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縱情四海--The Man Who Cried

纵情四海/哭泣的男人/哭泣的恋人

6.2 / 13,347人    100分鐘 | Italy:97分鐘 (Venice Film Festival)

導演: 莎莉波特
編劇: 莎莉波特
演員: 克莉絲汀娜蕾茜 強尼戴普 凱特布蘭琪 約翰特托羅 Oleg Yankovsk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etty2014

2015-05-01 02:24:47

為什麼會縱情四海


      電影名稱叫the man who cried,或許叫尋親記更貼切,因為整部電影裡面,凱撒抱著蘇西哭了半分鐘,但丁對著聖母瑪利亞哭了半分鐘,蘇西爹地對著蘇西眼睛紅了。
      整部戲以蘇西和羅拉的表演為主,大背景有種族、戰爭,關鍵詞有愛、信任、背叛,階層與出身。劇情安排上,父親與女兒之情著墨,濃厚的感情,全都蘊含在父親對女兒唱的那首歌裡,最難得是女兒足夠聰明,即繼承了父親的好嗓子,也足夠早熟,明白世間的遊戲規則,遵循這規則以獲得生存的權利,堅守自己的底線,以尊重自己。
     布蘭切特大姐的表演仍然很得觀眾的喜愛。大氣、通透,把人物在不同情況下的心境完美表現。羅拉與蘇西代表了兩種選擇。羅拉為了更好的物質生活,去攀附、去迎合。在別人拋來橄欖枝的時候,騎驢上坡,不扭捏、不猶豫。但她並不單純追求物質,還要在物質的前提下,要愛情、要快樂、要尊重。對於這樣的人,最可愛之處就是在於,努力忘記過去的陰暗,一切向前看的勇氣。生活畢竟要繼續。蘇西則更加遵循內心的召噢,即使凱撒是個人人低看一等的吉普賽人,她仍然勇敢的追求屬於自己的愛情。但為了生存,還有一個似乎合理的理由——去找她爸,她最終選擇離開凱撒,前往美國。意猶未盡之處是羅拉死的太倉促,電影暗示她困死在了自己的物慾之中。
     回到題目,人,為什麼會縱情四海?猶太人,到俄羅斯,到英國,到法國,到美國。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和國家。家庭隨著一次次地理遷移——不論是戰爭、種族歧視的原因都為了更好的生存或生活,而變得分崩離析。親情與親人不斷在遷徙中散去、沖淡。一個人,最終變成了一個無故土、無親人、無家庭的物理意義上的一個人。即使又重建家庭,這種孤獨或者曾經心碎的感情是無法彌補的。但正如羅拉在戲中的提到的關鍵詞一樣,無論如何,生活要繼續,一切往前看,奮不顧身的投入到新的生活中。這種悲情和苦痛,女人無法承受,男人也會哭泣。即使縱情四海,仍然是生活的手下敗將,奈若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