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山河故人--Mountains May Depart

山河故人/山河恋人/MountainsMayDepart

6.8 / 3,951人    131分鐘

導演: 賈樟柯 副導: Matt Hodgkinson
編劇: 賈樟柯
演員: 趙濤 張譯 梁景東 董子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hell kitty

2015-10-30 03:49:46

我真誠地建議科長不要再拍電影了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直喜歡賈樟柯電影中的某種詩性,這種東西說不清是什麼,但你看到就知道它是。比如《站台》裡上一個鏡頭尹瑞娟在辦公室裡聽著音樂,慢慢起舞,從壓抑地輕輕晃動,到最後的肆意舞蹈,下一個鏡頭就是她穿著稅務制服,騎著摩托從縣城中穿城而過。如此簡潔而又如此充滿感情。比如崔明亮在黃昏的曠野里,伴著《站台》的歌聲,點起一把靜靜的火。比如在影片的結尾,暖壺開了,尹瑞娟抱著孩子,崔明亮躺在沙發上不小心睡著。抱著孩子的女人,不小心睡著的男人——時間對人的改變竟然被表達的如此準確。反觀《山河故人》,張晉生從一個穿著光鮮、喜歡新鮮事物的煤老闆變成了穿著老漢衫的偏執中年,這樣的轉變其實很無力,其中最有發揮空間的地方都被一帶而過。(最最讓人感到不解的是,到樂怎麼能如此徹底地忘掉母語,跟他爹都不說中文?難道去了澳洲之後,他爹就不理他了嗎?最合乎常理的表達是兩個人都懂對方在說什麼,但是父子二人對話時,父親說中文,兒子用英文回答他,根本不用拿谷歌翻譯來淺顯直白地表達衝突,無奈完全可以盡在不言中。)

在詩性表達中,比較有特點的是賈樟柯喜歡拍日常的奇蹟,比如三峽好人中的走鋼絲,發射紀念塔,比如天註定裡的滿滿的一車番茄翻倒在地,王寶強在過年的禮花聲對天放槍,算是給兒子放個炮聽聽。還有《山河故人》裡的冰河煙花、扛刀少年等等。這些場景,本身就很完整,不放在電影裡,拍成照片或者錄像,或者直接寫成詩,都一樣牛逼。這些場景的詩意並不影響拍電影,關鍵的問題在於,賈樟柯對於日常生活有了疏離,對於人的理解竟然比以前弱了,在講故事方面出現了問題。

    從《三峽好人》開始吧,賈樟柯已經不滿足(或者是不能)講一個完整的故事了,拼貼上癮,到《山河故人》為止,拼貼已經到了極致,三段年代、三種畫幅,還有雖然是一個但明明就是三個的故事……在賈樟柯談《小武》的文章里,他說希望影片能有種文獻性,希望能記錄下時代的印記。可能是隱喻的野心過大,而又怕隱喻地不夠明顯,在後來《山河故人》、《天註定》當中,這種文獻性顯然影響了故事,淪為了新聞事件的再現,人物和情節都被符號化,失去了靈魂。換言之,當人物不僅是自己,還要代表某類人或某種現象,人物也就失去了生機。山河故人中,人物的行為常常是沒有道理的,行為方式也讓人不解。比如:到樂為什麼要退學,只是叛逆嗎?父子倆的生活,就是爭吵和谷歌翻譯?到樂的愛情更是沒有緣由,只能由觀眾自己腦補,可能是因為從小不跟媽在一起,有點戀母吧。情節中應有的生活細節蕩然無存。以前常用的,能夠增加生活質感的歌曲、採樣、廣播、電視,那麼豐富的大眾文化印記呢?大概是因為大家太會玩,讓忙碌的賈導難以把握了,索性在工作之餘翻翻今日頭條,了解下民情,把新聞當成了生活。翻拍新聞、插播新聞成了最後的選擇。在《山河故人》裡,最生動的兩首歌《珍重》、《go west》,其實都來自過去。賈導對當下大眾文化把握已經沒有了過去的那種準確,也許跟年齡有關吧。侯孝賢其實也一樣,現代戲完全拍的不對。關注時代,我覺得賈樟柯可以向劉小東學習學習,他的畫也涉及很多時代議題,但你看的時候,首先還是被那種日常的人的狀態所感動——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中,人本身的那種美和真實,都是最打動觀者的。

    賈樟柯的退步,在《山河故人》裡表現的非常明顯,簡單一個例子,兩個男女決定不在一起了,怎麼拍?《站台》裡崔明亮要去外地走穴了,尹瑞娟告訴他不能去送他了,接下來兩個鏡頭:一個是尹瑞娟穿著羽絨服站在門口,一個是崔明亮坐在卡車後斗里若有所失。而《山河故人》中,濤傻乎乎地跑去給樑子送請柬,倆人訣別還流了幾滴眼淚。這樣簡單的處理,對於賈樟柯來說還是太隨意了。《站台》裡的感情複雜而又含蓄,《山河故人》的拍法也就是微電影或欄目劇的水準吧。我們不能妄加猜測科長功力的衰退是名利加身的後果。但事實是,他確實不那麼懂人了,每個人的性格不再那麼鮮明可愛。再也沒有一種看了之後讓你感到他的電影與你有關,說出了你憋在心裡的什麼東西,讓你感動或嘆氣:原來真的有人能用這麼簡單的方式,表達出這麼複雜而準確的感情。現在他懂為了比身高直接走上二樓的小武嗎?他還懂在黃河邊一剪刀剪掉長髮的張軍嗎?賈樟柯何時變得在劇本里會套用絕症、自殺這種俗套橋段,連三角戀都拍得這麼沒有意外——任何三流導演都會選擇的拍法,窮小子、土豪再加一個女人,已經沒啥懸念了。差不多的人物關係,《天註定》裡姜武去初戀情人家的那段還不錯,面對著已經有家有兒的她,必定得不到想要的慰藉。而濤送給樑子的禮物,除了一封請柬,還有一疊錢。(哦對了,樑子的老婆太齣戲了,像剛從苦情電視劇里走出來)

   看賈導最近幾部片子,明顯感到賈樟柯慢慢與過去不同了,看的過程還是很享受,有些小的細節還是那麼的賈樟柯,但看完後,說不出好也說不出壞,真的是無話可說,懷疑是因為自己太喜歡那幾部關於山西的片子,所以對他在新領域的嘗試不太習慣,看完《山河故人》才發現,是這些電影作為整體,已經沒有了那種直指人心的力量。賈樟柯變得直白淺顯,開始擁有了更大的視野和野心,開始著急把話說清楚,好像是怕別人不懂似的,他似乎也不可避免的染上了時代病。(與他更大的野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依然必須以汾陽作為故事的原點,必須讓趙濤當女主角)《山河故人》無非就是想說出那句「每個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和故鄉回不去,故人難再得。這並無不妥,問題是表達方式和表達水準。

在我個人看來,其實《山河故人》以及賈樟柯的前幾部電影,都是局部牛逼而整體不太行的作品,把那些局部單獨拎出來,換種形式,可以做的更有意思。賈樟柯拍了不少紀實的影像,在山河故人裡用了一部份,我覺得這種拍法很棒,《公共空間》就很不錯,不承載敘事功能的紀錄影像,其實在電影中很難單獨存在,但當你跳齣電影,天地其實更大。這些片段作為錄像就很好,搞幾個樂視tv,放美術館展一下。或者也可以寫點詩,寫點散文,搞搞當代藝術,這些都是賈樟柯能力之內而且能做的很好的事情。沒必要死磕電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