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搭錯車--Papa, Can You Hear Me Sing?

搭错车/Papa,CanYouHearMeSing?

7.4 / 244人    100分鐘

美術指導: 張季平 攝影: 賀用正 剪接: 黃秋貴 導演: 虞戡平 製片: 朱鳳崗
演員: 劉瑞琪
編劇: 吳念真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蒙奇奇

2015-11-15 03:07:19

搭錯車


     「多麼熟悉的聲音,陪我多少年風和雨,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 多麼熟悉的歌聲,在中外電影精品賞析中,我們觀看了電影《搭錯車》,這是一個故事情節很感人的故事,整部電影中,都散發著悲劇的氣息,這讓我想到了那個年代的生活是充滿迷茫與失落等。
     一開場就看到一位樸實的不能說話的四五十的老爺爺在收空酒瓶。他的屋是由酒瓶子壘起來的,家裡還有位他的妻子。一家以啞叔收空酒瓶來維持生計。一天他看到了一個棄嬰,就笑瞇瞇的把她抱起,帶回了家。沒有錢買奶粉,半夜小孩哭,家裡也沒有糧食,逼得妻子離開了他,可他依然把阿美撫養長大。聽見阿美喊他爸爸的那一刻,他笑著哭了,覺得這一切都值了。一天天的過去,阿美在啞叔的笛子聲中也慢漫長大了。從演唱者到歌手,雖然名氣越來越大,但她漸漸地離家離啞叔越來越遠,想到的能做的只是給啞叔寄錢。她為了錢為了名氣假裝有個很有錢的爸爸,等啞叔過去找她時,她卻不說話,而啞叔也否認急著離開。她回國回家,他妻子回來看他,而他拆遷搬家,就這樣錯過了,永遠的錯過了。直至閉上眼睛的那一刻,他都沒有看見撫養了一輩子卻和他沒有一點血緣關係的女兒。
      看完之後,我想說:我哭了,被故事情節深深打動了,被永恆的真情所打動了,但值得嗎?啞叔明知道阿美不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卻甘願把她拉扯大,教她如何做人,教她學習、吹笛子。特別是那一幕:啞叔帶著無不自豪的笑容,傻傻的穿上了一輩子唯一的一套西裝,去參加女兒成為明星的慶功宴,他只希望分享那份喜悅,感受那份驕傲,卻讓殘酷的現實擊得遍體鱗傷—女兒的經理人找警衛將他拉了出去。是啊,一個收破酒瓶,一個只會用破酒瓶敲「酒干倘賣無」調兒的啞巴,怎麼配做大明星的父親?他低下頭走了,心,卻止不住滴血。
那一刻,啞叔最需要的,是女兒站出來,喊他一聲「爸」,可女兒沒有。女兒忘了,忘了啞叔為了這個小棄嬰,氣跑了妻子,一個人含辛茹苦將她拉扯大:女兒忘了,忘了當她第一次喊出「爸」,啞叔興奮的抱著她衝到鄰居家不住得比劃……然而女兒長大了,卻傷了父親的心。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啊。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撫養長大,供我們吃,供我們穿,供我們住。只要我們想要的,父母都會儘量滿足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從沒有抱怨過。省吃儉用只為子女能過的好。而我們呢,只會抱怨哪不好哪不滿意,哪想過父母的艱辛。歲月不饒人,子女長大了,皺紋卻爬上了父母的臉龐,黑髮中還增添了那根根白髮。遠在外地的你,可曾打個電話回家關心一下他們,不要只想著沒錢的時候打電話回去跟他們要錢。其實,他們要的很簡單,一句問候,一句關懷就夠了。工作了,有錢了,但父母要的不是你的錢,只希望兒女經常回家看看。那首歌《常回家看看》唱的很好,唱出了每個父母的心聲。真心希望每個子女都能做到常回家看看,不要重複上演《搭錯車》的悲劇。
      影片的最後,啞叔和滿姨坐在電視機前看女兒阿美的演唱會,他的眼睛裡充滿了思念以及失望,然後突發心臟病送醫院急救,而這時阿美還在舞台上高歌,直到滿姨找到阿美帶她到醫院去給啞叔見最後一面時,啞叔已經與世長辭,再也看不到她了,再也不能吹「酒干倘買無......」來逗阿美笑了。阿美痛哭在病床前,喊著爸爸爸爸......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愛自己,更要愛身邊所有愛著你的人們,不要等到故人不在,而心傷不止。每個人心底都有善良的一面,聽到這種空靈的聲音,看到這種心碎的畫面,你會想起什麼來呢?愛自己,更要愛所有愛著你的人們,這就是《酒干倘賣無》……震撼人心的弦律加上感人至深的故事,便成了我眼中、我心中感動的淚水。人間父愛,毫無保留的愛,是亘古不可磨滅的感動永恆的人間真情!
       這裡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們大家借鑑的。我們總在生活之餘跟別人攀比著什麼,總覺得自己總比不上別人,然後開始埋怨父母怎麼的,無理取鬧著,永無休止的向父母們索要著一切對自己來說無關緊要的東西,總覺得父母給自己的一切是應當的,總覺得現在父母給予自己的一切是天經地義的,殊不知自己老為自己的父母幹過什麼?做過什麼?奉獻過什麼?更感覺可悲的是,啃老族卻層出不窮,有一則調查報告總結「啃老族」6類常見人群:第一類是高校畢業生,對就業過於挑剔;第二類以工作太累、太緊張為由自動離崗離職;第三類屬於「創業幻想型」,雖有強烈的創業願望,但沒有目標,又不願當個打工者;第四類是頻頻跳槽者;第五類用過去輕鬆的工作與如今的緊張繁忙相對比,越比越不如意,乾脆不就業;最後一類人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勞動力市場上工作,但因怕苦怕累索性躲在家中。但即使這樣,有的啃老族們依舊那麼的吆五喝六,這不得不讓人進行深思啊。
      看完之後,我想說:悲劇的人生,需要堅強。啞叔鄰居阿滿一家人都很善良。雖然阿滿嗜賭,但他很顧家,也很關心家裡人。阿明—阿滿的兒子,有個舅舅,雖是弱智,但他很疼阿美,是阿美從小玩到大的朋友。在第1800場賭博中,阿明爸贏錢了,很高興用贏來的錢給阿美買了一個洋娃娃,給阿明和阿明舅舅各買了一輛玩具車,給阿明媽買了一條金項鍊,又喝了一點小酒。回家的路上,洋娃娃掉到水溝里,阿明爸在撈的時候落水身亡。當阿明媽聽到噩耗,丟下手裡正在炒的菜,在水溝邊痛哭的時候,家裡著火了。於是阿明舅舅也被火燒死了。一天之間阿明媽死了兩個親人,心痛卻無人訴說。過了二十多年,又遇到了拆遷。鄰居們都不願搬走。阿明在拆遷的過程中,死攔著拆遷隊,然後被塌下來的房子砸死。阿明媽又失去了唯一的兒子,於是啞叔和阿明媽兩個孤寡的人便住在了一起。阿明的離世,當接機的豪華轎車與送阿明的靈柩的館車在一個十字路口交錯,然後背道而馳的時候,沒有人不為之動容不為之潸然淚下。一好一壞,一生一死,看得見的相遇,卻看不到的未來,發人感慨。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我們都要堅強的走下去。珍惜生命,珍愛自己,生命無價。
      看完後,我想說:阿美的悲劇是我們這些子女在現實生活中的再現。她的悲劇不僅表現在父母的離棄,更重要的是事業的成功與人情的喪失產生的孤寂感形成強烈的矛盾。正如阿美所說:「當人們的掌聲響起來的時候,我知道這一切都是我的,我應該興奮感動,但是沒有人知道在這一剎那間我卻是更加孤單寂寞。因為台下沒有一個人是我想看到的人,他們都在千里之外。」因為事業,她離開了自己成長的棚戶區,第一步踏出了充滿人情的熟悉環境。隨著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她失去了朋友、愛人和家人,甚至與他們斷了聯繫。當事業到達頂峰時,她便失去了愛她的父親。這一切都不是她想要的,但的確與她的選擇形成了強烈的衝突,而這又是不可避免的。熱愛生活,充滿憧憬,但又徬徨遲疑,這不都是我們這個年齡段的感受嗎?兒時的玩伴已遠去,身旁的人不再熟悉,人潮的擁擠拉開距離,沉寂的大地默默哭泣。不管是離家創業還是學習,隨著年齡的增長,兒時的一幕幕漸漸模糊,想家卻不能即時回家,無奈悲傷。事業與家比起來,個人覺得還是家比較重要。雖然遠在異地,但我們可以時常打電話回家。放假了,可以回家看看。家永遠是你停泊的港灣,父母永遠是你的依靠。
     《搭錯車》講述了啞叔—一個善良人經受生活、命運給予的苦難,但卻始終釋放著一種強大的抵抗力量。而這種力量能喚起人們心靈深處對純善的渴望,藉此引起人們的情感的陶冶。
誰人沒有父母。誰的父母不是為了孩子傾盡全部心力。天大地大,唯此最大。現在我每次回家,都發現爸媽比以前老了許多。據說人彌留之際之所以難以釋懷,是因為在陽世的種種姻緣未曾了結。既然如此,就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這一切。感恩的心,感謝命運,感謝父母。因為他們,這世界才有了希望,才有了溫暖。
       「假如你不曾養育我,給我溫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護我,我的命運將會是什麼。是你撫養我長大,陪我說第一句話,是你給我一個家,讓我與你共同擁有它。雖然你不能開口說一句話,卻更能明白人世間的黑白與真假。雖然你……」這首歌一直在我耳邊迴響。常回家看看,常懷感恩的心,我會銘記於心。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