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寂寞公路--The End of the Tour

旅行终点/当旅程结束时(港)/寂寞公路(台)

7.3 / 24,318人    106分鐘

導演: 詹姆士龐索德
編劇: 唐納德馬古利斯
原著: 大衛利普斯基
演員: 安娜克倫斯基 傑西艾森柏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eddy

2015-09-16 19:53:13

偉大靈魂的碰撞還是一場令人懷疑的寫作


看完電影后,我跟身邊的朋友說,這個電影一定是個基佬片無誤。他們之間一定是有偉大的愛情的,不然不會掉眼淚。作為一個直男,直覺告訴我,對另一個男人掉眼淚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後來在紐約地鐵上討論,越發覺得自己不夠嚴謹,也懷疑是不是艾森伯格表現的太過於內斂。一是覺得如果僅僅是同性之間的愛情,導演大可不必大費周章安排那麼多台詞。二是覺得,既然是真實故事,那麼兩者之間在五天內擦出火花事後還沒有進展,這太不符合邏輯了。

於是回家以後,放著採訪不寫,研究起了關於他們倆的故事。後來發現,之前的愚見實在是可笑,也希望把一些事實列出來,免得個別像我一樣無知的人也有同樣的懷疑。

1. Time雜誌對David Lipsky的採訪
    http://time.com/3986538/david-lipsky-david-foster-wallace-the-end-of-the-tour/

通篇讀下來,David對電影一些細節處做了修正(如洗手間的藥櫃),但總體上是非常認可電影的處理的。他說他跟現實中一樣,用一個鞋盒放磁帶和草稿,並且每隔幾年就拿出來聽聽。他說,DFW的話對他意味著許多。我的翻譯為了避免各種基情的暗示,都顯得很直白。而我對」matters a lot 的理解「 則是:他的話對我的人生意義非凡。

這樣就不難理解電影中為什麼他仰躺著,僅僅聽DFW訴說就掉下眼淚。因為他在乎。而他的在乎並非純粹地出於感情,甚至於,很可能幾乎沒有感情摻雜。他的在乎是出於感同身受,這份感同身受不同於我們平時說的,讀了偉大作品,或者跟偉大的人聊天了,那種感同身受。而是真正地設身處地地,仰慕一個人從而進入他的生活,感受到了DFW與整個世界的那種孤獨感。如果電影裡,艾森伯格對DFW狗的感情變化可以再深刻點,無疑可以佐證他對DFW孤獨感的理解。

至於他對自己的評價,「It』d be very interesting to talk to you in a few years. My own experience is that that’s not so—that the more people think that you』re really good, actually the stronger the fear of being a fraud is.」

2.http://www.onthemedia.org/story/end-tour-david-foster-wallace/
這裡有一些當時磁帶的原聲。
你會發現電影的還原度非常高。

」Although Of Course You End Up Becoming Yourself: A Road Trip with David Foster Wallace「 這個則是後來真正講述這個故事的書。電影裡說是滾石雜誌的記者,實際上,因為當時其他報導顯得更為重要,因此David Lipsky並沒有發表他的文章,而是在後來以書的形式發表了。下面是可以購買的連結,有kindle版本

http://www.amazon.com/Although-Course-You-Becoming-Yourself/dp/030759243X

3. 書籍出版的日期為2010年,而DFW是在2008年自殺身亡。DFW的父親說,兒子飽受抑鬱症長達20餘年,是藥物作用才讓他堅持完成那些偉大的作品。
那麼問題來了,David Lipsky必然知道是藥物的作用,而電影這麼強調這一點,甚至在最後不惜用長達5分鐘的鏡頭來拍攝兩人對於這一點採訪的爭吵。這很能解釋整個故事,但我依然有理由懷疑,David Lipsky記憶的混淆。電影中,他是藉著去廁所打開藥櫃的,然而現實生活中,他說當時那個櫃子就是敞開著的,他不過看了看。
導演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也沒有必要篡改。唯一的理由就是,導演並不相信DFW家裡沒有抗抑鬱症的藥物,或者說,他希望觀眾來懷疑這一點。最後的爭吵之所以給予那麼多的時間,也是為了讓觀眾從故事裡抽離,在現實中閱讀DFW的作品和故事,從而評價或者回顧這個偉大作者的一些碎片。

這也是我最後對電影的評價。非常深入,非常寫實,同時也頗有一些耐人尋味的細節。這些細節可以被我看作是一些對David Lipsky在DFW死後出書這一行為的懷疑,也可以看作是佐證兩人偉大友情、靈魂碰撞的證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