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不存在的房間 Room

房间/不存在的房间(台)/抖室(港)

8.1 / 450,858人    118分鐘

導演: 藍尼亞伯漢森
原著: 艾瑪多諾霍
編劇: 艾瑪多諾霍
演員: 布麗拉爾森 雅各特倫布雷 西恩布里吉 溫蒂克勞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鼠斬車田萬齊

2016-01-29 19:05:14

愛,也許並不是看上去那樣的偉大


認真看電影以來幾乎沒有寫過長影評,因為之前每次觀影有限的領悟基本上都被前人的觀點涵蓋了。只有這次,發現大部份影評和我的理解差異比較大,所以把自己的觀點發出來做個記錄,如果有人看到也歡迎討論。

電影講的是一個女孩被囚禁、強暴並生下孩子,最後和孩子一起逃亡、重見天日的故事。被囚禁多年的女孩和一生下來就被囚禁並活在媽媽「房間就是整個世界」善意謊言中的孩子,他們在囚禁生活影響下適應現實世界的過程是影片著力表現的重點。

觀影前我對劇情的預想就是大概會要表現孩子會無法適應房間外面的世界。這也是所有人都會擔心的問題,包括孩子的媽媽。所以她被解救後的全部精力都集中於竭盡全力去保護孩子,保證他不受來自外界的傷害(比如外公心理上的不接受),同時創造條件建立起他和新世界的聯繫(讓他不要沉迷於動畫而是去玩一般小孩都愛的樂高)。這份母愛是偉大的。當初也正是憑藉著這種愛,媽媽構建起了孩子在被禁閉的日子裡的小小世界。但最後這種愛還是面臨了殘酷的拷問:採訪媽媽的記者問:為什麼你當初不想辦法把孩子送出去讓他過正常人的生活。很多人都說這個記者真是個畜生怎麼問這種問題。沒錯這個問題對剛逃離噩夢的受害人來說確實太殘忍,但換個角度來說理直氣壯的行為是不是也應該經得起拷問呢?媽媽的回答不是客觀上沒辦法而是「他有我在」。而記者再一次用更直接地表述追問這個問題後,媽媽無言以對,眼神裡並不是氣憤,而是恐慌。

對記者的這個問題,首先她勇敢地回答了「他有我在」,說明背後支撐這個答案的是母愛,無可質疑。但母愛的背後呢?母愛是不是本來就是作為她在那個世界裡活下去的精神支柱?這點上來說究竟誰才是母愛的受益者?如果那個男人抱走孩子,孩子的境遇到底會如何,往壞了想也許會被殺死免除後患,所以當媽的確實不能冒這個險,也可以理解。但影片似乎從男人送孩子生日禮物和最後同意把孩子送到有樹的地方這些情節來暗示了另一種可能,就是記者所說的當初求男人把孩子扔在醫院,讓他過上稍微正常的生活,並非完全不可能。只是這樣孩子不會知道有這個媽,媽媽也只能在這個精神都沒有依託的環境裡悲慘地獨自活著。如果真的有這個理想化的選項,她會怎麼選呢?也許她並沒有想過,也許是愛抹去了她心裡的這個選項。

再看看前述的媽媽對孩子回到正常世界後不適應的擔心是否有必要,沒錯孩子一開始確實只能躲在媽媽懷裡。但媽媽自殺被送去搶救不在的這段時間,脫離了媽媽懷抱的孩子從羞澀不願跟人說話到和外婆一家建立起融洽的關係,甚至和窗外的鄰居小朋友很輕鬆地就玩到了一起,可見他處理這一切的能力並不像媽媽認為的那麼差。這也許是因為人與人親近的能力本來就是一種本能。再看上面提到的兩個媽媽保護孩子的場景,仔細想想,外公已經跟外婆離婚,不住在一起,他的態度對孩子影響並不大,而其他人對孩子都非常友善,孩子自己也並不在乎(被跟外公吵翻的媽媽拖走的時候還在專注於沒吃完的東西);象徵意義上,電視確實代表了那箇舊的世界,但實際上看電視和玩積木對世界聯繫的意義並沒有那麼大的區別吧。因為剛出來的時候孩子追問媽媽什麼時候回去,所以媽媽一直很害怕他會想著那個房間才是家,不能融入真實的世界,觀眾也不免跟著擔心。但實際上孩子很快就放下了,最後一次孩子問什麼時候可以回去,媽媽(和觀眾?)心裡又是一驚,但這一次孩子早理解了媽媽的擔心:我只是想去看看。

這一切是不是說明回到現實世界後母愛就變得多餘了呢?當然不能這麼說,但也不得不承認,這正是媽媽害怕的。 因為愛也是她賴以面對這個陌生世界的保護傘,是她足以說服自己繼續支撐的意義。她對自己的母親大吼「我不在你們也過得好好的」,也一樣反映出她在房間裡、在外面的世界都渴望一個對別人來說存在的意義,並以此支持自己活下去。而付出愛,正是證明白己存在意義的方式。不敢放手的媽媽才是把自己關在那個房間裡沒有走出來的人。而走出來的孩子已經開始想著儘自己所能,比如通過剪下自己的頭髮送給在醫院的媽媽,讓媽媽再一次在自己的幫助下解脫出來。

在影片構建的這個極端環境裡,以上現實才被暴露出來,但平常生活中,這樣依靠著對別人的愛支持自己的案例也並不少見。付出愛本身就可以獲得很大的滿足感,而被愛的一方有時候卻痛苦地被綁架著。這是不是說明愛其實是一種自私的感情呢?我常常覺得也許世上並不存在真正無私的愛。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本人的自私視角才導出了這樣的結論。但不管怎樣,是社會賦予了愛太複雜的意義,又以各種方式強行給人示範應該如何去愛,才讓愛變成今天這個難以捉摸的樣子。

那麼愛本來的面目是怎樣的?當這樣的問題困擾著我的時候,影片也給出了答案。外婆給孩子剪頭髮的時候,孩子忽然說了句外婆,我愛你。這大概就是影片為我們提供的理想的無雜質的愛的範本——一種自發的人與人親近的感情。之前一家人在一起吃飯的時候有這樣一個細節,大概是外婆的老公要幫孩子做什麼(記不清了),媽媽問孩子「你該說什麼」,孩子說謝謝,媽媽還強調說大聲點別人聽不見。所以說謝謝的這種感恩之心,也許和我們常見到的愛一樣,更多地來自後天習得,也要別人接收到才有意義。但孩子對外婆的那句我愛你,一定不是媽媽教著說出來的。

說這麼多是要批判影片裡的母愛嗎?當然不是,在那樣一個環境下自保尚且不易,努力維護著孩子不受傷害,實在是非常偉大的。只是劇情把孩子安排地像個天使,體貼又對一切泰然處之,相比之下媽媽的放不下就更顯突兀。我想這根本原因是因為沒有受到社會影響的孩子像一張白紙,更容易接近原始不加修飾的愛。而在正常社會中成長,十幾歲的年紀又活在噩夢中的媽媽,背負得太多,在愛的意義里也就迷失了。我也一樣,越是想把天然的愛與社會附加意義的愛區分開來,就越發現它們纏繞在一起無法解開。正如媽媽第一次告訴孩子關於世界的真相——電視裡哪些是真實哪些是假的:談話節目是真的,動畫片是假的,但歷史劇呢?某種意義上的真。真假之間,一直沒有明確的界限。既然愛已經被社會賦予重重複雜的意義,隨著我們在社會中的長大也不會再變回那個天然的樣子,也就沒有追尋所謂「真」的意義。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希望愛能為人間帶來更積極的作用。怎麼做到呢?我覺得首先愛應該是一個自發的行為,不是社會強加給某個關係中雙方的義務。如果愛變成一種強制義務,比如強調父母應該愛孩子,孩子一定要孝順父母(雖然道理上基本沒錯),就已經成了道德約束,而不再是愛。除去父母、子女這些身份,每個個體首先是個人,是人就會有自私之心。而理想的愛應該是做出了實際有利他人的行為,自己仍然在心靈上受益的一個對以上一切自私的解決答案,而不應該是讓雙方都受累的負擔。更不要執著於被愛的對方是否回報,因為我們在付出愛的時候,自己在心靈上已經得到了回報。這才是愛的偉大之處。


結尾,回到小屋的孩子忽然若有所思地對媽媽說:如果門打開了,它就不再是一個房間 。我想這裡的門大概就是對每個人給自己的心靈安上的一層屏障的隱喻,打開了,愛才會健康地發揮它應有的功能。聽到這句的媽媽卻還沒明白,仍在固執地問:怎麼了你要我把門關上嗎。孩子淡淡地說:不用。臉上寫著對這個房間再無半點留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