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海綿寶寶:海陸大出擊--The SpongeBob Movie: Sponge Out of Wat

海绵宝宝/海绵宝宝海陆大出击(台)/海绵宝宝历险记海绵出水

6 / 41,245人    92分鐘

導演: 保羅提比 麥克米契
編劇: 強納森艾柏
演員: 湯姆肯尼 比爾法格巴克 克藍西布朗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圖賓根木匠

2015-11-30 20:48:36

《海綿寶寶》:晚期資本主義的文藝二逼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詹明信所描述的後現代晚期資本主義文化症候,在《海綿寶寶》里幾乎得到了全面的印證,那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無厘頭的幽默就可以算作詹氏之所謂「電影中的魔幻主義」,而整個故事的設定,則是在一個典型的晚期資本主義消費社會裡所展開。
                          
「比奇堡」直譯過來是「比基尼海底」的意思,或者是「穿比基尼下體」的雙關之意,這裡姑且可以看作一個海底動畫版的美國小鎮/社區,丹尼爾·貝爾說:「小鎮」就是美國的象徵,一個小鎮裡所發生的故事,就是美國的微縮版——有時也是猥瑣版。

比奇堡的中心地域不是廣場,不是市政廳,不是電影院,也不是大劇場,而是一個漢堡店,「蟹黃堡」漢堡店,這個在我們看來生產垃圾食品的地方,卻成為所有比奇堡市民心目中的聖地,能吃到秘方配製的蟹黃堡是他們最重要的生活目標,於是,在2015版的大電影《海綿寶寶:海綿出水》中,由於秘方丟失導致的蟹黃堡缺貨,真的就毀掉了比奇堡。

在晚期資本主義的消費社會裡,生活中已經沒有轟轟烈烈的宏大敘事,吃漢堡就成了頭等要務。而《海綿寶寶》的頭號男主角「穿方褲頭的海綿鮑勃」醉心於漢堡製作,甘願委身於蟹老闆的漢堡店;同事章魚哥則整天消極怠工,打發時間,沉迷於自己的文藝白日夢而不得自拔;頭腦簡單的派大星就是一個二逼,愚蠢,但也單純。

於是,普通青年海綿寶寶,文藝青年章魚哥,二逼青年派大星,表面構成了一組穩定的「文普二」組合——通過誇張、異化的故事串聯起來。值得注意的是,在漢堡店的資本主義雇用關係里,海綿寶寶以一種戀物癖式的心理甘願被剝削;章魚哥變得麻木不仁;派大星則根本不具備行為能力——這正是晚期資本主義消費社會的典型精神症候。

海綿寶寶看待蟹黃堡就像是藝術家瘋魔於自己的藝術品,「不瘋魔,不成活」,所以這個「普通海底青年」其實骨子裡是個「文藝犯」,甚至可以說,跟海綿寶寶這位蟹黃堡藝術狂人比起來,章魚哥反而成了偽文青,這樣一來,前述三人組合就成了事實上的「(真/偽)文藝(真)二逼」組合。

反派痞老闆於是就顯得立體起來,這個灰太狼式的反派倒霉蛋倒是有著充沛的生命激情,他的電腦妻子帶有濃郁的網際網路+式人工智慧意味,在2015電影版里,正是痞老闆偷竊蟹黃堡秘方掀開了主線故事的帷幕,不然,整個比奇堡都處在電視動畫片那種波瀾不驚的穩定狀態中,夠嗆能走上大螢幕。

影片的後半段結合了真人和動畫,班德拉斯飾演的鬍子海盜跟從海底走上地面、從二次元走入真人世界的比奇堡「文藝二逼」們大戰三百回合,而對美漫超級英雄的反諷也再次躍然螢幕,變身後的比奇堡「文藝二逼」們足以讓我們想起(海)超人、鋼鐵人等形象,熟悉動畫片的朋友肯定更會從電影版里找到N多熟悉的老哏。

沒了蟹黃堡的比奇堡進入末日狀態,這裡用了宗教意味的Apocalypse一詞,用以映照《聖經·啟示錄》中對於世界末日的預言。而比奇堡中邪教思潮的迅速蔓延,以致於活人祭祀的出現,又辛辣的粉刺了美國的現世神棍(可與美劇《真探》第一季對照觀看)。

從畫風上看,《海綿寶寶》讓我想起《飛出個未來》(一個海底,一個天上,倒是正好成鏡像),對現實的針砭有時又有《南方公園》的鋒芒,那種黑色幽默的笑點和笑聲則有著《機器肉雞》式的魔性。

《海綿寶寶》的一半觀眾是成年人,因為在這個俗氣不堪的現實社會裡,我們都隱藏不住章魚哥式的矯情,想擁有派大星那樣真誠的夥伴,又都想能跟海綿寶寶一樣每天都充滿激情的去上班而且從不覺得累。

想起今年初從巴黎回來,在戴高樂機場過安檢時,負責檢查的法國小妹指著我行李箱上貼著的十幾個《海綿寶寶》人物貼畫,一個個的叫出了他們的名字。

文藝二逼的小確幸,顯然不止在比奇堡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