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烈日灼心--The Dead End

烈日灼心/不法之徒/法外之徒

7.1 / 1,790人    139分鐘

導演: 曹保平
編劇: 曹保平 焦華靜
演員: 鄧超 段奕宏 王珞丹 郭濤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15-08-28 03:55:34

《烈日灼心》:防火防盜防竊聽,查善查惡查基情


《烈日灼心》看得很爽。很大程度歸功於那些毫不留情的轉場。導演曹保平是只狡猾的狐狸,他懂得把你的情緒喚出來,推上去,差不多竄到頂點,矛盾即將激化時——切,下一個場景上!但又不是故意玩你。有時候,事情就這麼在鏡頭外暫時解決了,也有時候,以一種詭異的方式繞了過去,埋下一條伏線以後揭曉,比如呂頌賢跳樓獲救。影片節奏並不快,甚至在揭曉三兄弟的生活細節時不徐不疾,有條不紊,但它只收不放,慢慢累積起張力,絲毫不給人緩釋和喘息,反而有種螺絲慢慢擰緊的心理體驗。電影懂得話不能說得太透,坑不能填的太快,我們像那房東一樣看個一知半解,結尾三四場戲嘩啦啦的抖出真相,並不覺得冗長,出字幕時還略有未竟之意。

片末的案情重述,洗脫了安在鄧超們身上慘無人道的謀殺罪行。從觀賞效果,很難說這是好還是不好。它的確沖淡了「罪大惡極者也能得救贖」的主題力量。另一方面看,罪不至死者被送上了死刑台,並且遵照的就是犯罪者最初的意願,等於拐個彎承認法律存在盲區和被人操縱的可能,智勇雙全的人民警察也會犯下無法挽回的錯誤。相比前兩個月另一部良心華語片《十二公民》那個「檢察官洞悉一切,疑犯證據不足獲釋」的光明尾巴,本片的結尾翻盤設定可以過審,戲外的驚喜大過戲內。

很長時間裡,王珞丹的角色突兀而彆扭,我不知道她出來是幹什麼的,以及導演(或者說小說作者)為什麼要安排這麼個角色。她對破案沒有任何直接的推動,無非在第三幕時揭曉了一些事實,令郭濤的人格顯得更高尚,讓那種「一心赴死的邊緣人幸福來了卻不敢伸手去接」的錐心之痛更令人心碎。這在臨近結尾時起到了作用,但在觀賞過程中卻不斷讓我跳戲,權衡得失,不如刪去。當然這樣一來,不管同性戲尺度多大,整片的性別一邊倒還是顯得直男癌了一點,不利於市場推廣。畢竟你沒法滿足所有人的喜好。

同樣讓我覺得礙事的還有拿斧頭的刑警(抱歉忘了名字),他的犧牲換來的是一陣鬨笑,一個眾人聚攏的俯瞰鏡頭之後,影片就徹底拋棄了他。我能認同導演對中國協警生存現狀的表達動機,但這一節放在電影中略荒誕,尤其是突然將一個此前毫無存在感的角色變得如此重要,卻又消失地如此容易。從呈現的素材來看,這是一部拍了2個多小時仍嫌短的電影,也許跟改編自小說有關,它牽涉和意欲表達的東西太多,難以兼顧,有些支線註定在充分展開之前就要切斷,也挺無奈的。

好吧,吐槽的都是小節。假如不理會這故事背後的深意,全片是極為精彩的貓鼠遊戲,就像萊奧納多那部同名電影一樣,始終佔上風的是老鼠一方,從上帝視角來看,「那隻鞋子」一直穿的很緊,一時半會掉不下來。段奕宏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證據,至少距離把哥仨全部定罪差得遠了。讓他蓋棺定案的,是貓鼠雙方視線之外的一個好奇心過剩的局外人。這個有點類似《驚魂記》里諾曼•貝茨的古怪角色,等於免費為警方充當了一次現成的線人。其實也有點偷懶,不過比起郭濤和段奕宏的兩次意外相遇,這處巧合建立在一個心理驚悚片的前提上,提供了更多的負疚愉悅,相當於功夫片裡那些擺脫力學原理的威壓痕跡,讓人不忍追究。個人感覺,故事可以向寓言式的解構再靠一靠,反正片中一直反覆提到命、天譴什麼的,如果像銀河映像的電影似的(話說《毒戰》與這片還真有不少相似之處,甚至都有郭濤),賦予巧合一種宿命式的力量,也許在情感上更容易為人接受。

全片籠罩著一層凜冽而堅實的質感,從一開始就奔著寫實的調子而去,讓人干人事,說人話,像我們在街頭所見的真人一樣對事情做出反應。比如他們不會無緣無故喊對方名字,開始有一陣子了,我們才慢慢知道他們各自的名字,這並不影響跟上情節。相比之下,許多華麗的國產電影,喜歡每說一句台詞,就先稱呼對方全名,這是正常人幹的事嗎?更有甚者,一開場就狂打幻燈片配主角旁白「你現在看到的是我閨蜜,她的愛好是……」,就在前不久還剛看了一部,做作到糟蹋電影。《烈日灼心》沒有這些硬生生說給觀眾聽的資訊,我們的視角彷彿一個無人留意的在場者,鏡頭從一個角色的臉搖到另一個角色的臉,模擬我們反覆確認事實的視線。觀眾雖然時時在場,卻總非全知全能,更接近一個被侷限的偷窺者,模模糊糊看清了拼圖的大概,最後還是要靠當事人的坦白來完成拼圖。不像很多貓捉老鼠的懸疑片,這裡沒有太多被鏡頭藏起來的東西,也不用在結尾來個十分鐘大閃回,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了他們在幹什麼,只是不清楚背後的動機,這需要一點思考,如果不願思考,也可以享受過程的提心弔膽和謎底揭曉時的樂趣。這樣「攤開來講」的鬥智故事,確實不是國片強項,《烈日灼心》的完成度值得一次鼓掌。

對於同性戀的描寫,若放在平權呼聲比較高漲的國家,肯定是政治不正確的。段奕宏對著「出櫃」的鄧超來了句,我願意尊重你的取向。光這一句話就能惹毛一大群人:你以為自己是誰?尊重同志還得看你願不願意?估計要給他扣一個歧視者的帽子,並要求從神聖的公安幹警隊伍里開除出去。話說回來,段哥哥這一段的表現相當令人絕倒,有點80年代國產影視劇里那種思想保守的老同志面對新生事物無所適從又不得不表現出認可以免被人說成是老頑固的尷尬,從那個「cao」開始,拿捏地非常精準,以致於一整段都充斥著喜感,影院裡笑聲連連。其實換個思路,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段奕宏是得知被「橫刀奪愛」後,一時怒不擇言說錯了話,相信腐女們可以找出一百條證據為這一人之常情佐證。段奕宏對鄧超到底有沒有愛,就像《臥虎藏龍》里李慕白對玉嬌龍有沒有情慾,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無論從哪個維度來理解,故事一樣都說得通,而且都不乏足夠的情感力量和回吮空間。在電影本身足夠好看的前提下,能具備超過一種的解讀可能,往往最是好玩。(文/方聿南)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