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溫莎公爵的情人--W.E.

倾国之恋/温莎公爵的情人(台)/温莎伉俪(港)

6.2 / 13,640人    119分鐘

導演: 瑪丹娜
編劇: 瑪丹娜
演員: 艾比柯妮許 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 詹姆斯達西 奧斯卡伊薩克 理察古耶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無意亂轉

2015-10-12 08:57:24

她哪裡值得傾國?


很早就想寫了,從《國王的演講》開始就想,直到看過了的《年青的女王》,又看到這個。

年輕的女主走到拍賣場, 舊事在她的審視里一一展現。
女主倒是比辛普森夫人更吸引我的注意力。 她與辛普森夫人什麼關係? 她會用什麼立場來評價這個故事?或者她僅僅只是個引子的作用?
女主的家庭不算很畸形, 不是無藥可解,她為什麼要尋找辛普森夫人? 或者她找的,只是愛情? 而世人眼裡的愛情,是這個辛普森夫人?
女主每個情緒起伏都伴隨著的辛普森夫人故事,用故事裡的情緒來代替她自己,訴說迷惑、掙扎、反抗、堅持、釋然。
年青的女主,拍賣場裡買下她的手套,梳著舊式的髮型,住進她的旅店,走進她後來的居所,查閱她的信。女主說:「世上只知道大衛犧牲了什麼,沒人知道她為他犧牲了什麼?」 這多像是為辛普森夫人洗白啊,真是狗屁,忍忍忍,忍著看結果,看看女人會告訴她什麼。果然,那些的信件還是洗白的節奏,只是美國人拍的片子,拿著他們最擅長遮羞布,用來洗白這個女人罷了。

麥姐洗腦真是成功, 至少從商業角度,很成功。然並0 , 不是你想洗就能洗的,反而更深深地鄙視這一對男女。

小學時,第一次看到溫莎公爵的故事。知道世上有這個人,知道有皇帝為美人放棄江山,非常佩服。一個連國王與皇帝都分不清差異的孩童,清晰地記得四個字叫: 溫莎公爵
少年時,看到一本自傳講到了辛普森夫人,其中不缺乏讚美之詞,有些記得很深刻:「她不美,但是極有魅力。這是個離過兩次婚的女人。這是個很容易讓人喜歡的女人。她與你談話的時候,總是看著你的眼睛,讓你覺得你此刻才是最重要的。她總在談話中,應和一句,很認真聆聽的樣子。」於是,我也照貓畫虎。
再長大,發現故事似乎不是童話裡的美好,有不少非議之處。但是一直沒關心它所發生的時間段,甚至一直覺得那是在遙遠的簡.奧斯丁的年代。
然後,才發現《國王的演講》裡,居然有溫莎公爵身形一閃,它突然就與現實這麼近這麼近!它居然就發生在二戰爭期間!!


開始了對這個童話的全方面的鄙視:一個離開了王室保護的男人,還能做什麼呢?而一個沒有光環的男人,虛榮的女人還會真的愛嗎?一個與納粹沾邊的女人,也能用電影洗白?一個國難當頭、卻逃避責任的男人,被它國家拋棄還叫著委屈?
不同情,更BS這兩人。從公德的立場上: 男人拋棄國家,女人背叛國籍。男人的國家在抗擊納粹,卻任由身邊躺著一個親納粹政權的支持者。從私德的立場是:一個是勾引有夫之婦,一個未離婚卻想邊立牌坊邊當BZ。在那麼多可以抽身退步的時候,這個女人卻欲迎還拒,「無辜純良」地把前夫與現任抓在手裡。 其實我曾惡毒地在想:再換一個男人勾引,她一樣會離了又嫁。她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稱美國妓女。後來果然如此。

更何況男人要傾國去愛她,這兩人的肩膀受得起這個福份嗎?受不起,就承擔被國家拋棄的放逐吧,就承擔不被民眾原諒的冷眼吧,以及與對納粹的防備態度。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電影到了尾聲,女人跳舞,垂垂老矣的公爵在樂曲中死去。
所以,當電影中的女主彷彿釋然地去迎接新生活時,真不禁為麥當娜叫好,米國思維真是在哪個電影裡都一致啊。

雖然電影再用力洗,也擦不掉的真實的羞恥。但是如果脫離現實,電影裡的辛普森夫人,演員表演得非常好。雖為厭惡者,並不吝嗇讚美表演者。同時,也真心讚美導演的敘述方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