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魔幻月光--Magic in the Moonlight

魔力月光/情迷月色下(港)/魔幻月光(台)

6.5 / 70,919人    97分鐘

導演: 伍迪艾倫
編劇: 伍迪艾倫
演員: 艾瑪史東 柯林佛斯 漢米許林克萊特 瑪西亞蓋哈登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玄兒

2015-05-12 17:17:02

乏味的生活中唯有愛——電影《魔力月光》回顧


乏味的生活中唯有愛

you do something to me,
something that simply mystifies me.
tell me, why should it be,
you have the power to hypnotize me?
let me live beneath your spell,
do do that voodoo that you do so well,
for you do something to me,
that nobody else could do.

電影開篇這首《You Do Something to Me》,奠定了整部電影的上個世紀20年代:舒緩,悠揚的基調,同時也暗示了整部電影的主題:愛對一個人的魔力。影片中,這首曲調多次在兩位男女主角獨處的時候響起,雨夜的瞭望台,男主角的求婚,每一次男主角斯坦利感覺到自己被女主角蘇菲莫名吸引的時候,這首歌就像他的內心獨白一樣在空氣中流淌。

在斯坦利的心中,生活註定是個悲劇。
電影從他與友人的第一段對話中,就開始藉由他的口,向觀眾灌輸悲觀的厭世觀念。

無論是引經據典:
 
「Life is nasty,brutish and short.」
生活是骯髒的,殘忍且短暫。——托馬斯.霍布斯《利維坦》

「Life is no longer weary,stale,flat and unprofitable.」
生活無非是令人厭煩的,腐朽的,乏味且無益的。——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還是諷刺的言語:
 
「難道科學家不是最好騙的嗎?」

「那個看不見的世界一定是個開餐廳的好地方,鬼也得找地方吃飯啊。」

「我想尼采先生已經足夠有說服力的揭露了上帝那一套言論了。」

「人們從來不去思考,生命看起來是多麼不公平,
一個人出生,度過沒有犯任何罪行的一生,卻最終都要被判死刑。」

接著,電影借用男配角:一個精神分析師的口,側面客觀的描述了男主角斯坦利,其人格形成的背景原因和他的心態構成:一個典型的神經過敏性變態人格,對死亡著迷,沒有信仰,覺得生活沒有意義,一個有抑鬱症的藝術家,一個趨向於逃脫現實的人,一個非常不開心的人。

他不相信任何神明的旨意,不接受任何人為的欺騙,所以他讓自己成為那個迷惑別人的人,一個用技法為觀眾製造幻象的魔術師。這樣的斯坦利,被唯一的「好友」誘惑來到法國南部,這個陽光爛漫的地方,只為了揭穿一個來自美國鄉下的「靈媒」女孩:蘇菲。然而,正如他所說,當他越接近蘇菲,他越是被震驚。而當他發現,自己怎麼都無法揭穿蘇菲的通靈術時,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此時影片中響起的是《II. Molto Vivace》,強烈的思想鬥爭,自我的懷疑,難以置信,他如果再不能從真相和騙局中得出答案,他簡直無法再一如既往的活下去。

然而,斯坦利承認,每個人都需要找到那個擁抱生活的理由,而蘇菲就是他的理由。
當他意識到這一點,並向他人形容自己對蘇菲的感覺時,他分別用到了:靈魂,火花和魔力。一個極度理智,崇拜達爾文,信仰科學的人,說出了自己都無法解釋的言語。一見鍾情是一種魔力,這樣的魔力讓人產生愛,這樣的魔力不是魔術,它沒有技巧,無法作弊,就那樣在你的眼前發生了,沒有人可以抵制它,忽略它,或者揭穿它。

對於每個人來說,生活同樣需要理由,甚至是謊言。
我們的生命與生活就像被設計好的迷宮一樣,看似隨機,又像被某種命運牽引,看似自己主宰,卻逃不過洪流的牽引,雖然沒有統一的答案,但是各方人們對此都有自己的觀點。對於生命的意義,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著自己的答案,這是個必然,因為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藉口,找一個活下去的理由,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

影片中最可愛的是布萊斯,他彈著琴,唱著小夜曲,追求著這個充滿神秘的姑娘。因為他相信,蘇菲比他更了解他自己,他渴望被人理解,無法自拔地愛上了蘇菲。

影片中最快樂的是布萊斯的媽媽,這個銀髮的婦人相信,這個世界遠不止我們看到的。因為她質疑,如果這一切最終都會消失,那上帝為什麼要創造他們呢。所以她相信蘇菲的通靈,相信自己丈夫的靈魂暗示的一切。她是個天真無辜的孩子,等著上天掉下來的糖果,又有什麼人忍心揭穿這一切,告訴她,她的丈夫不一定視她為一生的唯一呢?即便她自己詢問的時候,都是那麼的沒有底氣,自己明明知道自己不是丈夫的唯一,她需要的只是一聲安慰,而她樂於相信這樣的美好。

對於此,蘇菲同樣引用尼采的話來印證:
「We need our illusions to live.」
我們需要幻覺生活下去。
。。。。。。
「But we must ,if we are to get through life.」
我們必須欺騙自己,如果我們要度過一生的話。

廣闊的星空可以是巨大恐怖的漩渦,也可以是浪漫的幕布,掛了閃爍的希望。

小夜曲可以是肉麻的情話,也可以是浪漫的表達。

生活可以是通往死亡的無意旅程,也可以因為充滿未知而美好。

一個人是作為一個悲觀主義者,還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取決於他看待世界的方式,理智與情感各居一方的平衡木上,哪一頭更重?斯坦利關於未婚妻的邏輯,在理智的一頭是「match made in heaven」天作之合,在學識,教養,家世方面都極其合適的奧利維亞,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門當戶對。而情感的一頭是蘇菲純真的大眼睛和燦爛的笑容讓他無法忘懷,他知道蘇菲對他來說,遠不止這些。

每當人們的理智漸漸轉向情感時,他們會試圖說服自己,蘇菲引用了斯坦利慣用的理智名言來對付他,結果讓他無言以對。

「When the heart rules the head, disaster follows.」
當情感超越理智,災難就不遠了。

而斯坦利的姨媽說:「That the world may or may not be without purpose, but it’s not totally without some kind of magic.」這個世界可能是沒有目的的,也可能是有的,但是它絕不是一點魔法都沒有。

所有的答案,就在影片最後的這首歌裡:

《It All Depends On You 》

Lovers depend on moonlight
For a love affair
Babies depend on mothers
For their tender care
Flowers depend on sunshine
And the morning dew
Each thing depends on something
And I depend you

感情的事,就讓情感來做主,理智的分析在這裡是滑稽的,生硬的,更是無效的。斯坦利就這樣愛上了蘇菲,一個不懂戲劇,不懂哲學,嗜食的美國鄉下姑娘,一個生活在顛沛流離下,卻喜歡跳舞,夢想就是參加舞會的姑娘,一個十足樂觀主義者。

I can be happy, I can be sad
I can be good, I can be bad
It all depends on you

I can be lonely out in a crowd
I can be humble, I can be proud
It all depends on you

 I can save money or spend it
 Go right on living or end it
 You're to blame honey, for what I do

 I know that I can be a beggar,
 I can be a king
 I can be almost any old thing
 It all depends on you

在這裡不想過多論述這部作品的結局,無關於導演伍迪的妥協,或者是他的刻薄開始鬆懈,我更願意相信這才是一個生活中真實的老人,一生的感悟和表達,乏味的生活中唯有愛。愛是不科學的,沒有邏輯可尋的,是無法講道理的,是千百年來,人們無法破除的魔法。而電影中,也許伍迪特意借用了這首《It All Depends On You 》的第一句歌詞:「Lovers depend on moonlight.」,為電影命名為《Magic in the Moonlight》,將愛情的萌生,比喻成在朦朧月光下的魔法,我相信沒有比這更恰的比喻了。試問哪個男孩愛上女孩的一瞬間,看清了她到底用了怎樣的魔法?



2015年5月11日 小玄兒撰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