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復仇人獵人--Killing Season

致命对决/复仇人猎人(台)/杀戮季节

5.4 / 32,370人    91分鐘

導演: 馬克史帝芬強森
編劇: 伊凡道格提
演員: 勞勃狄尼洛 約翰屈伏塔 麥洛文提米吉拉 Elizabeth Oli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邑人

2015-06-25 07:06:32

致命對決:18年仇恨一揮間


有個義大利老頭找本地神父懺悔,他歲數大了,想求得上帝寬恕。
於是,對神父說:神父,戰爭期間有個美女受到納粹追殺,到我家裡避難,於是我把它藏在閣樓里。
神父說:這是善事啊,不需要懺悔。
老頭說:可不僅如此,她為了報答我,還把身子給了我。
神父說:這個嘛......你們都是身處險境,在戰爭中,人人都有罪過,你被寬恕了。
老頭說:謝謝你,神父!我心裡的大石頭終於落地了。但我還有個問題…...
神父:什麼問題,孩子?
老頭:我要不要告訴她戰爭已經結束了?

戰爭。一隊士兵接到任務,去解救被關在集中營裡的難民。當越來越靠近難民營的時候,他們聞到了一股類似於舊衣服堆積在一起的味道。他們打開一列廢舊的火車車廂的時候,一下震驚了,那些味道不是舊衣服,而是堆積在一起的屍體。先是看到手與腳,然後是頭顱,上面是僅剩下一張乾枯的皮膚的臉,眼睛大大地睜開著,像是在述說著什麼,也像是在控訴著什麼。震驚之下,士兵們心中充滿了憤怒。而他們要接近難民營的時候,突然遭遇到一支來自敵方陣營的士兵的襲擊,這是他們最後的反擊,不過迅速就被維和士兵們壓制了下去。心懷憤怒的士兵,決定就地槍決這些屠夫們。但是,當這些被俘的士兵跪在地上,一一接受被處決的命運時,心懷憤怒的士兵,卻突然意識到自己其實也在屠殺。這些已經喪失抵抗的人,他們的命運為何可以由眼下的這些士兵來決定?他們不是上帝,他們本來是來救人的,但現在他們成了新的屠殺者。這就是戰爭,人人都是有罪的。

還是戰爭。你參與了其中,可能參加過屠殺,也可能沒有,但你畢竟參與了其中。當你與你的戰友們為了自己的使命在戰鬥,卻突然因為戰鬥力的不足而戰敗,進而被俘。然後,你就與戰友們排成一排,等待著被殺死。在整個戰爭中,你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員,接受指示去做事,現在卻眼看著戰友未經審判,不給辯解,一個一個橫死在你的面前。而你,成為了唯一的倖存者,儘管在病床上躺了三年,才從半癱瘓狀態中恢復過來。死去的戰友整天在眼前晃動,自己被敵人隨意裁決,這些仇恨揮之不去。復仇,就成為了你繼續活下去的最大的理由。

童年,他去打獵,與父親在一起。當他看到一頭鹿的時候,捕獵的慾望與興奮使他舉槍,然後射擊。但不幸的是,他的槍法還不夠精準,射中了鹿,卻沒能一槍斃命,而只是射穿了它的肺。鹿已經中槍,即便不能立即死去,也必將會死於不久之後。但求生的本能還在支撐著它,督使著它拼命掙扎,並努力逃亡,逼迫著獵人進行追蹤。鹿跑的越來越慢,小獵人則越追越快,最後,兩者相遇。當他遠遠地向它射擊的時候,心中懷著的是興奮與刺激,但現在他與它面對面,並眼看著它生命垂危,而求生的慾望依然在它的眼睛中燃燒,它看著他,是如此的無辜,如此的可憐。最後的那一刀,要不要立即切在它的喉管上?父親說,孩子,快下手吧,不要把它當成一具生命,而僅僅是一坨血與肉的集合體。但他知道,他結果就是一具生命,原本它與你沒有任何關係,它的存在也不會對你有任何的妨礙,現在,他卻要結果它的命運,他是誰?他憑什麼?

好吧。上面的四個故事,都是《致命對決》裡的。1、2、4屬於羅伯特·德·尼羅,3屬於約翰·特拉沃爾塔。1992年,在塞蒙戰爭期間,羅伯特·德·尼羅隸屬於維和部隊,約翰·特拉沃爾塔隸屬於塞爾維亞。德尼羅看到了被屠殺的死難者,然後憤怒地將槍口對準了特拉沃爾塔所屬的這一個小隊,戰爭將他們變成了直接的對手。德尼羅在開槍的那一瞬間,想起來了小時候殺死那頭鹿的場景。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槍面對的,不簡單是一具血與肉的集合體,還是一具充滿生命的個體,而自己原本就沒有殺死他的權力。於是,他的槍口偏了一點。而正是這一點,讓特拉沃爾塔成為了這隊被殺死的塞爾維亞士兵中唯一的倖存者。作為唯一的一個,他開始了尋仇之路,這一找,就是18年。

18年間,德尼羅從部隊中退役,並對未受審判就被殺死的士兵感到難過,感覺自己成為了罪人。因為自責,也為了贖罪,他開始遠離世間,獨自躲在叢林之中,獨自生存。就像故事1中的那位老人,儘管他得到了神父的原諒,但戰爭卻依然存在自己心中,心結並沒有得到解開。但也因為他的獨居,增加了塔拉沃爾塔尋找的難度。現在,他終於找到了他,仇恨到了可以解決的時候。

好吧,以上講得都是故事的背景,《致命對決》中主要聚焦的,就是18年後兩個終於碰面的人,他們之間要上演什麼樣的對決?中國的翻譯說這種對決是致命的,英文原版中說這種相遇是充滿殺戮的。其實,兩者都沒有概括齊全,它們都是狗血的標題黨。而實際上,這是一個充滿宗教般的,有關追責與贖罪,以及紓解與得救的故事。最終,兩個人在一個破舊的教堂里,經過對話,在生死的邊緣,終於達成了和解。

仇恨積壓了18年,今日的相遇,特拉沃爾塔在明處,德·尼羅在暗處。兩個棋逢對手的人,剛一接觸,在沒有揭開仇恨蓋子的時候,他們儼然是多年未遇的好朋友。這源於特拉沃爾塔並不想立即殺死德·尼羅,就像貓追到了老鼠並不急於殺死它一樣,而是打算先擺弄一番,等玩夠了才補上最後的一刀。其實這種玩,不是玩弄,而是想要追問一個理由,逼對方一個懺悔與道歉。不過羅伯特·德·尼羅也不是好惹的,那肯輕易就範。於是,兩個人在叢林中上演了一番雙雄對決的好戲。

18年的仇恨,如果重演一遍,再次上演一番殺與被殺的戰爭遊戲,那麼這個故事將會演變成一個低俗的血腥的B級片。而羅伯特·德·尼羅與約翰·特拉沃爾塔可是兩位大咖,遠沒有那麼的低級趣味。而他們共同的追求,合在一起,所叩問的,正是有關戰爭的反思,有關命運的終極話題。這也使得《致命對決》成為了一部具有宗教意義的,具有深刻內涵的電影。但幸與不幸總是一體的兩面,因為有了這樣的主題,而少了B級趣味,也使得意料之中的致命對決不再具有致命,而是庸常的打鬥沖塞了電影大部份框架,這打鬥也變成了花拳繡腿。從欣賞上,精彩程度大打折扣。

畢竟,羅伯特·德·尼羅與約翰·特拉沃爾塔都老了,想打都打不動了,儘管片中還有著不少鏡頭的鮮血四濺,也有致命的創口,但畢竟少了拳拳到肉。要目前的動作片,乃至於動漫改編的電影,都回歸到了拳拳到肉搏命擊殺的路數,連詹姆斯·龐德都開始從頭打到尾,大量減少了系列之前誇張的科幻化的武器對射。《致命對決》的出現就顯得生不逢時,而且兩人的演技在片中也沒得得到發揮,臉譜過於扁平化。於是,這片就有些不尷不尬,左右不靠。深度上因為太過於靠近宗教,顯得有些偷懶,沒有把生命的終極意義追問出來,沒有把對戰爭的反思推向極致,演員的演技又沒有充分發揮,動作也不過癮,故事還不太好玩,過濾一下,剩下的也就沒有什麼了。可惜了羅伯特·德·尼羅與約翰·特拉沃爾塔的陣容。

其實,作為戰爭遺恨的雙人對決,連姆·尼森與皮爾斯·布魯斯南合演的《追兇雙雄》(王牌對決)顯然就更好看一點,對於戰爭仇恨的紓解也更人信服。要推薦的話,我更推薦這一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