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獵巫行動:大滅絕--The Last Witch Hunter

最后的巫师猎人/最后的女巫猎人/巫间猎人(港)

5.9 / 109,980人    106分鐘

導演: 布雷克艾斯納
編劇: Cory Goodman 馬特沙撒馬
演員: 馮迪索 蘿絲萊斯莉 伊利亞伍德 Olafur Darri Olafss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16-01-15 00:49:01

魔法師的美國夢


其實咱們國家比米國更講究政治正確,看這部《最後的巫師獵人》就知道了。原文裡是witch,特指女巫,翻譯過來去掉了性別特徵,表示男女巫師一視同仁。還好發生在米國,否則霍格沃茨放暑假出來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開車凌空亂飛擾民,你范•柴油抓還是不抓呢。

不論如何,電影告訴我們,女巫在我們身邊,是我們安居樂業的最大敵人。就像《黑衣人》的外星人,就像《24小時》的恐怖份子,她們藏匿在陰暗的角落裡,策劃陰謀詭計,伺機興風作浪。當然,畢竟不是黑暗的中世紀了,不是每個女巫都要被綁到柱子上燒成一隻手撕雞,只有那些觸犯法律的才會受到懲罰。這個懲罰者活了800年,叫人哭笑不得的是,他的長壽和不死之身拜一位邪惡女巫所賜。

相比那些劍與魔法的打鬥特效,我更對這個世界觀更有好感。它顯示魔法不是故步自封的,更沒有在21世紀走向消亡,反而得到了許多新發展。不是一味崇古,肯定了後人的努力。跟前幾年那部《魔法師學徒》相似的是,它試圖扭轉人們對科學和魔法認知的窠臼。既然魔法能對自然萬物產生作用,那麼必然被包納在大自然的原理當中,當然也和實用主義的科學難解難分。就像很多漫畫作品中,魔法與超能力往往存在原理上的共通。

這也是美系的許多當代奇幻作品與英系的區別,它用一種不跟現實脫節的思路來演繹魔法幻術,試圖從自然界的基本屬性,為法術找到一個根基和土壤,也不會隨隨便便把人分為魔法師和麻瓜這樣涇渭分明的群體,承認每個人都有成為英雄或墮入魔道的可能,而不是按照出身、天賦一刀切。換個角度,也是美國夢的一種另類解讀。當然,施行魔法時來句「這才是科學」,還是叫人一下子轉不過彎來,只感覺挺逗的。

美國范爺演了一個老不死也打不死的角色,從頭到尾具有異乎尋常的鎮定,甚至比《速激》系列的唐老大和《星際傳奇》系列的賞金獵手淡定一百倍。頭一次,他那不苟言笑的深沉演技,找到了最佳的角色搭配,每當他保持著紀錄片旁白般恆定的語速唸出一段段對白,我們不由得感慨,這才是800歲老人該有的心理狀態,他的情商已經修煉到很少有什麼能輕易激起他的情緒。他幾次稱呼麥可•凱恩為「小子」,也是當仁不讓的黑色幽默。

這當然不是恐怖片,稍微看過一些海外恐怖片,便不會覺得有什麼嚇人。但很多觀眾僅僅滿足於絕緣恐怖的院線電影,那麼漆黑的山洞,脫落的皮膚,跳動的巫心,自動關閉的門,破碎地板伸出的藤蔓抓住人拖向地獄……無疑會是他們看過最接近恐怖片的東西。即便如此,那其中大多數也被解釋為夢或幻覺,也許不這樣,電影就引進無望了。其實我最想得到的解釋是,34歲的伊利亞•伍德到底怎麼把自己搞成這般鮮肉的,難道小個子天生就換取了容顏不老的優勢?上帝有時候未免太公平了一點。(文/方聿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