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vivi

2015-08-26 18:52:00

自審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The Eichmann Show-2015

如果說這電影,真是不行。剪輯和邏輯還算中規中矩,題材如此好,情緒控制還算可以,表演令人失望。馬丁 Freeman從頭到腳都是猴子一般的演員,渾身散發一種愚昧的喜感,擠眉弄眼,故作思考,所有他的表演都只是表情在改變而已。安東尼 LaPaglia才是從靈魂到演技都撐起片子的所在,多年電視劇的經驗給他帶來沉穩的氣質,可惜跟原型Leo Hurwitz似乎外形上相差太遠了,看到最後有點失望的。帶來驚喜的是Rebecca Front,她演喜劇的時候從來不傻,而這次她的演繹也是全片最令人信服和舒服的角色。
鏡頭好幾次給了漢娜·阿倫特,因為正在讀她的《反抗「平庸之惡」》,這幾天一直在讀在想《論道德哲學的若干問題》,很多想法實在不能不說,也算是前半段的讀書小結好了。
Leo Hurwitz好幾次對著鏡頭裡的Adolf Eichmann說「你究竟在哪裡?」他說的這個「你」,我想指的應該是艾希曼內心的自己。「靈魂自己洞察靈魂」,當我思考時,我是自己的夥伴;當我行動時,我是自己的見證者。失去跟自己對話的能力,便失去思考的能力。沒有人能記住他在與自己的談話中未曾想通的事情。記憶這個問題把我們向惡的本質帶近了一小步。從不思考,從不記憶,最大的惡不是根本的,而是沒有根基的,因為沒有根基,它就沒有界限,於是它能夠到達無法思慮的極端並席捲整個世界。艾希曼聲稱「他一直按照康德的道德概念生活」「遵照康德的義務規定」行動,最後阿倫特稱這是「惡的平庸性」。
正如Leo Hurwitz好幾次說的,任何人都可能成為艾希曼。他的同事說自己不可能。我想這個時候真的就要每個人問自己,自己真的沒有哪怕只是某一次在小惡和大惡面前選擇了小惡嗎?真正的道德問題並不是隨著納粹的行為產生的,而是隨著那些人的行為產生的,那些人只是「調整了」自己,而且他們的行動並非出於信念。……不是在罪犯那裡,而是在普通人那裡,道德瓦解為一套孤立的風俗——一些可隨意改變的風格、習俗、傳統……當歷史宣告希特勒的犯罪性道德失敗,這些道德就立刻又被顛倒過來……我們必須說,我們不是一次,而是兩次,見證了「道德」秩序的徹底崩潰。
每天讀的阿倫特帶給我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和無助。而這些都是影片裡根本無法帶來的,除了播放滅絕猶太人的影片片段給艾希曼看的那一段,那些真實的影像,這些事情竟然真實發生過。而艾希曼,依然目無表情。不知道阿倫特跟赫爾維茲是否交流過,影片中的赫爾維茲簡直成了阿倫特的代言人,令人甚至想,是不是他的這些想法都灌入到了他的紀錄片中,從而也被阿倫特吸收了。
阿倫特離開德國,卻從未放棄德語,「如果我確曾有意識地為歐洲文明做了什麼事情的話,那必然只不過是自逃離德國時就作出一個決定,即決心決不用任何提供給我或強加給我的另外一種語言交換我的母語。……母語總是唯一可靠的準繩用來衡量人們後天習得的其他語言……」前幾天重看「Woman in Gold-2015」,逃離奧地利的Maria Altmann回到故土,卻是選擇堅持用英語,因為戰爭帶給她的傷害未曾獲得回償。她說「Restitution-the return of someth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At the very least, we should be reunited with what is rightfully ours.」林太乙說,故土當然是回不去的,時移境遷,更何況經歷的是人類歷史上最殘最惡的洗劫?
假如再一次回想「The Reader-2008」,Hanna Schmitz便是阿倫特「平庸之惡」的普通人,喪失了與自我對話的能力,喪失了思考的能力,喪失了記憶。當她反問法官,她是確實想不通,而這一句,問的是所有倖存者,甚至包括戰後出生的所有人。「對話dialegesthai,思考是dianoeisthai,思考就是自己跟自己無聲對話,最後終於想明白一個事情 to think a matter through」,總有一天,當終於想清楚明白,自己終於和自己達成一致,然而,對於曾經這樣的自己,自己和自己真的還能共處下去嗎?所以漢娜選擇了自殺。
遭受不義比行不義要好,相比於我作為一個人與自我相矛盾,我與整個世界相矛盾要更好。
我大概一輩子也沒有辦法想通,即使終於想透了,也許也做不到。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