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虛擬天后--The Congress

未来学大会/动漫影后(港)/虚拟天后(台)

6.5 / 15,320人    122分鐘

導演: 阿黎․佛爾曼
編劇: 阿黎․佛爾曼
演員: 羅蘋萊特 哈維凱托 喬漢姆 丹尼休斯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黑與黑為黑

2015-12-21 23:19:01

未來歸於幻想,精神超越一切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劇透警告:大量劇透,如果反感,請不要打開。。。
昨天看了這部動畫,當時的感覺可以概括為奇怪與迷惑,原本是看不懂的,但從看完。。。不,從主角昏倒在旅館就一直在想,各種可能的解釋,直到今天都無法停下。原本是想爬上來看看豆瓣的高人如何解讀的,然後發現哪一種可能的解釋都和我以為的、我猜測的不同,所以我斗膽說一說我的看法。
第一部份:影片前部真實的部份
羅賓是一個過氣的名演員,有兩個孩子。大女兒是叛逆的,追求新鮮事物,言語中都帶著尖銳的刺。小兒子天生患有疾病,沉迷於幻想的風箏-飛機的世界。
羅賓曾經懷有演員夢並且確實有這樣的天分和時機,但或許連她本人都沒有意識到,她其實對她生命中的任何重大決策都抱有深深的恐懼,這造成了在遇見每個重大機會的時候,總是搞砸這一切。她的經紀人看到了這點,但他不但沒有告訴她也沒有做出什麼來施行幫助,反而利用了這個「弱點」來經營自己的人生——一個只有他能掌握的不太著名的演員,總好過與他無關的著名演員。但在羅賓看來,她脾氣乖戾、堅持自我且頑固的不願變通,她內心甚至是感謝經紀人沒有拋下這樣的她,而是包容、尊重她的意見。於是在掃瞄的時候,當經紀人講述他的故事,羅賓開始還在享受扒黑歷史的愉悅,隨著故事推進,漸漸意識到了真相:她以為的保護人,其實正是依靠著她的痛苦、失敗、恐懼而生。於是難過的不可自己。
經紀人或許真的如他所說的那樣愛上了羅賓,或許整個故事都是為了激發她的表情而編造的,但對故事中的羅賓來說,那就是真實。
這一部份包含了對影視業大量的諷刺,羅賓掙扎於自我身份認同、現實、不可知的未來之間,演員夢想與兒子的病情拉扯之下,最終選擇了簽下合約。演員羅賓·懷特從此與她再無關係。
第二部份:未來學大會的叛亂
羅賓進入動畫限制區;20年後合約對科幻的限制解除;RRR電影鋪天蓋地的宣傳;旅館前台的「6個羅賓·懷特」;人們對演員羅賓·懷特的崇拜和模仿。。。這一切引發了另一輪的自我懷疑和痛苦,導致房間變黑、撞鏡子的崩潰。這時候的羅賓急切地想要證明白己,所以在老東家的地盤明目張胆的違反合約登台演唱,輕而易舉被登上舞台誘惑簽下合約。
這時的她將這一切痛苦懷疑歸結於當年放棄部份自我的第一份合約和大眾的輕浮享樂、娛樂至上,於是有了發佈會上的演講,呼籲人們關注現實,而非沉溺於慾望之中迷失自我,她將自己看做是迷失自我的失敗者的典型。這時的她顯然是反對化學品致幻劑的,所以從反叛軍狙擊手沒有射殺她來看,反叛軍應當是持有相同的觀點,反對致幻劑的。
這時的現實世界應當是反叛者——擁有清醒意識的帶著口罩面具之類道具的人衝進動畫限制區,來破壞未來學大會——很可能只是反對遊行之類的沒有武器的和平運動,才能在他們前往地下室的途中沒有任何傷害、攔截。動畫限制區應當是麥拉蒙長崎的總部或者辦公樓之類的地方——空氣中瀰漫著化學品來保持人們的幻想——很可能就是片中提到的化學流動,並且存儲有大量化學品。主角在地下室躲避時戳破了頭上的泡泡,很可能就是因為如此吸入了過量的化學品以致於沉迷於動畫世界無法返回現實。
故事在此分叉,現實的一端:反叛軍佔領麥拉蒙長崎大樓,停止化學流動,將世界歸於現實,但主角因為「迷幻藥污染」無法正常交流,當時的醫院沒有技術將人從另一個世界帶回,於是決定將主角放入液氮冷凍70年,等待未來新技術的出現。動畫的一端:主角無法停止的陷於一段段的幻想,從狄蘭說他一直和主角一起直到被發現來看,至少所有沒有狄蘭的場景都是在幻想,包括被警察帶上飛機、地下室和警察的對話、槍斃。幻想源於內心,在這些自我與現實交錯的幻想中,羅賓肯定了他自己不加修飾的自我、認清了現實對她和演員羅賓的區分,並且開始了自我否定。
第三部份:甦醒後的戀愛
若干年後,將羅賓帶回的技術沒有發明,反而是所有人都接受了羅賓的虛幻世界,人們在這個純粹精神的世界中可以做一切想做的,得到一切想得到的,再也沒有了競爭、暴力、戰爭,每個人都成了最真實的自我,人們主動選擇了這個他們曾經抗拒的世界,包括反叛者——羅賓的女兒,如今成了最幸福的人之一。羅賓被喚醒了,因為已經沒有治療的必要了。
狄蘭成了她在這個新世界中的引導者,他向她解釋新世界的一切,並引導她發現自己,認同自己。他一直愛著她並且等待她,但他的愛——在一個充滿自由的社會中孕育出的——已經與佔有、嫉妒無關,變成了一種單純的陪伴與祝福,於是才能將唯一的返回現實的藥交給她,讓她去做所有她想要的決定,包括離開他。羅賓如何能不愛這樣一個人呢?但對她(冷凍之前已經62歲= =)來說,最深重的執念是她得病的兒子。她的確愛狄蘭,但她在不知道兒子的消息的狀態下永遠也無法放下這件事來開始新的人生,於是她選擇離開狄蘭,返回現實尋找兒子的消息。
第四部份:現實
人們渾噩如傀儡,整個世界只有飛艇上的一部份人保持清醒,現實、地面、身體被人們漸漸拋棄,從他們嫌棄、冷漠的眼神看來,這些清醒的人們並非活在理想、幸福之中,所以這些人究竟代表的是先進的清醒還是落後的守舊,大概個人有個人的看法吧。這些清醒的人大多穿著制服,或許象徵著掌權者,在我看來,在新的世介面前,舊世界正在漸漸被拋棄,就像荒涼渾噩的地面世界和領導者的權力吧,自由新鮮的世界再也不需要他們了。在這些清醒者眼中,另一個世界的人逃避了現實,就像過去人們吸食毒品創造幻覺一樣,但對另一個世界的人來說,長到一生的持久的夢境,不就是他們的現實嗎?他們極力抗拒的,是失去、自我、權力,還是不確定的未來?
主角在醫生那裡得知兒子等了她19年,並且已經在半年前去了那個世界,這時,無論是愛還是愧疚都在召喚著她回到另一個世界,區別只在於,她要回到誰的身邊,以及要怎樣在近乎無限的不確定中找到她要找的。
第五部份:兒子的人生
這部份是最令人迷惑的部份,昨天就是這裡看不懂,看了好多遍之後忽然有了一個看似合理的解釋。主角要找她的兒子,但她不知道要去哪裡找,畢竟之前狄蘭用DNA圖譜找了那麼多年都一無所獲,於是她用了最笨也是最聰明的方法,成為亞倫。
從出生開始,以兒子的視角重新經歷一遍人生,於是孕育、出生、哺乳、嬰兒、放風箏、看病、告別姐姐、告別媽媽、聊天通話、19年隔著玻璃的等待、登上飛艇、進入另一個世界。。。同樣的經歷導向同樣的選擇,最終在藍天之下、曠野之上,羅賓(打扮得和亞倫一模一樣)終於找到了兒子亞倫。
鮮紅的風箏代表的或許是幻想,放風箏的亞倫沉迷於自己的幻想世界,覺得風箏要與飛機(現實)合為一體;連結(區別)地面(另一個世界)與飛艇(現實世界)的,也是風箏。同時對羅賓來說,風箏也代表了她的兒子亞倫,在主角在冰原上徘徊時,是放風箏的亞倫(對亞倫的執念)將主角帶回現實。
影片前面的內容和後面的內容差別巨大,很容易讓人措手不及陷入迷茫,但這樣精妙的構思又讓人回味無窮。兩個世界的描畫變動,過去與未來的衝突,通過一個演員的生平來描繪展現,新舊理念的漸變交替,由「沉睡」20年來一下子跳躍對比,最終一切的一切,歸於愛情和親情。人類對未來的想像究竟能有多麼的奇幻呢?從這個角度來看,這真的是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呢。
影片當然還稱不上完美,比如第一部份拖了四十多分鐘,後面又跳轉的太快,造成看似混沌不清的表面和大量的謎語。但就沖這個腦洞和奇思妙想,我推薦所有對未來、自由、愛、想像力感興趣的人去看,與其說這是一部科幻電影,在我看來更偏向於思想碰撞:當人類擁有擺脫現實的無害的手段時,人們會怎樣,世界會怎樣?虛幻會由敵人變成朋友嗎?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個世界,我希望我在那裡。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