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驕傲大聯盟--Pride

骄傲/骄傲大联盟(台)

7.8 / 44,572人    119分鐘

導演: 馬修沃休斯
編劇: 史蒂芬貝勒斯福
演員: 比爾奈伊 伊梅達史丹頓 班史奈澤 喬治麥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光生

2015-11-19 18:46:46

簡述三部英國煤礦工人罷工題材電影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說在前面

       去年三月,因剛回國不久且一直熱愛英國電影,於是一時興起,建了BAFTA的小站。但後來因為工作繁忙、時間有限(藉口)便很少更新了。2015新一年度的BIFA和BAFTA也快要開始了(並沒有),總之復燃一些熱情,便把這唯一一篇文章拿過來貼在影評區,也以此勉勵自己再寫些東西。

正文

煤礦工人收工後(《奏出新希望》)

       霧霾專題片《穹頂之下》曾特意引用了英國能源部門相關負責人對英國煤炭產業的看法,大意是說,英國為能源結構的轉型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有著慘痛的經驗教訓,他還說,政府不應當對落後和即將淘汰的產業進行財政補貼,而應當扶植新興產業的發展。
       這便是評論這三部影BAFTA獲獎影片(《驕傲》[Pride, 2014],《舞出我天地》[比利 Elliot, 2000]和《奏出新希望》[Brassed Off, 1996])的初衷。它們的故事背景都是20世紀80、90年代英國煤炭產業轉型之時,正面或側面反映了這一時期工人階層、工人家庭的生活狀態,結合邊緣群體身份認同、性別認同與自我覺醒等問題,凸顯了特定社會情境下個人與群體的社會屬性。從風格來看,這幾部影片都具有題材的真實性,同時具有「詩意現實主義」與「新浪潮」的某些特徵。
       三部影片都表現了1984年以來英國煤礦工人大罷工事件及其影響。60、70年代英國經濟發展低迷,1979年保守黨領袖柴契爾夫人當選後,反對國家干預經濟、反對通貨膨脹政策,對傳統產業如煤炭、鋼鐵等,提出要改革管理體制、採用新技術等。她說道:「忘掉昨日的就業機會,多考慮以電子工業為代表的今天的就業機會。」「所以,政府決定關閉技術陳舊、設備落後的礦井,就成為首當其衝的措施之一。」【1】 隨著政策的逐漸實施,1979年,英國煤炭年產量降低至1.2億噸,占能源消耗比重的36.4%;1980年,礦工總數降至25萬人;1983年,關閉礦井16個,裁員1.6萬人,礦工總數減到18萬,礦井只剩下175個;到1984年,政府再次宣佈關閉20個礦井,裁員2.1萬人,削減產量400萬噸【2】。 失業引起工人生活水平的下降,工人不得不為自己的生存與權利奮起鬥爭,這便成為1984年煤礦工人大罷工的主要導火索。到1984年9月,失業總人數已達到320萬人。1985年3月,在當局的軟硬兼施下,長達51周的罷工出現重大轉折,全國礦工公會於3月3日在倫敦舉行特別代表會議,認為只有復工才能維護公認的團結,最終以98票對91票,決定工人將於3月5日無條件復工,這標誌著大罷工的失敗。 【3】

一.《驕傲》
       獲得2015年BAFTA英國電影人最佳處女作獎(Outstanding debut by a British writer, director or producer)的影片《驕傲》,直接講述了發生在1984-1985年間,同性戀群體對1984年煤礦工人大罷工行為的支持、煤礦工人對1985年同性戀驕傲大遊行活動的支持,以及煤礦工人對同性戀群體權益立法保障的推動。影片的重心在於如何消解不同地域與不同群體,即倫敦同性戀群體與威爾斯煤礦工人群體間的誤會與歧視,表現他們在困難時期相互支持。影片開始於主人公馬克收聽到政府即將關閉20個礦井、裁員2.1萬人的新聞,萌生了在同志遊行上為礦工募捐的想法,之後他聯合同屬邊緣群體的同性戀朋友成立支持礦工團體,即LGSM(Lesbians and Gays Support the Miners)。然而,他遇到了來自雙方群體的阻力,同性戀群體中來自英國北部工業城市杜倫的人表示絕對不支持這一行為,原因是從小受到礦工子弟的欺侮;工人群體對他們持有普遍的社會偏見,認為同性戀群體是變態的、奇怪的,不想接受他們的幫助。直到他們聯繫到位於南威爾斯布雷肯比肯斯市政廳委員會,繞開工會,故事才發生轉折。這一場景也具有特殊的神聖感,南威爾斯小鎮市政廳內會議室固定定焦全景鏡頭中,位於背景處的一頭白髮的工作人員,慢慢走過中景處從頭頂灑下的過曝的神聖而燦爛的陽光,走向前景中來自遙遠倫敦的聲音的召噢,她接起電話,鏡頭緩緩向上推進至近景,然後切至欣喜擁抱在一起高唱「Solidarity forever」(永遠團結)的小團體,這是他們邁出的第一步,至關重要的一步。

       接下來,誤會的堅冰一點一點開始融化,畢竟,無知與未知是產生偏見的土壤。融人群體方法一:真誠。當來自威爾斯的委員代表站在同性酒吧的舞台上表示感謝的時候,他的真誠改變了這個酒吧中對同性戀群體之外的人的想像與敵意,他說:「When you're in a battle against an enemy so much bigger, so much stronger than you, to find out you had a friend you never knew existed, that's the best feeling in the world.」(當你在一場戰爭中,面對遠比你強大的敵人時,找到了一個你從不知道他早已存在的朋友,這種美妙的感覺無與倫比。)方法二:熱情。當喬納森在舞池裡大肆釋放自己的熱情與搖擺的舞步時,他打破了當地的傳統觀念對於男性的刻板印象,「威爾斯男人從不跳舞」,瞬間喬納森便憑藉自己浮誇的、完全自我的、極具魅力的舞蹈與表現力,令現場女士發狂男士目瞪口呆,解放天性的快樂情緒幾乎傳遞給現場每一個人,這令對同性戀群體毫無了解的礦工群體快速的接受了他們。
Bread and Roses片段
       當然,故事中的人物在尋求邊緣群體利益得到保障的過程中,也受到各種各樣的阻礙,比如馬克和喬納森面對愛滋病的威脅,喬面對中產家庭的階級矛盾與家庭成員的阻礙,葛辛面對來自宗教徒母親的16年的不認同,傑夫面對他人對他的自我性別不認同的不認同等等。然而,克服這些阻礙和障礙的意義,正是為了幫助像克里夫這樣一輩子都不敢說出自己性傾向不同的人勇敢的表達真實自我,並且在爭取自己所屬的群體權益時,關注與幫助其他弱勢群體爭取權益。正如喬在結尾時說的那樣,「The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we march together, all of us...Together, us united.」(重要的事情是我們所有人要一起前進……咱們一起,聯合起來。)

       影片根據1985年倫敦同志驕傲驕傲大遊行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結尾打出字幕:威爾斯礦工為倫敦同志拉拉驕傲大遊行領隊,以顯示LGSM在大罷工期間對礦工支持的團結精神,罷工結束一年後,工黨提出動議將保衛男女同性戀權益納入政黨宣言,此次動議也曾提出過,但這次得到了通過;某種程度上,這是因為某個重要團體在集體投票中投了全體贊成票,這就是,全國礦工工會。

二. 《舞出我天地》
       獲得2001年BAFTA最佳英國影片的《舞出我天地》,大概是1994年以來《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之後最重要的英國電影之一了,它在BAFTA上獲得14項提名,憑藉此影片獲得最佳男演員的傑米•貝爾當時只有15歲。影片同樣將背景設定於1984煤礦工人大罷工時期,講述了工人家庭11歲男孩比利熱愛芭蕾、考入皇家芭蕾舞學校追求夢想的故事。影片有五方面特別值得注意。
       一是它的大罷工背景,與其他反映罷工題材不同的是,影片不僅表現了工人階層與政府之間的衝突,更著重表現了工人階層的內部衝突——在製片人霍爾看來是大罷工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因長時間堅持罷工沒有收入的父親,可以忍痛把去世的妻子珍愛的鋼琴劈了當冬柴燒,卻為了送比利到皇家芭蕾舞學校面試,不得不背叛了罷工工友,回到從前他所鄙視的不罷工工人行列,坐在前往礦區的大巴上,忍受同行好友的唾棄與謾罵,只為為比利賺得前往倫敦的路費。
       二是影片的剪輯十分出色,組合的蒙太奇段落是該影片最主要特徵之一,比如比利對著鏡子自學旋轉動作與芭蕾舞課上笨手笨腳的在女孩子中間跳舞的段落、比利跳芭蕾的場景與父親和哥哥罷工時與警察衝撞的段落、比利的舞蹈老師與哥哥吵架的場景和比利發洩式的跳舞的段落等等。
巧妙構圖
       三是影片運動長鏡頭與特寫鏡頭巧妙結合的表現方式,具有靈活的跳躍性,尤其是比利在父親面前跳舞的片段、哥哥和老爸在礦區內哭作一團的片段、比利在面試時自述跳舞感受的片段等,成為影片節奏的重要影響。
        四是影片中對性別的討論,當身為礦工、具有絕對男性陽剛氣質的老爸和哥哥知道比利寧願跳舞也不願練習拳擊時,一開始時無法接受的,父親的說辭是,「芭蕾舞不是男孩跳的,男孩應該去踢足球、拳擊或摔跤,不是什麼該死的芭蕾」,另外影片中還加入了比利的小夥伴邁克,他從小便穿母親的裙子,化妝,並在影片結尾中出現時以異裝形象出現,雖然影片較小篇幅探討了男性性彆氣質與性別選擇的話題,但依然表現了對自我意識覺醒的探討。

離別場景
       而在影片最後,描述了比利離開家前往倫敦學藝的場景。製片人喬納森•芬曾說:「我的外祖父就是一位礦工,所以我對礦工群體非常了解。實際上,我的所有表親都在片中礦區工作。我是家中外出求學的第一人,自然體會過那種離家遠行的複雜感受」【4】 ;這種內化的個人情感的表現方式,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法國新浪潮」對英國電影人的持久影響;而本文前面提到的剪輯方法、運動長鏡頭與特寫鏡頭的結合等,也無疑是「新浪潮」的表現形式,「他們實現了一種快速剪輯的方法,增加了電影的鏡頭數目,取消遮擋、化出化入、淡出淡入等傳統手法,採用鏡頭之間的直接銜接,並在時空關係上進行跳接。這種剪輯無以加快了觀眾的視覺節奏,減輕了敘事的繁瑣冗長。長鏡頭的使用是增加影片的真實色彩,而快速剪輯法式增加視覺的節奏感。」【5】

三. 《奏出新希望》
      《奏出新希望》由馬克•赫爾曼擔任導演,由皮特•波斯爾思韋特、塔拉•菲茨傑拉德、伊萬•麥克格雷格、吉姆•卡特等主演,影片曾獲得1997年BAFTA最佳英國影片提名、最佳原創劇本提名、最佳音樂提名等。主要講述了1994年南約克郡礦區即將關閉、工人前途未卜時礦區樂隊努力演奏的故事。
失業工人想辦法賺錢;讓人聯想到侯孝賢《兒子的大玩偶》和「台灣
       由於工人階層深厚的內部矛盾,罷工已經無法解決任何問題,有的人失去了生的勇氣,最後,礦區樂隊的存在卻成為他們繼續生活的希望。影片的鏡頭多次凝視南約克郡的土地、山丘與工廠,彷彿它們與當地的工人家庭是不可分割的存在,而隨著礦區的關閉,鏡頭以飽含詩意的構圖形式刻畫人們心情的低落、普通工人家庭承受的苦難,用色彩表現人物身份,用音樂傳遞情緒,更具有真實感。

詩意的構圖
樂隊的色彩

       1987年1月11日,柴契爾夫人承認她上台以來感到最棘手的三件事,分別是恐怖活動、馬
島事件和罷工【6】 。上述三部影片皆與1984煤炭工人大罷工密切相關,期間迸發的人性的善惡、不同社會階級的矛盾等都成為當代英國電影中經常出現的自我關照的表現題材。敢於解構與表現社會敏感題材是一種勇氣,更需要情懷與能力。希望中國電影的這一天也早日到來。

--------------------
【1】《當代英國社會經濟結構對煤礦工人罷工的影響》,洪永珊,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一捲第一期
【2】《英國礦工罷工和工運前景》,鄧俊秉,中國社會科學院西歐研究所
【3】《評1984-1985年英國煤礦工人大罷工》,衛新華,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2年第5期
【4】百度百科《舞動人生》
【5】《外國電影史》,鄭亞玲、胡斌著,中國電影出版社,第192頁
【6】《當代英國社會經濟結構對煤礦工人罷工的影響》,洪永珊,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一捲第一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