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不存在的房間 Room

房间/不存在的房间(台)/抖室(港)

8.1 / 450,858人    118分鐘

導演: 藍尼亞伯漢森
原著: 艾瑪多諾霍
編劇: 艾瑪多諾霍
演員: 布麗拉爾森 雅各特倫布雷 西恩布里吉 溫蒂克勞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鹿影人

2016-01-26 06:34:31

先有門還是先有房間?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甩給自由主義的你:先有門還是先有房間?

《房間》無疑是2015年的一匹黑馬,在獲得奧斯卡、金球獎提名之後,無論是部落格還是朋友圈都被迅速刷爆了,讚譽之聲遍地開,可是——這部片子到底好在那裡呢?是母愛?是勇氣?還是我們常談的自由理論呢?

「性囚禁」、「抑鬱」、「強姦」等字眼都與這部電影掛上了鉤,
點開《房間》觀看的人到底是懷著什麼心情,我且按下不表,看完之後,你會發現,這些類似島國電影標籤的標籤並不在這部《房間》里起到什麼作用。

只看母子情深,不夠;想看密室逃脫,太少;
 那麼......
恐怖元素?沒有;懸疑片段?沒有;
請問......
五十度灰?呵呵,更是沒有,
那麼問題來了,這部片子到底告訴了我們什麼?


難道只是告訴我們「裝死可以逃出房間」或者是——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嗎?
是的,就是這樣簡單。




如果你照著電影裡說的做了,我保證你一生不會被鄰居囚禁生子,與社會隔絕七年之久。
因為這是真人真事改編的,所以——它身上更多肩負著警惕世人的目的。《房間》讓我想起了德國表現主義時期的代表作電影《M》。
《M》講述了一個專殺小孩子的變態殺人狂的故事。推理、逃脫、兇殺、甚至審判這些元素在這部電影裡面樣樣齊全,但其實電影只是花了100多分鐘向我們講述了一個道理——看好自己的小孩子。
雖然我給《房間》的評價並不高,但這並不代表它只是撞了頭運,擠進了電影節小年裡去而變得聲名大噪。
除了不要和陌生人講話和必要的時候可以裝死,這部電影還向我們拋去了另外一個疑惑:先有門,還是先有房間。
門即為社會角色和意識形態,而房間卻是我們難得的自由。
如果說有一個叫作世外桃源的地方也叫作「房間」,那麼你還會主動離開嗎?道理一樣。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恰好駁斥了「自由」二字。
就像五歲的傑克一樣,等不到六歲,他被迫「裝死」,裹在毯子裡,憋著氣。
他被打開了門
被走出了房間
被走進了社會——更大的房間。
毫無真正自由可言。
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我們一直待在互相認同的房間內。
所以自由不等於走出房間,而是獲得自己的認同。
令人悲傷的事實是:
我們大部份時間,確實只能關起門,在房間內認同自己。
剛開始看電影的觀眾很容易會把男主角JACK看成女孩子,光看他的一頭捲髮和無辜的大眼睛,已經迷倒了許多「蘿莉控」,但在變態囚禁狂送給JACK一輛小車之後,我虎軀一震——嗯?
尼瑪,一個男孩子長得細皮嫩肉,這是什麼房間?我也想進去待個五年。
話說遠了,扯回來。
可以看出JACK在這間房間裡面生活得很開心,最明顯的就是他的那頭長髮,他沒有性別的意識。
然而直到他五歲生日被送到了一輛汽車玩具之後,他已經被門外的世界漸漸認同為了「男性」。
其實,變態囚禁狂完全可以送他一個小娃娃,JACK從一出生就生活在這裡了,在他的意識里並不知曉男孩子應該玩小車,女孩子應該玩洋娃娃這個道理。
為什麼男孩子的房間是藍色的,女孩子的房間是粉色的?
為什麼男孩子的頭髮是短的(最後Jack剪短了自己的頭髮),女孩子的頭髮是長的?
是誰要求的?
是一種意識形態,
不管你承認與否
它早在你出生之前就紮根在了你腦海中。
電影《真實》花了100分鐘告訴你,電影的劇情之所以如此混亂就是因為主角的腦子得了「濕疹」。

是的,就是這樣的看起來荒謬的「濕疹」,在我們還未出世前就已經為我們安排好了第一個社會角色。
「醫生,B超做下來是男是女?」
我們所說的人之常情、社會規則——和腦子裡的「濕疹」有何區別。有時甚至更加荒誕。

無論是被迫還是主動,只要走出那一扇門(或者就是媽媽的子宮好了),你就必須去符合社會準則,哪怕你覺得不適應,那怕你是——同性戀、異裝癖、戀物狂,你必須去遵守這樣的一些規定,比如廁所男女分開,女士優先,老人要尊敬,小孩要愛護……這一系列的準則才給你離開房間的自由,所以——何為自由?

自由的正確打開方式第一步:

拒絕!
《房間》不是在敘說一對母子得到自由的故事,
而是在思考——房間內外的差異,
它逼著主角和觀眾都去認同房間外的世界,
過程艱辛,卻被社會認同了呀。

就像這部電影,得了獎才為大眾知曉。
在「房間」外我們必須是爸爸、媽媽、兒子、女兒、富人、乞丐,
在「房間」內我們可以是強盜、強姦犯、妓女、國王、革命家。
只要踏出門:
你是女人就一定不是男人,你是男人就一定不是女人。
自由到底為何物?

這部電影甩給了那些叫囂著自由的人一個問題:你們到底要什麼自由?

在你爭奪完走出「門」的權利之後,你的另外一部份自由也消失了——對,你要割去一部份的自由,比如Jack剪掉了頭髮,Joy活在了社會放大鏡之下。
所以,我們要警惕那些鼓動著分裂得到自由、吹噓著革命才能自由的「門」。再打開下一扇門的時候,先想好你需要什麼樣的房間。

JOY在走出「房間」後不再是十七歲的少女,而是一個單身媽媽,她不能任性也不能再假裝自己是一個少女,她在角色和角色之間的轉換出了差錯——墨鏡遮擋的只是她夢寐以求的陽光,卻擋不住社會的目光。
並不是什麼幽禁恐懼症作祟,是她走出了房間之後開始認同到了自己是一個弱者,萬幸,她在電影的最後朝著房間說了一句「再見」。她回歸角色、社會、並且認同了另外一套門內的房間。



不管是母親Joy、兒子Jack還是我們每一個人——即便是電影中途就是消失不見的大Boss——Frank那個變態囚禁狂也好。
在門與門,房間與房間裡面進進出出,一旦角色身份轉換出現了差錯,那結局一定會被人指手畫腳,無論是被人人譴責還是被人人關懷。

回到文章的標題:到底先有門,還是先有房間?記得電影裡面有一句台詞,沒有門,就沒有房間,引得一票觀眾淚目而下,但是反過來一想,
沒有這樣一個房間,我們——也不需要門了呀!

沒有了偏見,自由就只是自由那麼簡單了,不是嗎?

可問題的核心就是在於:我們每需要一個房間就需要一扇門,我們每爭取到一個自由,就必須放棄另外一個自由。



多說無益。
還是使勁誇誇電影裡面的母愛吧——畢竟聖母白蓮花們需要另外一道門和足夠大的空間去悲天憫人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