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玻璃偵探--An Inspector Calls

罪恶之家/探长来访/神探驾到

7.7 / 6,085人    87分鐘

導演: Aisling Walsh
原著: J.B. Priestley
編劇: Helen Edmundson
演員: Sophie Rundle Lucy Chappell 米蘭達李察生 肯史托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set5811

2015-10-02 17:22:00

不要說你沒的選擇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原作者通過劇中的探長這個角色來表達自己的立場,似乎是想證明是這家人的一言一行活生生地逼死了那個可憐的女性,並由此來勸誡人們對他人友善。後者是沒什麼問題的,但說是這家人逼死女子我不完全同意。
eva有過三次選擇的機會,然而她一一錯失了。
第一次是她領導罷工然後遭到解僱。工廠主給了她選擇,許諾讓她升職,並告訴她如果那些女工真的認為自己應該獲得25先令的工資可以去另謀高就,然而eva拒絕了,並且抗爭到底,最後只她一人倒霉。實際上如果真如片中eva所說,其它工廠要求女工作的工作和eva的工廠一樣並且還支付25先令的報酬,那麼其他女工早就閃人了。片中的eva初來乍到不清楚情況,同伴抱怨幾句她就當真了,結果槍打出頭鳥。這種行為就類似學生不在學校里好好學習,非要成天上街遊行搞政治一樣。劇作者給女工等等身上貼上了弱勢群體的標籤,彷彿這樣她們做什麼都是對的,很多旁觀者還深以為然,所以百年後天朝碰瓷大盛也就不足為奇了。對於那個時代所謂資本家的描寫可以看看另一部英劇「南方北方」,那裡面要客觀得多。總結這第一次算是涉世未深,很傻很天真!
關於大小姐買衣服那件事沒什麼可說的,有錢任性,她肯定事先知道叫經理是什麼後果,從這點上來說大小姐做的過份,很應該接受與人為善的教育。eva碰上她是沒得選擇,只能自認倒霉。
第二次是在酒吧里。劇中已經交待了那是個什麼地方,eva既然去了就說明她已經有了思想準備,所以她應該清楚自己能得到什麼和不該奢望什麼。而且做都做了,分手時多要一些和少要一些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吧,難道你還想立牌坊?雖然天生麗質,但這第二次也只能說「有大小姐的病,沒大小姐的命了」。
接著是那個狗小子!全劇中我最鄙視的人,eva的悲慘結局他要付絕大部份責任。從小嬌生慣養自以為是,從開頭他的舉止和對工廠女工問題發表看法那段就可以看出其無知幼稚。但最可惡的是他後來酒後亂性,更明知eva已經懷有自己骨肉的情況下仍然無所作為,任其顛沛流離!劇中他父親的一句話很正確「我們之中真正犯下罪行的只有你了」。
最後一次選擇是在救濟會。如果eva能放下面子坦誠一切,那麼女主人儘管會感覺大失顏面,但肯定會出手相助保住她自己的孫子(女),而且為了不讓醜聞進一步發酵,eva也很有可能會被找地方安置起來。雖然可能因此骨肉分離,但至少孩子不會和她一起送葬呀!若人人都學她,未婚先孕的女性豈不是都要上吊?面子比孩子重要,你的母愛呢!?走到這步,命運使然,更是性格使然,事不過三,之後一路走向自我毀滅。
縱觀全劇,那個家中真正該對eva的死要負責任的也就那對姐弟倆,把另外三人強行拉進道德審判或許是為了戲劇性,但實在有些牽強,弄得探長這個形象像聖母了。

不完全是題外話:人生在世,可以說自身的言行時時刻刻都會對別人造成正面或負面的影響,有些需要法律的介入來約束行為,有些是用道德倫理,風俗習慣來解決,事事都用法律解決成本高到天上去,這個社會要完蛋。你在家高歌一曲,卻打擾了周圍高考考生的復習,他沒考好來找你算帳讓你賠償,你會如何應對?再換個真實事例,民間習俗誰家裡生了小孩那家人就會給左鄰右里送紅雞蛋,為何?有人說那是因為喜事要大家分享,與眾同樂,快樂加倍。那為何我去參加婚禮時是我帶紅包,不是主人家給我紅包?你說那是因為主人家提供飲食,花費不少。姑且不論這紅包的數額和婚宴飲食是否能一一對應上,那如何解釋有些客人未到紅包到的現象?其實新生兒家庭送紅雞蛋的習俗由來以久,那時的雞蛋也不像現在這麼不值錢,之所以送是告訴鄰居們:家有小兒,夜中啼哭,驚擾之處,莫怪莫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