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星願--Fly me to polaris

星愿/星语心愿/FlyMeToPolaris

7.2 / 1,148人    96分鐘 | Japan:93分鐘


演員: 張柏芝 蘇永康 任賢齊 剪接: 鄺志良
編劇: 楊倩玲 導演: 馬楚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宋小欠

2015-09-15 22:38:10

同一片星空下 懷念1999


         
    1998年,在《第一次親密接觸》一書中,蔡智恆這樣描述:「如果我還有一天壽命,那天我要做你男友。我還有一天壽命嗎?沒有。如果我有翅膀,我要從天堂飛下來看你。我有翅膀嗎?沒有。所以,很遺憾,我從此無法再看到你。如果把整個浴缸的水倒出,也澆不惜我對你愛情的火焰。整個浴缸的水全部倒的出嗎?可以 所以,是的,我愛你。《星願》正是符合這種氣質的超現實愛情文藝片。
 
薩克斯·午夜廣播·流星雨
重看《星願》,頓覺整部影片充滿了懷舊氣息,還記得深藍星空籠罩的夜色下,那曲躲在隨風飄動的樹葉後的薩克斯曲嗎?90年代,流行歌曲中越來越多地加入薩克斯曲的伴奏,《星願》中任賢齊吹的曲子就來自他的單曲,《燭光》的前奏,閉上雙眼聆聽,感受到一股源自遙遠的思念,那是一種純真卻灼灼的目光,溫暖且淨化心靈。薩克斯有著最似人類聲線,最善表達情感的音色,所以用它來替代雙失的洋蔥頭表達情感再匹配不過。處於無聲世界的洋蔥頭能吹出動人思緒的聲音,正是秋男對他說的那句話:有一個缺點,定會有另一個缺點來彌補。或者無聲便是洋蔥頭的優點。
中國最早引進薩克斯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舞廳樂隊中出現薩克斯,解放後,薩克斯在中國被視為下流樂器而不受歡迎,一度幾近消失。改革開放以後,學習薩克斯的人又有所增多,為了增加肺活量,很多學校鼓勵學生演奏薩克斯。在我國,薩克斯真正平民化是因為美國人肯尼吉的出現,他的薩克斯輕音樂作品在大眾中普及了這件樂器。1990年代開始後,他的音樂在大中華地區受到廣泛的歡迎。香港,台灣以及中國內地的電視節目,酒吧,西餐廳,酒店大廳甚至於機場大廳經常會播放他所吹奏的一些輕爵士樂。經典帶薩克斯伴奏的歌曲成為華語樂壇的新寵,在影視作品中,薩克斯也成為男主角的魅力標誌。秋男愛上了獨屬洋蔥頭的「心聲」,洋蔥頭也是由聲音愛上秋男的內心,在越來越物化的年代,會有多少人因為聲音愛上一個人?也許正因現實並不美好,《星願》被寄予人性中對單純美好的祈盼。
當薩克斯遇到同樣盛行於90年代的午夜廣播,便形成了一種獨有的社會情境。不知道多少人有過共同記憶,擺出學英文的架式,實際上一邊聽收音機一邊寫作業的光景。95年之後,大陸的電台似乎一夜之間醒過來,掌握了聽眾的命門,那時候訊息不通,也沒有相對自由的網路提供參考樣本,一時間新湧現出來的城市生活中的多元人際、情感、就業矛盾,全部依靠電波那頭別人的故事,人們得以尋找心靈的暫時解脫和平衡。也許青少年們一開始的動機是收聽音樂,事實上,有很大一部份聽眾,被同時期非常流行的電台情感節目所俘虜。由於年齡和空間而被壓抑的傾訴欲,在收音機另一端酣暢淋漓的表達中很容易找到了代入感。幾乎每個城市的電台都有情感談話節目,這些節目都在午夜時段左右播出,摸準了聽眾最真實,也最不設防。
影片中,秋男伏在對著窗外的桌子上,一邊聽著收音機,一邊埋頭寫字,薩克斯曲準時在午夜響起,秋男抬頭,鏡頭由秋男窗前緩緩地經過層層建築拉伸到有洋蔥頭的夜色中,預示著兩人的命運,他們存在不同的世界中。樹隨風瓢,洋蔥頭的薩克斯風,透過夜色,緩緩流入秋男的心中,人隨心動,微微抬起頭,露出清澈的笑容,心意相通就是這樣簡單。
看過影片的人都會記得那個整體結構酷似教堂的醫院,透著一股聖潔的氣息,寧神安心。因為拍攝場地本就不是醫院,而是位於香港大學附近,荒廢了很久的古老建築——伯大尼修院。香港劇本最多使用的場景有三:警署、豪宅,醫院,根據美術指導的戲言,這是最需要金錢陳設,但往往又是最沒有資金的戲所喜愛的場景,所以他請求編劇們莫再把所有戲劇都發生在這三種地方。從舊景中挖掘符合劇本的新視點,算是一種香港精神的體現。影片在巧妙利用場景而烘托的氣氛中,雖令觀眾早早面對了主角的死亡,卻未從死亡本身賺取一絲悲傷,真正賺取觀眾眼淚的是遲到的愛情。
流星雨,這一天文詞彙何時被賦予浪漫的氣質?也許今時今日,和心愛的人一同看流星雨的方式已變成老套的浪漫抑或成為文學、影視作品中氾濫的商業元素,但不得不承認,當真正置身於流光飛舞的奇觀中,第一感覺仍是感動。
在1999年《星願》裡,流星雨將浪漫與傷感發揮到了極致。影片中的流星雨便是1999年那場真實的獅子座流星雨,世界上每個角落的人,仰望同一片天空,沒有錯過世紀末的燦爛,也沒有錯過秋男與洋蔥頭的愛情。在純淨的夜色中,忽地灑落一陣銀雨,星星們是無聲的煙火,發來訊息,接洋蔥頭回到億萬光年無邊無際的某個空間。秋男無助地搖著頭,聲淚俱下,掙扎到最後,只能在洋蔥頭手中留下虛無的兩個字「等你」。
薩克斯、午夜廣播、流星雨,令筆者回憶那個單純卻不失浪漫情懷的年代,喚起那些藏於心底的美好。每個人的往昔都有專屬自己的標籤,懷舊是每個時代都會存在的通病,什麼是你在兜兜轉轉中最珍視的情結?《星願》,相信它存在於所有人的記憶中,這是一部適合隔段時間就翻出來欣賞的一部愛情文藝片,星空籠罩的夜色,一曲薩克斯風,一段午夜廣播,安安靜靜地,重溫獨屬於那個年代的氣質的感動。
 
張栢芝·洋蔥頭·星語心願
1999年,有多少人發現原來世間有種美麗叫做「張栢芝」,能夠從她身上找到不同氣質的形容詞。又有多少人自愛上她那一刻,便義無反顧。十幾年來,她一直在以她的方式告知愛她的人們,張栢芝是個值得愛的人。
馬楚成曾談及選用張栢芝的經過,他選演員很少考慮到試鏡的方式,他更傾向於面試。面試時,他總是和演員聊天聊很久,從演員講話的舉手投足間,看到這名演員的潛力。他的電影中不需要花瓶,他更看重的是演技。張栢芝是難得的美貌與演技渾然天成的演員,似乎就是為電影而生,鏡頭前無死角,演技自然流露,似乎總是在表達自己內心的真情實感。在電影中,她的眼淚不知不覺就嘩嘩地流出,那不是演技,那是源自內心對這種感情的強烈認同,正是這種自然,征服了觀眾。
1999年的《星願》的成功,源自它有多個不可替代的元素。張栢芝飾演的秋男摘下口罩,面若桃花,這是她在片中出現的第一個鏡頭,短短數秒,卻足可以斷言,秋男就是這個模樣,不會再有比這更好的形象能夠詮釋相由心生的真理,洋蔥頭愛上的那顆無比美好的心靈只能滋生出這樣曼妙的臉龐。與其說《星願》帶給張栢芝可愛的螢幕形象,不如說張栢芝賦予《星願》不可替代的靈魂。
難以相信,世界上有種人格魅力,名叫「洋蔥頭」,這便是這個簡單的愛情故事中另一個不可替代的元素。洋蔥頭看不見,說不出,所以他聽的更清晰,聞到的更真切,忠於的只是源自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沒有人比他的愛更純真,她愛上的是秋男的聲音、味道,笨手笨腳,還有她同樣清澈的心。原本無慾無求,只想秋男給他剪863次頭髮,滿足就是這樣簡單。記得TVB曾有一部電視劇《憨夫成龍》,那種人格魅力喚作「阿旺」。與洋蔥頭相似,阿旺的不健全在於他的智商,他因生病變成智力只有幾歲的孩子,卻令他以純真的秉性真誠對待每個人,更用純真到強大的內心愛護那個並不喜歡她的老婆,這種魅力最終不止攻陷老婆的心,也攻陷了每個女觀眾的心。能夠打動人心的一定是人內心深處的願景,例如這種由不幸造就的完美人格,人總是願意接受現實歸於美好的結果。
秋男只有在面對無聲的洋蔥頭時,才會敞開心扉。一面是不停的囉嗦,一面是無聲的微笑,兩人坐在天台上,星空下,向流星許下心底的秘密,浪漫就是這樣簡單。洋蔥頭就像是活在每個女孩內心中的理想,女孩總會幻想現實中有這樣的人,在他面前像求難一樣,穿著寬大的襯衫和短褲,頭髮隨意地一紮,甩在腦後,毫無顧忌與他談笑和玩鬧,不顧形象的笑。但現實中,女孩能遇到的最好的男人也許只有胡醫師,他會給你無微不至的關懷,你卻難免言行做作,就像秋男與胡醫師約會,也要穿戴整齊才出門。也許最終要嫁給現實,但回首往昔,一定有段釋放真我的情愫發生過。
有人說1999年是張栢芝年,電影、唱片、廣告不斷。從《喜劇之王》到《星願》,令她深人人心的遠不及《星語心願》。如果一定要評價張栢芝的唱功,只能說:「她確實不會唱歌,但《星語心願》唱的很好。」就像有些人一輩子唱了很多歌,卻沒有一首成名曲。張栢芝雖無深厚的內功,《星語心願》卻成了代表作。那個年代的少女無人不會唱《星語心願》,至少現在在KTV里,還是會有人點這首歌,當音樂響起,包廂裡的每個人都會止於喧囂,靜靜地盯著螢幕上,那個稚嫩卻驚艷的面孔,重溫MV里短短幾分鐘的電影精華,思緒已經回到那個暗生情愫的年代。
也許,人們喜歡的並非《星語心願》這首歌,而是通過這首歌認識了張栢芝,在審美她的過程中產生一種集體的共鳴,對美的共鳴。人們肯定張栢芝,僅僅因為她這個人帶給人心靈上的愉悅,人們很高興通過《星語心願》結識這個叫張栢芝的漂亮姑娘,給記憶中塗上一抹世紀末的經典。
《星願》至今,已過去12年,結緣於此片的張栢芝和任賢齊已經有了第三次的合作,唱歌都不再是他們的工作重心,但無論《心太軟》還是《星語心願》都已成為走過1990年代人們和他們自己心中的經典。
 
說謊的眼睛
    初戀剛剛浮出水面,卻被迫天人相隔。意外得到五天的獎賞,讓洋蔥頭備受考驗。很喜歡影片中的配樂,特別是幾段人聲吟唱,彷彿在訴說人物心中來不及或說不出的秘密。簡單的故事框架,被極其浪漫的手法處理的生動細膩,秋男不經意地回頭,近在咫尺,卻遠在天涯。洋蔥頭變成陌生人,為心愛的人讀出寫在心中的日記。秋男的剪影映在泛著光暈的牆壁上,無限落寞,就像她此刻的內心,後悔當初的後知後覺,可是如今她依然在後知後覺中。
    如洋蔥頭對電台小姐說的話,他從前看不到所以也從未想要得到什麼,當他看清楚這個世界,眼睛開始帶給他判斷,比如那個又矮又胖的護士,從前的洋蔥頭絕不會對她發脾氣。原本只想遠遠的看看秋男,但看清她後,他開始吃錯,變得患得患失。他真的不是原來的洋蔥頭了,那種朦朧的情感上升為濃濃的愛意,一切都變得不再簡單。五天的時間承擔不了如此深刻的情感,短短幾天,一雙說謊的眼睛,令他單純的心經歷一場浩劫。
    珍寶珠是最早意識到洋蔥頭回來的人,他的勸說令洋蔥頭意識到自己的自私,他已不能帶給秋男幸福,為何還要打攪她的生活,讓她再傷心一次?他決定利用薩克斯風引導秋男找到幸福,但心意相通的兩人註定要尋找到對方,秋男義無反顧地跳入游泳池中,洋蔥頭在水下攬起她那一刻,她的笑容在水下就清晰可見。上岸,她笑的更是燦爛。秋男不肯妥協,她不顧形象,聲淚俱下,熱烈地表達壓抑了許久的情感。秋男這份單純的勇氣和洋蔥頭的心是連在一起的,她也被雙眼蒙蔽,雖有感覺,卻不敢走出自己的內心,即使摸樣變了,閉上眼睛,也能感受到那份熟悉的氣息。
   洋蔥頭在經歷了5天的重遊人間,對自己和秋男的感情做了總結:「在我從來沒有想要得到什麼的時候,竟意外擁有她的愛,到了我想要擁有她,霸佔她,她就不理我,討厭我。」不為身體安排,去放縱私慾,但狹路相逢,不期而遇,又如何逃脫?
    這部影片的特定情境是,人死了就會到北極星上,繼續學習、生活。那麼就沒有了輪迴一說,所以洋蔥頭和秋男的童話,結局是「永別」。人世間的情與愛,無疆無界,無邊無涯,虛幻中,只有你迷戀的那個人是真實存在的。洋蔥頭對於秋男,就像指尖划過額頭的瞬間溫存,短暫卻深刻。有些天賜的禮物,超脫世俗,逾越了生死,你懂得珍惜嗎?
 
純粹的歲月 純粹的愛情
導演馬楚成回憶:嘉禾的老闆當時給了馬楚成400萬港元的預算,這個是文藝片保證能回收成本的最低預算。「當時老闆說,如果我能請來金城武,預算可以再加。但開拍前兩個月,金城武以日本的工作還沒完為由,推了這部戲。所以我只有400萬來拍戲,我找了當時沒演過電影的任賢齊和剛剛簽約要演《喜劇之王》的張栢芝,那時候他們都不貴。至於曾志偉他們,我都是拜託他們打個折扣來幫忙演戲。」全部完成時,馬楚成發現他還有十幾萬的富裕,他拿出一部份給劇組的成員發了紅包,「最後剩了兩萬,大家大吃了一頓。」
    投下400萬後,嘉禾沒有再過問《星願》。從工作人員到後期製作,馬楚成都必須自己解決。他說:「我不可能再像拍《星願》那樣去拍一部純粹的愛情電影,但我很懷念那個時候的工作狀態,有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最後完成的作品是屬於我自己的。不像現在,我經常需要妥協。」
不過,即使單純從愛情觀的角度,馬楚成也承認自己回不到《星願》的時代。「我不可能永遠是《星願》,年紀大了,很多看事物的角度變了。」
張栢芝不止一次地說過,在她演過的所有電影中,最令她難忘也最喜歡的,是《星願》,「我最喜歡《星願》,這不是我表演最好的一部,但那裡面18歲時天真純情的感覺,現在再也找不回來了。」
無論是導演、演員還是自90年代成長起來的少男少女們,都對那個逝去的1990年代有著獨有的懷舊情結。人生在不斷向前的每個階段都是在接受成長,成長的過程中,如洋蔥頭所說「我已將最難忘的時刻留了下來,開心與不開心,都要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不管是現在還是在將來,就算匆匆溜走,我已今生無悔。」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