。你問:那幾個大銀行是不是真該死?是他們玩脫了,但是他們也很慘啊(除了高盛),間接說明他們不是有意欺詐。但是他們玩脫了最後又得用納稅人的錢來救,是不爭的事實。

5:那到底誰該負責,誰該坐牢?
沒有人。這是計價模型失靈、委託鏈條過長、市場參與者非理性狂熱的共同結果,沒有人有明確的欺詐的證據。最關鍵的問題是too big to fail,那只能救完再鼓勵分拆大銀行了。那怎麼辦呢?加強監管咯。但加太強又會限制市場自由阻礙發展。發展緩慢,解除監管,玩脫崩盤,加強監管,這個循環一直沒斷,也是金融業的宿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