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無可救藥愛上你--Possession [2002]

无可救药爱上你/迷梦情缘/情诗百载牵

6.3 / 13,733人    102分鐘


演員: 葛妮絲派特洛 導演: 尼爾拉布特
演員: 亞倫艾克哈特
編劇: Shaun P. O'Hagan
演員: 潔瑞米諾森
編劇: Shaun P. O'Hagan
演員: 珍妮佛艾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溫暖的威爾伯

2015-12-14 07:38:20

電影版VS《佔有》:把茶做成了抹茶雪糕


把636頁的書改編成90分鐘的電影,必然會造成這樣的結果:節奏加快,分支人物刪減,長篇累牘的文本或對話直接忽略。在有的作品裡,這樣的處理還尚能接受,而在有的作品裡,可能就會導致劇情「看不懂」,或者魅力迅速減淡、內涵大幅喪失。比如《達文西密碼》,主角將幾個核心密碼一一破解的曲折過程,本就是小說的精華所在,也是讀者很享受很受吸引的部份,但是在電影中,解密就像演員趕通告一樣,這個場子跑完趕緊飛奔去下一個,簡直變成了跑男參加定向越野。

把小說《佔有》改編成電影《無可救藥愛上你》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電影提煉了「主要情節和線索」,一條線索發生在十九世紀中葉,一位維多利亞時代傑出詩人艾什(有婦之夫)愛上了女詩人克里斯塔貝爾,兩個人卻只能體驗「曾經擁有」,無法享受「天長地久」;另一條線索發生在一九八六年的現代,研究艾什的研究助理羅蘭,為了調查艾什的隱秘戀情,邂逅、戀上了研究克里斯塔貝爾的莫德·貝利博士。

為了劇情的合理髮展,電影保留了必要的分支配角——(現代線索中)布列克艾德教授(男主羅蘭的BOSS)、弗格斯·沃爾夫(女主的前男友)、克拉波爾教授(男主及BOSS的學術對頭)、喬治爵士夫婦(關鍵信件的主人),其他則一律刪去,包括男主羅蘭的女友瓦爾,都人間蒸發了。而隨著這些分支人物共同蒸發的,還有作品獨特的味道、特殊的視角和文化厚度。

電影《無可救藥愛上你》,正如這個俗氣的譯名所做的,將原著濃縮成了2個發生在不同時代的言情故事,加了點兒懸疑為輔料,再抹了點文藝和學術當調料。

可是,很不幸的是,原著《佔有》正好是那種不怎麼適合改編和濃縮的小說,因為小說遍佈大量的日記、書信、學術著作、詩歌、傳說,可以說,整部作品就是靠這些文本支撐起來、豐富起來的,而且每種文本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魅力,它們用不同的體裁,或陳述、或抒情、或議論、或暗喻。

在小說中,艾什和克里斯塔貝爾的故事基本就活在文本中,在不同文字資料的被發現、被重新解讀中,他們的故事也串連成線,逐漸浮出水面,而一段故事在不同角色筆下(比如艾什夫人愛倫、比如克里斯塔貝爾在布列塔尼的表外甥女莎賓)的陳述,本身就很有意思。而且在這些文本中,大量文學課題也被一一拋出,比如神話傳說對文學的影響,比如女權主義思潮在文學研究中的利弊等等。

其實,電影版也努力節選了一部份詩歌、信件,以還原《佔有》的風格和意境,然而礙於電影的時長和形式,這種節選只能是東一鱗西一爪,浮光掠影般的,來不及領會和讀懂,就嗖的一聲過去了。比如,艾什和克里斯塔貝爾這兩大詩人,只因為參加某次上層社會的聚會就一見鍾情了嗎?艾什墮入情網,難道只因為克里斯塔貝爾朝他拋了個媚眼、放了若干伏電?如果沒有細讀他們頻繁的、長篇的信件,又怎能明白這兩大高手之間的心有靈犀和惺惺相惜呢?如果沒有閱讀過艾什夫人愛倫瑣碎平庸的日記,又怎麼能比較出愛倫和克里斯塔貝爾兩位女性角色根本上的不同,以及對艾什的意義呢?

《佔有》這部小說為何能拿下「英語文學最高榮譽布克獎」?我們不妨先來關心一下作者是誰,作者A.S.拜厄特,和一般作家不同的是,她原來是專門研究英語文學的,她畢業於劍橋、牛津,在倫敦大學學院教文學教了10多年。所以,在《佔有》中,她對文本的解讀、對文學體裁的駕馭、對學術領域的透析都是熟稔、自如和深入的。她彷彿從容行走在文學的果林中,對懸掛在枝頭的各種水果瞭然於胸,信手摘下。在《佔有》之前,偶沒有讀到過一本小說,是建築在類似這樣的厚實地基之上的。

而電影的改編使得原著這種標誌性的特徵被削弱得幾乎消失殆盡,實在是一種遺憾。正如中譯本《佔有》的腰封上對佔有的解讀——「愛人想要完全佔有自己的所愛;研究者想要佔有知識和資訊;收藏者想要佔有珍奇的藏品;詩人想要佔有他們描繪的意象和主題」。也就是說:「佔有」這個關鍵詞,在原作中是有多重含義和指向的,然而到了電影中,佔有這片小樹林,被砍伐得只剩「愛人之間的佔有」這棵小樹苗了。

不過,必需要承認的是,電影還是有不少可取之處的,比如畫面剪輯很流暢,古今之間的切換自然舒服;演員選得也無可挑剔,不管是演艾什和克里斯塔貝爾的傑瑞米·諾森和詹妮弗·艾莉(艾莉就是95年BBC版《傲慢與偏見》裡的女主),還是演莫德和羅蘭的格溫妮絲·帕特洛和艾倫·艾克哈特(想想《莎翁情史》和《洛杉磯之戰》),都和原著角色很神似,順便說一句,連配角、克里斯塔貝爾的女伴都是《權力的遊戲》裡的太后瑟曦;在講述19世紀的線索時,維多利亞時期濃濃的英國古典氛圍也撲面而來。

所以,儘管它把綠茶硬生生做成了抹茶雪糕,不過還是一支做的相當不錯的雪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