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布偶歷險記:全面追緝--Muppets Most Wanted

布偶大电影之最高通缉/布偶大电影/布偶历险记全面追缉

6.4 / 27,869人    107分鐘 | 119分鐘 ("Unnecessarily Extended" Edition)

導演: 詹姆斯波賓
編劇: 詹姆斯波賓 尼可拉斯史托勒
演員: 瑞吉葛文 泰布瑞爾 蒂娜費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ydenyLau

2015-06-02 00:55:13

布偶大電影2:美帝賀歲片の二而衰三而竭


勿論中外,能讓許多明星湊個拼盤,總是一件喜聞樂見的事情。此舉一方面彰顯製作方的人脈之廣博或作品之誘人,大小星星們往往也不在乎能拿多少報酬,而另一方面,也常常能讓票房落個盆滿缽滿。之於我國,這種電影往往就是春節檔的賀歲片了(當然,還有《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這種伏地魔式雷區)。前日在電視上又見技安先生劉鎮偉的《越光寶盒》,恨不得在每個露過臉的四線以上的演員臉上都貼上名字,聯想起先生近幾年的不著邊際和早先時候的熟稔於胸,唏噓之餘也不免慨嘆,為何先生的創作高峰如此短暫。
而諸如《越來越好之村晚》之流,更是連提都不要提的為好。
而在西方電影中,這種組團打包式的出演大致有著兩種不同的分類。一種是以導演為核心的磁鐵式,有著明顯的朋友圈的傾向。伍迪艾倫、韋斯安德森、史蒂芬索德伯格、理察柯蒂斯乃至賈德阿帕圖都是典型的磁核,這種情況下,由於導演對自身作品有著相當的認識和掌控力,使得明星們得以各歸其位各司其職,氣場之間的衝突降至最低,從而作品就如同磁場上的齒輪嚙合一樣,流暢得賞心悅目。反之,像瘋婆子毀滅世界的《超驗駭客》,在浪費觀眾時間的同時,更浪費了演員的才能。
而另一種,也算是賀歲片了。私以為,中外賀歲檔的定義也大致是通行的,即從聖誕接跨年甚至延伸到情人節和3月初。而賀歲片的閤家歡標籤,始終是此類電影吸金的不二法門。此類電影從形式上,有真人有動畫有真人結合動畫;從感情上,有愛情有親情有愛情加上親情;從類型上,有喜劇有正劇有喜劇摻和正劇。但有一點是共通的,就是片尾滾動演職名單的時候總是有一整屏的名字能讓你馬上想起來那張臉長得什麼模樣。比如蓋瑞馬歇爾照著《真愛至上》模式翻拍的《情人節》、《新年前夜》,比如莫名其妙想撞牆的《電影43》,比如配音陣容比真人電影還要亮瞎眼的各式動畫。
動畫真正展現出自身的強大活力和吸金力,恐怕還是要追溯到夢工廠於本世紀初推出《怪物史萊克》系列了。票房上的成功自然不必提,一口氣拍了3部續集和一部外傳,也算是一項很了不得的成就了。而其開創的主角+配角的全角色明星配音陣容模式,更是被後來者屢次模仿。在近年來的熱門動畫之中,主角不是明星配音的,怕是只有同樣拍了3部續集的《冰河世紀》了吧(當然,好漢3.0從第二集開始就多了一個平衡性別的御姐奎恩拉提法)。
但動畫電影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對劇本和故事有著極高的依賴程度。這是由於其製作模式和真人電影的差異所造成的,所有的形象、動作、場景、對白幾乎都要依靠預先的設定來指引方向。幾乎沒有劇本的情況下,賣拷貝能拍出一部《變形金剛2》,而要是做動畫,怕是只能做個山寨版的《功夫熊貓》了。由於這種高依賴度,使得動畫領域的續集質量大跳水這一狀況十分常見。因為在原創作品中,製作方只要不是玩票,就會面臨相當大的票房壓力,尤其是現在動畫的成本投入日益劇增,一旦flop就很有可能血本無歸。從前期開始,就會投入相當大的精力來打磨人物形象和故事脈絡,而最終的成片也往往會在無慮續集的情況下,具有相當高的完整度。
從而,一條清晰的動畫品質拋物線就這樣出現了。刨去那些本身因為各種原因flop的動畫(如《守護者的崛起》、《超級大壞蛋》、《森林戰士》),和那些正在避免陷入撲街拋物線的製作中續集(如《功夫熊貓3》、《瘋狂原始人2》),剩下的續集動畫,實際上有著相當高的相似程度。
自我懷疑和實現:《藍精靈2》、《馬達加斯加3》、《功夫熊貓2》、《冰河世紀2》;身份和角色認知:《怪物史萊克2》、《汽車總動員2》、《馬達加斯加2》、《功夫熊貓3》、《里約大冒險2》、《玩具總動員2》《加菲貓2》;大而無當的世界拓展:《加菲貓2》、《馴龍高手2》、《里約大冒險2》、《怪物史萊克3》;自覺趣的成長故事:《里約大冒險2》、《馴龍高手2》、《冰河世紀4》……
而《布偶大電影2》,幾乎把以上幾點都佔全了。
由於小時候接受過多年的樂器訓練,我對音樂,尤其是歌舞片有著格外的喜好和寬容。雖然現在此類電影的產量不高(在靚湯的《搖滾年代》flop之後更是難以翻身),但當年的《髮膠》、《媽媽咪呀》還有《悲慘世界》,都讓我倍感愉悅。而前些年的一部《布偶大電影》,更是在這個基礎上,平添了幾分懷舊情懷。
《布偶大電影》是由「著名音樂愛好者」傑森席格爾親力親為參與製作並主演的,而尚未變身超人女友的艾米亞當斯繼《魔法奇緣》之後再展歌喉,多樣化的表演和紮實且並不復雜的故事,都是本片的驚喜所在。歌舞表演也是緊緊圍繞主題而展開的,甚至入選並斬獲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
而這些驚喜和亮點,都隨著傑森席格爾的退出,一併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雖然在開場小段里自我吐槽過了續集電影不好拍,但是《布偶大電影2》不僅僅是不好看,而且幾乎是又一次將布偶的形象打回原形並且埋進坑裡了。早在《加菲貓2》就已經被玩爛了的陳舊身份互換梗又玩了一遍,片名副標題最高通緝Most Wanted就是《馬達加斯加3》去掉一個歐洲Europe,惡搞和戲仿也沒了影子,第一部的布偶主角在續集裡比路人甲還沒有存在感,真人角色就剩下瑞奇熱維斯、蒂娜菲和泰布利爾出有因去有果,其他的明星客串要嘛是莫名其妙要嘛是大跌眼鏡,讓人疑惑意義何在。
而這意義何在的明星出演,幾乎成了這部電影的唯一看點的時候,《布偶大電影》已經死了。影片開場的展開,雖然是為了續作才將前作完全推翻,但這已經是為前作的棺材板釘上了最後的幾顆釘子。
為了斂財而不顧質量,濫用品牌效應的作死行為,實在是讓人痛心疾首。
如何避免創新力的下降,這是一個大問題。而在動畫領域,地球另一側的動漫王國日本是否可以提供借鑑呢?好的動畫作品不僅僅要依賴專業的動畫人,同時也要有足以支撐產業和品牌的良好素材,比如各式各樣的輕小說。同時,雖然目標人群的不同使得動畫電影在創作上不如日式動畫靈活,必須考慮到青少年群體這一重要因素,我國更是走向了只看青少年群體的另一個極端,也要在技術層面和故事層面考慮到不同人群的觀影需求,有的人看到《冰雪奇緣》只看到lesbian,有的人只看到姊妹情深,有的人只看到帥男不靠譜,從而改變了擇偶觀也說不定。隨著動畫電影在技術上越走越遠,甚至和特效製作搭上了界,觀眾老爺們對於好故事的需求始終是排在第一位的。
 
《布偶大電影2》的屍骨未寒,下一個又是誰呢?
http://i.mtime.com/cydenylau/blog/7795067/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