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藝術家--The Artist

艺术家/大艺术家(台)/星光梦里人(港)

7.9 / 248,858人    100分鐘

導演: 米歇爾哈札納維西斯
編劇: 米歇爾哈札納維西斯
演員: 尚杜賈丹 貝芮妮絲貝喬 約翰古德曼 麥爾坎麥道威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鴻歌

2015-07-17 21:17:52

此時無聲勝有聲---記一部21世紀的默片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那個時候應當是我特別愛鑽電影院的時候,以致於現在回想起來,這部電影仍是目前為止在電影院看過次數最多的一部。朋友對我當時的行為嗤之以鼻,覺得如此無聊的電影我居然可以一個星期之內去看了四次。所以,我並沒有告訴她,當影片拿了奧斯卡重返影院後,我又去看了第五次。

我和朋友都是那種喜歡看輕鬆影片的人,文藝片倫理片宗教片我更喜歡躺在家裡看,安安靜靜自己一個人,想很多,停停看看。所以在影院一般都是看動作和動畫。一個字的目標:爽。

然而這一部是個例外。

其實我並不否認朋友說的爛俗。因為如果我把這部電影用「女粉絲戀慕男神,誤打誤撞成為大明星後拯救落魄男神,最終抱得帥哥歸」這樣一句話概括出來的時候,我自己都會相信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三流娛樂圈文。故事其實很圓滿而且不乏逗樂的段子,梗概也真的如此簡單。愛情事業皆大歡喜,醜小鴨變成白天鵝還拯救了曾經高高在上的男神。這樣的結局換做誰都會開心一笑,一部滿足平凡忙碌生活中遐想與憧憬的電影,無論它的故事多麼的老套與荒誕觀眾都永遠願意買帳,就像炎熱的夏天,冰棍永遠不過時一樣。

但我想我從來沒有把它看做一部愛情&喜劇片。就像如果有人對我說魂斷藍橋是愛情經典時,我一定會說:我以為那是一部反戰片。

所以,這部電影不叫一顆美人痣引發的愛情,而叫藝術家。所以魂斷藍橋終究只是魂斷。同樣我也從來不認為它是一部喜劇,因為每一次看過,我都是掛著眼淚出影廳的,而我後邊的大叔哭的比我還要凶。

雖然影片的海報格局看上去特別像我摯愛的亂世佳人,極富張力的表現著男女之間的情感與抗衡。但是我依然認為,這只是男主人公一個人的故事。而他的故事,曾經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或大或小,或已經過去或正在經歷。他在這個默然無聲的故事中時而如風時而蹣跚的走過的每一步,就像是螢幕下面每個觀眾心靈的分身,帶著過往帶著記憶帶著希冀,隨著他趟過一遍人生。
走過希望,走過平穩,體味過幸福的麻木,也領略過不經意的芬芳。遭遇著不可抗拒的時代,衝擊著最後一點點的希望。從最輝煌的巔峰,走向最絕望的深淵,在無法回頭和麵對的歲月裡,或消亡,或重生。
100分鐘過去,像是經歷了一場入定狀態下的旅程。在喜劇而喧鬧的場面中開始,隨著男主人公的槍響結束,最後,在男女主真真實實傳來的笑聲中甦醒,歸位。

於是這一刻,無論是依舊沉浸在裡面的眼淚,還是被主人公感染了的笑聲,至少,都應該慶幸這只是一部電影,它有一個俗套而完美的結局,讓我們可以在旅程的最後得到回歸的救贖。
畢竟,不是每一顆開向過去的子彈都能戲劇化的被女主留住。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有男主人公那樣的幸運,重新來過。

整部影片中,沒有聲音的表情與動作,就像是男主人公拼盡全力想要證明和守護的過去。愈是憤然愈是投入,卻愈是在一片寂靜中被赤裸裸的遺棄。彷彿一種打不破的格局。
黑白的色調下,在無聲到有聲這樣的時代變革中,男主人公一張張雪片般簽出的支票,一次次賭博似的投入與演出,卻像是飛蛾撲火。當變革來臨時,就彷彿是從黎明前的純黑一瞬間跳到滿是光明的世界,快速的不給任何人一點餘地。那些曾經在黑暗裡驕傲著的火焰與希望,帶給人快樂和溫暖的火種,在耀眼的日光下被遺棄的如此慘烈,卻無聲無息。
Jean du Jardin精湛的演技盡情的在螢幕里釋放著,靈魂在嘶吼,心臟瘋狂的躁動,那看似就要破繭而出的掙扎與不甘,絕望與憤怒,碰撞著,湧動著。然而,卻只能被壓抑在神情的淡然之下。被殘忍而無聲的撫平在現實中。

誠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勇氣去徹底的毀滅過去,更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勇氣舍掉自己的輝煌。於是,有多少人就把一口氣堵在這份不甘上,輸的一敗塗地。
有人說,天才和瘋子只是一步之遙;善與惡也不過一念之間。而事實上,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在故事的最開始做出任何的定義。堅持是一種精神,可倘若這精神偏差了那麼一點點角度,就變成了足以毀滅自我的固執。
每一個或稱讚或敬佩的人,每一個或惋惜或鄙夷的句子。都只出現在塵埃落定的那一刻。不到那一刻沒有天才也沒有瘋子。可是,卻沒有誰有那個勇氣賭到最後。所以,在現實的世界中,絕大多數的人,都選擇了妥協與放棄。因為,無論是天才還是瘋子,都沒有誰可以輕易承擔起一場做給自己的獻祭,極致的成敗下,無論是成是敗,都是一場毀滅。

影片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男主人公站在衣帽店櫥窗外的那一段鏡頭。反著光的櫥窗玻璃,在鏡頭的藝術下折射著主人公的曾經與當下,強烈而滑稽的捉弄著他最後脆弱的心理,用最直接的方式把他按到現實面前。主人公身邊一張張虛無的開合著的嘴,鄙夷的,好奇的,勸說的,或者乾脆不知道在做什麼的,都彷彿成了命運嘲弄的笑聲。那短短的一段駐足,彷彿就是一生,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在那一刻徹底的反轉,僅存的堅持被徹底的摧垮。而往往極端固執的瘋狂與瞬間的崩潰徹底的放縱也不過只有一線之隔。
影片的節奏在這裡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高潮。主人公內心徹底的激化,在這無聲的環境中,成為最尖刺入耳的鳴響。把觀影者的情緒也推向了一個極致。
如果影片在這裡戛然而止,那麼這將是一個殘次品。如果主人公的精神走向了徹底的毀滅這就是一部壓抑的文藝片,如果主人公原地滿血復活這就是一部英雄主義片,如果有忽然的外星人降臨替主人公完成故事這就是科幻片。如果有一個女子感念曾經報恩而來完滿了男主的結局,那麼這就是一出田螺姑娘式的愛情喜劇。
於是,在文章開篇提過的爛俗橋段就快快樂樂的出現了,女主偷偷買下了男主曾經變賣的所有收藏,女主一直默默的守候男主等待他的恢復,女主用自己的地位要挾製片人和導演如果不同意男主和自己一起出節目就罷工等等等等。終於,忙忙碌碌,皆大歡喜。導演很聰明的在故事的外衣上繡滿了一切可供觀眾瞬間緩解的治癒(做夢)元素。

這是一個關於救贖的故事。一個曾經擁有太多自信與力量的人,留下了一點希望和充滿鬥志的火種,救了日後一無所有的自己。朋友說,女主人公的存在簡直就是為了配合男主命運節奏而全套定製的。我想,她說的沒錯,因為無論是故事中的主人公,還是現實中的觀眾,其實最後真正救贖他們的都是那個或許曾經或許未來的自己。

而戲劇化的幸運從來都是一個好的結尾。就像觀眾普遍都喜歡大團圓一樣,哪怕這中間有多少的邏輯漏洞,對於開心的觀眾而言都是無所謂的。同樣,從開始到結束這其中的萬般苦與痛,掙與扎,都將在結局的歡天喜地中被徹底的忘卻。

這,是好事。

===================================================

此外,很想談談關於這部影片的表現方式。

影片中男主人公在無聲的狀態下,利用表情表演,肢體動作將他的內心展現的淋漓盡致,觀眾跟隨著他,清晰的感受著他內心深處每一個脈絡的律動。然而倘若這一切,激動的,狂喜的,快樂的,悲傷的,絕望的,一切跳動著的情緒變成聲音從螢幕中溢出,那麼這一切的敘述就成了一個最普通的故事。
這部影片,恰恰是用無聲的效果,讓那些原本外化的演繹轉變成了一種內心情緒的傳遞。可以說,默片的形式,從一開始就為觀眾營造了一個足夠的外界大環境,在演員與觀眾之間搭了一座橋,用默然的方式傳遞著主人公的心聲,引起觀眾的心底共鳴。不是在看一場表演,不是在看一個故事,而是被帶入,被牽引到與主人公一起,彷彿進入了他的世界。
他有無數的情緒起伏,人生感慨,他不曾說出,而是就這樣掩蓋在螢幕里,赤裸裸卻靜悄悄的向觀眾表達著。你甚至可以感覺到他的聲音在你心中響起,彷彿那從來就是自己的心聲。

這種獨特的,營造受眾環境的方式,想來也是這部影片取得巨大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