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酣歌暢愛--Life of Riley

纵情一曲/酣歌畅爱(台)/爱,饮和唱

6 / 1,064人    108分鐘

導演: 亞倫雷奈
編劇: 亞倫雷奈
演員: 莎嬪艾慈瑪 西波里特吉拉多特 卡洛琳西侯 米歇爾維耶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芷寧

2015-06-29 09:01:34

《縱情一曲》:死亡即是你醒來的瞬間


(芷寧寫於2015年5月5日)
     作為法國著名導演阿倫·雷乃在這個世間的謝幕之作,影片《縱情一曲(Aimer, boire et chanter)》的確有它的獨到之處,彷彿一個內心世界豐盈的老人對生死以及情感的隨性思考,幽默中透著冷靜,詼諧中又飽含哲思,看似輕鬆愜意,骨子卻無言無奈,到最後還有那麼一點酷中帶冷的希冀。
    一直以來,阿倫·雷乃在電影的表現形式上有著不斷的探尋和追求,這部《縱情一曲》的攝影華美,場景設置匠心獨具,有戲劇舞台的舞美效果,卻又不僅僅是戲劇舞台,在整體的表現形式上,每處場景的設置和人物的形象都有著內裡上的有機架構,並通過這些架構,不斷向觀眾傳輸著主創想要表達的哲學思想。
    不錯,雷乃的影片擅長從哲學的高度看問題,在這部影片裡,每個出場或不出場的人物都代表著典型的符號和意義,在觀看的時候,觀眾可以不斷揣摩,自行定義,並樂在其中,如果這中間存在一些過度解讀,似乎也不是什麼過份的事,畢竟任何解讀也替代不了雷乃彼時的創作理念和思路。
    影片的敘事基調和雷乃以往的一些作品一樣,帶著些神秘的色彩和莫測的調子,在這部影片中有幾個角色雖然總出現在劇情和對白中,卻始終都沒有露面,比如引起朋友間摩擦和議論的喬治,再比如朋友們排練業餘話劇時的導演,就連年輕的蒂利也只在最後一場戲中露了一面。這其間飽含著一些深思,如16歲的蒂利最終獨自出現在葬禮上的畫面,彷彿體現著生命的輪換,一種如常的自然規律。
    片中的每個人都在談論喬治的絕症和死亡,彷彿死亡是個明日將至的事,而在整個排練戲劇的過程中,喬治都以對白的形式始終貫穿其中,又彷彿暗示著死亡其實也是一件漫長難耐的事。片尾,雷乃讓青春直面了死亡,年輕人的表情是肅穆的,心情是沉重的。較之蒂利的態度,片中三對年老的夫妻或情人,在死亡和青春這兩個命題交織在一起的時候,是心向青春的,當然,這也是年老者的秉性,他們排演戲劇,在劇中扮演著明顯小於自己實際年紀很多的年輕人,像年輕人一樣戀愛,並且健康著。
    在患病將死的喬治面前,女人們彷彿受到了一種不同尋常的刺激,她們爭相照顧他,彷彿他是個能讓她們回到青春年少時感受的「萬人迷」,她們甚至計劃著和他私奔。相對於喬治的大限將至,男人們則有活著的指望,於是觀眾可以理解為什麼當男人們得知他們的愛人想陪喬治單獨去旅行時,驚訝過,不解過,探討過,生氣過,卻沒有絕對的暴跳如雷,做出決絕的事,這裡微妙的情感和心態的變化,體現著部份的人性。
    路易斯·塞爾努達說:「有些人在生命中匆匆感知體會,他們是即興者;也有些人需要與生命拉開距離,想看得更多更清晰,他們是注視者。」雷乃用戲劇舞美的表現形式純化了故事發生的背板,拉開了觀眾與片中人的距離,卻也讓他自己和觀眾看得更多更清晰,彷彿心態平和的注視者,而喬治的朋友們則像即興者,在這齣夢一般的戲中,匆匆感知體會,並將這種體會積極發散出來。
    如今在導演雷乃逝去一年之後,看這部影片,不少觀眾會發現它的確值得期許。或許在創作喬治之死的時候,雷乃也有部份的代入感,他像一個經歷豐富看過滄桑的人那樣,安靜地說出自己對人生的些許看法,至於受眾作何反應,已不再是重點,而新一代和他作品是否對接,似乎才是他真正關心的事。
    伊恩·麥克尤恩說過:「如果生命是場夢,那死亡即是你醒來的瞬間。」從這個意義上說,喬治沒死,雷乃也沒死,他們從那個瞬間醒來,去了別的地方。
(雜誌約稿)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