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殺戮時刻 --A Time To Kill

杀戮时刻/铁案风云/杀戮时刻

7.5 / 182,543人    149分鐘

導演: 喬伊舒馬克
編劇: 約翰葛李森 艾基瓦高茲曼
演員: 馬修麥康納 珊卓布拉克 山繆傑克森 凱文史貝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花花碌碌

2015-08-13 04:03:33

Murder Is Murder


       卡爾·李·赫利美國南部密西西比州的一個黑人工人,他十歲的女兒被兩個白人種族主義者搶劫和蹂躪了。但是他不相信法律會為黑人主持公正,找到那兩個兇手後便把他們槍殺了,然後投案自首。雄心勃勃的年輕稅務律師傑克·布雷根斯被指派為赫利辯護。但是卡爾和傑克之間也無法取得共識,而且不出卡爾所料,法官的確偏向控方。
  在傑克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法律系女大學生愛倫·羅克堅絕地站在傑克一邊,幫助赫利,他們認為真正的罪犯不是赫利,而是那兩個白人,決定做無罪辯護。
  當傑克為赫利辯護的時候,他自己的生活、他的家庭和同事都陷入了危險之中。傑克不斷收到死亡威脅,氣焰囂張的三K黨甚至在傑克的門前焚燒十字架,並威脅要炸毀他的住宅。雖然有資深律師路森·維爾板克的幫助,傑克還是對自己能否面對無情的檢控官而產生懷疑。
  讓人始料不及的是一場更大的種族騷動正在南部這個小鎮上醞釀,傑克和卡爾·李消除了隔閡,團結起來,為爭取公正而共同奮鬥,在經過了一系列艱苦卓絕的艱難險阻之後,卡爾·李·赫利贏得了官司的勝利,法官宣判無罪釋放。
     影片給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無疑就是小人物/弱勢力通過自己的努力戰勝了具有先天優勢的一方,如果作為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故事,結局無疑是出乎意料的,可是作為一部故事片,又未免太俗套了一點,雖然是符合所有人期待的「大團圓」結局。
     當面對抉擇時,主人公毫無疑問的選擇了堅持,同時也選擇了危險,即使付出生命的代價,也要將正義堅持到底 。然而令人深思的是,正義與否是由誰判定的呢?赫利持槍殺人難道是正義的嗎?在這裡面,法律的效用究竟在哪裡?跳出影片的思維,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不是像傑克一樣執著睿智的律師為赫利辯護,而是一個普通的平凡無奇的小律師,結局是否會與影片當中的截然相反? 「我們究竟拿什麼來追尋真相?我們的腦,還是心?」當看到傑克為了勝訴提出赫利在開槍時精神錯亂並且赫利在法庭上也這樣承認時才明白,原來並不是將真相講出來就有用的,堅信自己是正義的一方有時候也要用一些令人瞠目的手段才能取得勝利。法律在此時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好像隻是一紙空文,他永遠不知道人們背著他想了多少奇怪又荒唐的點子來證明白己適用於法,能夠討得法律的歡心。「人們的眼光掌握著法律。」法律是死物,是由人制定出來的,終究要由人依據大眾所認可的條例即法律來判定,那麼正義是否只是掌握在具有能力的辯護律師和十幾個陪審團人員的手中?再怎麼客觀公正的陪審也帶有自己的偏見,人們往往會被自己的偏見所損耗。偏見由所處的時代,個人的成長經歷和所接受的教育等等很多因素而成,只要生活在社會世俗中,偏見是不可避免的人類的一大缺陷。影片中傑克的最後陳詞道出了其中的真諦:「司法不會真正的公正無私,司法只會反映我們眼底的偏見。」
「所以在那一天到來之前,我們都有責任,要尋求真相。」是什麼真相呢?傑克最終以這一番感情豐富的發言使得很多人流下了悲憫的淚水,包括陪審團和法官,同時也贏得了官司的勝利。原來十天的唇槍舌戰抵不過十分鐘的動之以情。所謂真相,到底是以理性衡量,還是以感性裁奪,抑或是兩者兼而有之?我們無法得知,即使生活中多數是循規蹈矩的按章程辦事,總有一些驚喜出現在歷史長河中,我們無法預測,也無法定義。只能安慰自己,隨著法律體系的日臻完善,有那麼一天,真相被還原於本質,正義以其最原始的面貌顯現,那時,或許能讓所有人都對結果心悅誠服,成為無論怎樣都毫無懸念的糾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