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探訪--The Visit

探访惊魂/探访(台)/日落

6.3 / 151,711人    94分鐘

導演: 奈沙馬蘭
編劇: 奈沙馬蘭
演員: 凱瑟琳哈恩 艾德奧克森博德 Olivia DeJonge Benjamin Kane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eo

2015-09-10 00:49:35

「重回巔峰」尚早,但若不當嚴肅驚悚片看,會爽得很


Kathryn Hahn 飾演的媽媽,當初同父母鬧翻,跟著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跑了。生了兩個孩子之後,離婚的她有了新的男朋友。正巧父母通過網路找到了自己,這個媽媽又想跟男朋友單獨度假,於是就把孩子送上火車去跟從未謀面的外公外婆住一個禮拜。我們的主角就是這兩個孩子,電影開場打造的本來俏皮、溫馨的氣氛,隨著孩子這一個禮拜內的所見所聞,慢慢的變得驚悚起來。

電影有一個已經被影迷和影評人拋棄的導演。M. Night Shyamalan 很有意思,對知道他的影迷來講是一個「傳奇」。1999年,他憑藉《第六感》(The Sixth Sense) 登上事業頂峰,一部至今看來都非常有功力的懸疑片,最後的劇情扭轉 ("Twist") 跟同一年的《搏擊俱樂部》 (Fight Club) 一併堪稱當代電影史裡的經典,而M. Night 也被好萊塢推崇為「下一任的史匹柏 (Spielberg)」。他接下來的電影,也都繼承了肯定有一個驚人扭轉 ("Twist") 的傳統。誰知,後續電影《不死劫》 (Unbreakable 2000) 和 《天兆》 (Signs 2002) 還算是好片,但再接下去受到的反饋是一部不如一部。比如《神秘村》 (The Village 2004) 創意依舊好,但營銷和敘事上出了差錯,是他在《第六感》之後第一部讓人喊爛的片子。《滅頂之災》 (The Happening 2008) 裡的劇情,簡直是為了編而編,主角Marky Mark 的 「What? No!!」 至今被人吐槽,地位堪比《房間》 里 Johnny的"Oh, hi Mark!" (The Room 2003, 不要跟今年的Room混淆,兩個都推薦)。 《最後的氣宗》 (The Last Airbender 2010) 劇情照搬我最愛的動畫片(Avatar: The Last Airbender極力推薦)第一季,卻還是拍毀了,奇怪的演技,奇怪的特寫,奇怪的特效,甚至人名都念錯了,實在傷心,但最讓人傷心的是,由於他來亞洲時亞洲影迷還舔他腳,他就對北美影迷和觀眾的批評嗤之以鼻,透著自大自負的氣,眼看無法挽救。2013年一部《重返地球》 (After Earth) 貽笑大方,讓人徹底對他失去了興趣。

要不是我票是免費的,我是看了他的名字就掉頭的。估計環球的營銷部門是想盡了辦法提高影片的知名度,免得它因為導演的名號而死在胎中。進去的時候,我已經聽到了聖地亞哥漫展那邊的風聲,說這部可以,但我的期待值還是很低。

看完甚爽,是因為片子好呢?還是因為期待值低呢?我確實預感喜歡這部電影的人會非常享受,而另一部份觀眾會恨透了它。這沒關係,電影都是主觀的。讓我來解釋一下要抱著怎樣的心態去看。

首先,電影的拍攝風格是「拾得錄像」 ("found-footage"),也就是說電影中所有的畫面,都是電影中的角色手持像機拍攝下來,後期剪輯而成的。這種風格,一般被成本小的出道導演採用,如今處境尷尬的《新神奇四俠》 ("Fant4stic") 導演Josh Trank 當年就是憑藉在電影《超能失控》 ("Chronicle") 中別出心裁的妙用已經讓人厭膩的「拾得錄像」風格而受到好評的。但就連那部影片中,主角們無時不刻都開著個攝影機的行為在很多地方都會顯得生硬。

這部影片,是又一部將「拾得錄像」應用得很自然的片子。姐弟兩個人都是比較早熟的,而姐姐更是一個對拍電影著了迷的小導演,一句句術語用得很熟,對取景、敘事等也都有概念。本來就挺有范兒的姐姐想要把整個假期拍成一部紀錄片,而弟弟也拿著第二個攝影機,被賦予了B鏡頭攝影師的神聖職位,這樣不僅解釋通了為什麼整部電影中她倆都扛著個攝影機,還確保了姐姐拍的東西大都非常漂亮。比如到了目的地的房子外,弟弟站在雪地裡,背後是白雲,大樹,鞦韆,我心裡話,"哇這個畫面好贊", 而姐姐接下來的台詞大概就是 "這個畫面很上鏡 (cinematic)" 之類的,這樣電影就可以既是「拾得錄像」,又很漂亮。而在角色們不想繼續拍,或者沒理由想用攝影機的時候,電影的劇情也會想辦法給角色們繼續使用攝影機的動機。所以說:「拾得錄像」 大部份地方用得還是挺聰明的。

第二、談一下主角兩個小孩子。姐姐Becca 是 Olivia DeJonge飾演的,弟弟Tyler是 Ed Oxenbould 飾演的,M. Night為搭建角色下了很大的功夫,姐姐跟弟弟間的互動和對話,從頭到尾都透著詼諧,雖然時有互相調侃,但彼此的支持和愛是很感人的。弟弟是一個喜歡說唱的機靈蛋,人小鬼大,即興的歌詞的能力還挺讓人意外,而早熟的姐姐也不忘記批評他詞里對女性的貶低 ("misogyny")。

這兩個孩子從被介紹起就讓我很喜歡,而他們之間的互動所創造的詼諧和幽默的氣氛也為電影建立了基調。即使到了後來驚悚嚇人的地方,幾乎每一處心跳之後,電影都會通過台詞或動作讓我們笑出來。這部電影的幽默性讓我非常意外。

於是就談到「驚悚」了。我看有人說它 「作為驚悚片,笑點太多了」。確實,臉書上也有人跟我交流說後悔帶著看驚悚片的心態進去,想要再抱著正確的看喜劇驚悚片的心態重看一遍。

我看預告片的時候,就覺得「是不是只不過是兩個老人身體 、精神狀況不大好,從孩子的視角看才可怕」,這的確是一個方面,但卻不是電影的全部。兩個老演員演得太棒了,加上劇情和攝影的擺佈,你真的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害怕,如果害怕了是否是因為對他們缺乏包容心,是否應該為害怕而感到羞恥。

電影中有不少嚇人的地方,大部份的jump scare的來臨都是可以事先判斷到,但出現的方式卻並不能總預測得到。電影音效方面都是現場實音——猙獰聲、摩擦聲、尖叫聲、打雷聲,除此之外沒有可惡的人工背景音逼你被嚇。而有的畫面是既嚇人又搞笑,還非常的真實。外公 (Peter McRobbie) 外婆 (Deanna Dunagan) 演得實在太好了,尤其是外婆。

每部電影中,M. Night 的劇本里都要有一個扭轉 (「twist」)。這部也不例外,我也沒想到。它到底合不合理呢?特別嚴格的追究的話,確實不好接受。但是你知道這部片子跟之前的片子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嗎?之前的片子M. Night都太把自己當回事了,所有的twist都特嚴肅,離了譜,對觀眾來說就成了鬧劇。而這部片子,M. Night 放下了架子,整部片子都特別的幽默,鬧到最後,劇情稍微有點不嚴謹,我也就繼續爽下去了。這部片子不是自己嚴肅、但離譜到好笑。M. Night從一開始就設計的是它應該是好笑的。

但別以為這部片子只是調侃驚悚片的搞笑片,不是,孩子們真的遇到了意外的東西,而危險也是真的危險,最後的緊張度還是挺高的。另一個意外,是電影中通過對話發掘出了人物很深刻的心理狀態,在很多地方感動得我差點落淚。

有一個特噁心的鏡頭,讓人有點不能接受。你看了就絕對知道我說的是哪個。不過電影最後一段救了它。

總之,我幸運的以合適的心態看了這部片子,還沒花錢 (好奇的話,是蹲廁所刷推特時從SourceFed那裡拿的票), 感覺特別賺。至於我的評價到底值不值得參考呢,我就不能保證了。我的放映廳裡,一半是媒體影評人記筆記的,一半是普通觀眾。結束時一半人鼓掌了,一半人沒有鼓掌。這對你是否會喜歡,都沒有什麼參考價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