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賭城風雲3--From Vegas to Macau III

澳门风云3/赌城风云III(港)/TheManFromMacau3

2 / 2,959人    USA:113分鐘

導演: 劉偉強
演員: 周潤發 劉德華 張家輝 劉嘉玲 張學友 李宇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麥飛

2016-01-31 08:07:01

若是再有成龍,猴年春節檔就完美了


《澳門風雲》系列電影算不上好電影,一如既往地保持著王晶的正常水平。然而第二部卻著實讓我激動了一把,片尾的彩蛋,劉德華赫然出現,與發哥、張家輝擺了個pose,與上世紀90年代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的《賭神》如出一轍,恍惚間讓人感覺回到年少。王晶倒是實在,今年賀歲檔上映的第三部中,華仔與發哥、張家輝果然並肩作戰,單憑這個超強懷舊陣容,就足以保證電影票房不會輸給《三打白骨精》和《美人魚》多少。
這種以販賣情懷為生的電影,一直以來保險係數不低。就像史泰龍集結一幫老傢伙拍《敢死隊》,情節都是用腳後跟寫的,但架不住很多人看見史泰龍、施瓦辛格、尚格雲頓、布魯斯威利斯出現在一幅畫面中就興奮。年少時看香港電影,最熱愛的是周潤發、周星馳和成龍,三個人三種不同的電影風格,但都是精彩的代名詞。有時候會忍不住討論,如果發哥的槍、星爺的賤和成龍的武湊到一部電影裡,那會有怎樣的精彩啊!這樣想像終究只是想像,正如恆星無法靠的太近。但當時的我們並不知道,其實,如果把九十年代的香港影壇看做一場曠日持久的電影,那「兩週一成」正是電影的主角,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賀歲檔之爭,被這三人演繹地風生水起、波瀾壯闊。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兩週一成」已經在香港影壇確立了牢固的地位,成了最叫座的影星。真正的賀歲檔烽火之爭,就是從1991年開始的。
1991年2月2日,距離春節還有12天。有兩部電影同時在這天上映,很多人糾結於先去看哪一部。其中一部是吳宇森導演的《縱橫四海》,主演是周潤發、張國榮,另一部是王晶導演的《整蠱專家》,主演是周星馳、劉德華。今天看來這個陣容閃瞎人眼,實際在當時也算是風雲際會。兩部電影一上來廝殺的就非常猛,票房不相上下,很快都過了千萬港幣。然而,5天之後,它們的票房勢頭就同時受到打擊,成龍的《飛鷹計劃》上映。在成龍的上一部電影《奇蹟》中,嘉禾剛剛創造了成本七千萬的紀錄,然而口碑和票房卻與成本成了反比。嘉禾公司很惱火,要求成龍縮減開支,並回歸動作喜劇路線,成龍答應。電影的確回歸了動作喜劇路線,並借鑑《奪寶奇兵》靈感,賦予電影好萊塢電影大片風範,同時龍式搞笑的運用更加圓熟。然而對於第一條要求,似乎被成龍選擇性無視了,最終成本達到1.15億港幣。不過這錢花的很值,雖然比「雙周」的電影上映要晚,但它成功地後來居上,在當年度的票房進帳榜上,《飛鷹計劃》票房進帳超過3900萬港幣, 而《縱橫四海》和《整蠱專家》則分別以3300萬港幣和3100萬港幣位居二、三席。
這年賀歲檔之爭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帳面上,它如同赤壁之戰,標誌著三國鼎立新時代的到來。在之後的數年中,整個香港影壇賀歲檔形成三角形的穩定格局,穩穩佇立於三個點上的,正是兩週一成。
1992年春節檔,最先發力的成龍。他的《雙龍會》是為香港導演協會籌款而拍,因而電影中有許多大咖客串了小角色,徐克、林嶺東、吳宇森、張艾嘉、張之亮、徐小明、黃霑、陳國富等重量級人物為成龍捧場,堪稱香港電影的一次奇觀。隨後周潤發的喜劇片《我愛扭紋柴》、周星馳的喜劇片《家有喜事》接連上映。三部電影雖各有風格,但相同之處就是都以搞笑為綱。在搞笑方面,顯然最突出的要數星爺。果不其然,《家有喜事》成為當年的票房冠軍,狂攬近五千萬港幣的票房,超出《雙龍會》《我愛扭紋柴》都在一千萬以上。星爺在這年度如此之猛,一方面得益於《家有喜事》的家庭喜劇風格,老少咸宜,明星眾多,頗有溫暖人心、浪而不賤的正能量。另一方面,1992年星爺力作頻出,《審死官》、《鹿鼎記》系列、《武狀元蘇乞兒》、《逃學威龍》、《漫畫威龍》等幾乎佔據了香港影壇的半壁江山,且皆是質量過硬的作品,一時間星爺風頭大大壓過成龍和發哥。
實際上在這一年,發哥在香港的黃金時期已然過去,他開始考慮去好萊塢發展。1993年,發哥沒有作品問世。剩下的一週一成,成績也大不如前,成龍的轉型之作《重案組》只獲得了不到三千萬的成績,卻還領先了周星馳的《逃學威龍3之龍過雞年》二百多萬港幣。這一年的香港影壇彷彿一下寂寥了很多,三角形變成一條線,沒有穩定性可言。而且香港電影由於盜版猖獗而倍受打擊,邵氏、德寶等一批電影公司難以支撐相繼倒閉,本土製片公司只剩下嘉禾苦苦支撐。儘管此時的香港影壇還不能稱之為衰落,但草蛇灰線,衰落的徵兆已然顯現。
1994年,令影迷驚喜的是,賀歲檔的鐵三角再次出現。發哥沉寂一年多,與王晶合作拍攝的《賭神2》攜風雷之勢滾滾殺來,賭片的魅力被本片彰顯得淋漓盡致,票房輕鬆打破香港有史以來的紀錄,刷新到5200萬港幣。成龍的《醉拳2》和周星馳的《破壞之王》成績也都不錯,分別有4000萬和3600萬。這一年的香港電影似乎洗刷了上一年的衰相,與佳作極多的好萊塢電影相映成輝。然而,兩者的命運卻並沒有按照相同的軌跡發展下去,好萊塢一如既往的強太甚至更強大,香港電影,則在這次迴光返照之後越發積重難返。
時光來到1995年,影迷們卻無法期待再次看到兩週一成的爭鋒的盛況了。這一年的4月份,發哥在去好萊塢之前的最後一部電影《和平飯店》上映。過於寫意的風格沒有帶給觀眾小馬哥般的酣暢淋漓,反倒似乎昭示著周潤發好萊塢之旅的前途未卜。實際上,發哥在好萊塢幾乎毫無建樹,風格的差異使他根本無法容易西方文化。不過,恰好在這一年,成龍也開闢了美國戰場,他遠赴美國拍攝的動作片《紅番區》,成為他最成功的代表作。顯然,成龍的動作喜劇比起發哥的風格更容易被西方世界所接受,《紅番區》不僅在美國大熱,在香港本土的賀歲檔也拿下了5691萬港幣的驚人成績,刷新《賭神2》的紀錄。而周星馳依然在繼續著他的喜劇,這次他和劉鎮偉合作,拍攝了《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和《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上下兩部電影票房加起來只有4600多萬,遠算不上成功。但電影的盜版碟片很快流入大陸,一群年輕學生開始用解構的眼光看待《大話西遊》,並將它捧上神壇。劉鎮偉肯定不會想到《大話西遊》能得到這樣的待遇,他在無意中拍攝了一部難以超越的無厘頭電影,此後便一直活在它的陰影中,好在他心態好,一門心思炒《大話西遊》的冷飯,似乎也過的不錯。
此時香港影壇兩週一成的格局,已經風流雲散,香港電影最好的時光,也一去不返。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當英雄們各自離去,後人只能靠傾聽傳說來想像那個時代的輝煌。在我大量接觸兩週一成電影時,早已過了1995年,但時間並不妨礙我在盜版畫面中被香港電影衝擊得心搖魄動。多年以後當我對電影有了更多了解,知道他們三個只是香港電影工業的優秀代表,在商業的浮華之下有更多更有深度的導演和演員。但正如年幼的記憶對人生影響至深,每當提到香港電影,潛意識中仍然將他們三人所代表的特徵作為香港電影的特徵——毫無畏懼的勇氣、收放自如的力量和嘲諷一切的幽默。
時至今日,這種感覺再難尋找。這也是販賣情懷總有市場的原因。人們總是不自覺地忽略掉過往的痛苦與不堪,只留下美好的記憶,並渴望往日重現。把舊有元素拼湊起來,偽造一個似曾相識的場景,這樣也能多少給人一點安慰,就像在《澳門風雲》中,我們可以忽略掉髮哥的贅肉和華仔的皺紋,哪怕只有一瞬間記起年少時的激情,也足以收回電影成本了。猴年的春節檔,有周潤發的《澳門風雲3》,有周星馳的《美人魚》,唯獨少了成龍,這不可謂不是個莫大的遺憾。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