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寂寞公路--The End of the Tour

旅行终点/当旅程结束时(港)/寂寞公路(台)

7.3 / 24,318人    106分鐘

導演: 詹姆士龐索德
編劇: 唐納德馬古利斯
原著: 大衛利普斯基
演員: 安娜克倫斯基 傑西艾森柏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必勝

2015-09-05 22:36:47

Where does the depression come from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交流過程中Wallace幾次拜託Lipsky,不要把他雞湯化,不要帶立場地quote,甚至不要給他的頭巾加上任何因果。小說家試圖喚醒著自己作品裡人物的自主意識,卻難以把握自我「真實形象」該如何示人。採訪報導向任何一個方向的引領都讓Wallace渾身不自在。

自我真實形象到底存在嗎?我斗膽猜測,這可能是抑鬱的一個來源:來源於自我身份認同的無所適從。甚至讓我在觀影時感到了一絲卑微的共鳴。在一群人中感到庸俗無味,整日奶粉綠卡;在另一群人中又感到碌碌無為,成天菸酒concert。打另一個不恰當的比喻,看部落格上愛國青年詛咒起人來一個比一個狠,身邊的一代移民黑起這個民族也是鞭辟入裡,there is nothing in between?中間這些人呢?都是沉默的大多數?悶聲發大財?

電影本身也在為過度臉譜化擔憂。對"Wallace不想被portray成任何形象」這個結論的概述,是否也其實是一種概括式的引領?電影在四平八穩中接受這種存在的本身;其實任何概括都是自我意識的投影;如果認為這電影羅里吧嗦無聊空洞,也沒什麼對錯可言。抑鬱或許也來自於對對錯的判斷,對意義的尋找。

片尾Lipsky偷偷溜進Wallace的書房,拉開窗簾的一瞬間,冬季陽光在積雪折射下,滿屋子慘白的記憶;45歲的他想到當年和Wallace分別時,Wallace叫他不要成為自己。很多事情註定當時是理解不了的,回瞰時只記得那種感覺,一種試圖努力去分析努力去規劃未來的感覺;最後發現一切選擇和尋找都沒有意義,你我能做的只是聽從命運的安排隨波逐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