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酣歌暢愛--Life of Riley

纵情一曲/酣歌畅爱(台)/爱,饮和唱

6 / 1,064人    108分鐘

導演: 亞倫雷奈
編劇: 亞倫雷奈
演員: 莎嬪艾慈瑪 西波里特吉拉多特 卡洛琳西侯 米歇爾維耶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兔耳倒

2015-04-18 08:54:01

我就知道這個電影得打起精神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上大學時候被《去年在馬里昂巴德》虐了。
那時候我還是個小年輕。
但領教了雷乃電影燒腦的厲害了。。。

今天承蒙小夥伴看得起,請我去北京國際電影節看了這個《縱情一曲》。看的時候依然很燒腦,但至少能看得懂了。
看完之後的感覺,跟看完《一步之遙》有點像,那就是要理解那些場面調度,還真是要再仔細看上幾遍才行。

看懂了的:
1.這是雷乃對人生的一個看法,一個總結,作為謝幕之作,我很受感動。真是一位前輩,看過世事留下精彩的前輩。
2.片中兩個從未出現的人物,排戲的導演佩吉(似乎是這個名字),與眾人口中的喬治,是有重大意義的象徵符號。一個是超我,一個是本我。
3.片中出現的人物(三對夫妻),是自我。是自我意識裡的多種類型的人格。
4.片中人物(自我)為了排戲聚在一起,聽從導演(超我)的安排,其實就是自我服從象徵秩序,服從外在的權力,其實他們私人跟導演並無關係。
5.影片都安排的是室外。是自我意識中的人格不斷地互動、妥協、控制、反控制……總之是互相影響的過程。但三對夫妻最後復合的場景都是在室內。人格的完整在意識的更深層次上得以維繫不墜。
6.科林:理性人格。家裡的鐘錶象徵的就是時間,而時間的概念是人類理性的產物,人類依照時間來管理生活。科林在片中頻繁看錶、提起確切時間就是這個意思。但鐘錶老是不准,說明理性並不能一直保持不出錯,或者說,理性其實是靠不住的。每次科林要與妻子卡琳有更多深入交流時,總是被鐘聲打斷。鐘聲是理性在情感面前的失常失控,引發的緊張焦慮的隱喻。他在最後演出中表現得最好——當然了,理性在秩序內是最有作用的嘛。
7.卡琳:用劇中的話就是「年輕人的奔放」。她與喬治(本我)在青春期非常親密。她描述他們的關係時說:喬治會魔法,跟他在一起彷彿時間停止了。這就是人類在青春期的不理性、快樂。她有酗酒的習慣。根據尼采《悲劇的誕生》,還有比酒神更能代表「不理性」的符號了嗎?
8.傑克:人格中的抖S。其妻子塔xx(忘了)是抖M。也可以說,前者是主「控制」的強勢(特別喜歡管人家的事情,指揮庭院裝修,組織給女兒的生日宴會,等等),後者是「被控制」的軟弱(她知道丈夫出軌後也沒多大反應,親眼見證其出軌電話也默默忍受,最大的報復就是潑水到他襯衫上,與喬治演對手戲就愛上對方)。但是他們構成黑格爾辯證法式的主奴關係。最後傑克跪下來求妻子不要走的時候明明頭上還戴著王冠,但他不能失去他的奴隸,導致自己反而成為了奴隸。
9.莫妮卡:她代表「對存在感的需要」。她開始抱怨與喬治分開是因為他不聽她講話,與他無法交流。與農夫在一起是因為「單純地愛我」。但喬治在另一個女人(卡琳or塔xx,忘了)口中明明是一個特別善解人意又溫柔體貼的人。其實莫妮卡就是喜歡別人重視她,喜歡那種被人需要的感覺(農夫對她的依戀、喬治死前需要被照顧)。本來她已經不喜歡喬治了,卻由於另外兩個女人的競爭,變得特別積極主動,還非要和喬治去旅行。這就是「刷存在感」。
10.不同人格之間本來就存在矛盾,而他們又拒絕溝通妥協,構建外在的象徵秩序(排戲)對他們之間的關係也沒有幫助。本我是維繫他們的唯一關鍵了。因此三個女人被喬治吸引。如果不是隱喻的話,怎麼解釋丈夫雖然在意妻子的移情別戀卻沒有憤怒之情?因為喬治(本我)是他們的好朋友(唯一能維繫他們的東西)啊,他們是無法割捨掉的。
11.其實本我也離不開自我。喬治獨居的時候守在自己的小小堡壘裡面,髒亂差得一塌糊塗。所以他積極參與了排戲,參與了生日宴,在與自我的聯繫中才能獲得生命力。
12.喬治註定要死,但他想去特納里夫島那就是死亡衝動了——特納里夫島發生過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空難。
13.本我既有死亡衝動,也有生存本能。他帶上蒂利(生命力與希望所在)就是證明。最後蒂利在他的棺材上放了一張長著天使翅膀的骷髏的照片也有此意。
14.象徵秩序(排戲)是不可見的——拉康的「漂移的能指」……
15.蒂利最後在葬禮才出現,之前都不露面是因為她作為新的自我還未出現在意識層面。她只有體會到割裂(與喬治的分離)才能進入象徵界。不好意思又拉康了。

沒看懂:
1.為啥科林夫婦的庭院裡的燈亮了之後,背景幕布上的不是影子而是燈形狀的白色亮光?
2.鼴鼠作何解釋?(豆瓣上好像已經有解釋了)
3.卡琳與塔xx打起來時背景色變成紅色了,只是在渲染衝突氣氛嗎?
4.莫妮卡偷偷抽菸是什麼意思?
5.農夫代表啥?依戀?(呃我在上面好像有說到但是很不確定)

目前只想起了這麼多。。。眼睛好累腦袋也疼。。。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