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解救吾先生--Saving Mr. Wu

解救吾先生/最强对手

6.7 / 1,759人    105分鐘 | 106分鐘

導演: 丁晟
編劇: 丁晟
演員: 劉德華 劉燁 吳若甫 王千源 蔡鷺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ano

2015-10-08 18:44:22

餃子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前幾天看了部冷門新片,《解救吾先生》(為什麼說是冷門新片呢,在首映當晚,我去的那電影院只有兩場排片)。這是一部仿紀錄片手法拍的綁架案,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並不是兩大主角的震撼演出,而是電影裡平常不過的餃子。

案件發生在正月十三的北京凌晨。畫面一開始,一輛黑色小轎車在紙醉金迷的三里屯緩緩開著。窗外燈紅酒綠,喧囂鼎天。電影一開場就交代,經十八小時後綁匪就落網。於是整個故事的懸念,就變成警察該如何突破綁匪的心裡防線解救人質。再一段緊張的思想交鋒後,警官給綁匪送了一盤餃子,說,你先吃吧,吃完我們再聊。

我在歐洲留學的這幾年,過年是一定吃餃子的。實際上,我是南方人,南方過年時並沒有吃餃子的習俗。可不知為什麼,在那段異國求學的時日裡,餃子成了我對家與新年的想像。

電影裡的主要角色,綁匪,人質全為異鄉客。無論是高貴的明星,還是剛釋放的慣犯,因各種原因,他們留在北京過年。綁匪一個人在審問室裡,用手抓起一個餃子往嘴巴送一邊想著下面該怎麼辦時,電影用了一個慢鏡頭,餃子從他的嘴邊忽地滑落。
 
餃子是一種包容性很強的食物,只要擀好皮,裡頭包什麼餡都無所謂。我在法國換過好幾個城市,想起居住的那些日子時,甚至都記得在不同城市我包的餃子的差別。比如在濱海城市馬賽時,我曾嘗試過用鱒魚肉混著韭菜做餡(味道還不錯)。其實,歐洲也有餃子的,像著名的義大利餃。小小四四方方的,或番茄肉醬餡,或起士起士餡。

而綁匪這邊,在最後的時刻,也給人質準備了餃子,當作送行。好像少了餃子,這故事就少了許多人情。人質問,這餃子是什麼陷?得知是肉餡後他拒絕不吃。在人生的最後一刻,他說,我不吃,我只吃素的。

再溫和的人,對食物都有一些自己的小執念。有人不吃韭菜,有人就偏愛香菜。哪怕被別人勉強勸吃一口,後面再也不會碰了。我和她一起包餃子時,她總嫌我做的餃子難吃,明明用的是同一個餡。我問她,我的餃子不就是醜了點嗎?她說,不一樣的,味道真的不一樣的。這樣看來,餃子又是種包容性特別低的食物。

回國以後我就很少吃餃子。這讓我,對當時的我對餃子的熱情產生了懷疑。我真有這麼喜歡餃子嗎?或許我只是懷念那段與她一起吃餃子的時光吧。與我而言的餃子,在你心裡或許是湯圓,於他心中是小籠包。

食物的味道一旦與記憶掛上鉤就要人命。

現在想起,有著反社會人格,窮兇惡極得甚至想殺死親媽的匪徒,當警察問餃子味道怎麼樣,他一臉不屑的回答比我媽做的差得遠時,我才感覺他也是個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人,而不再是個臉譜化的角色。電影的最後,當母親來探望他,他對著鋼化玻璃重重撞了三下頭,說就當給您磕頭了,我忽然就很想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