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玩命關頭7--Furious 7

速度与激情/狂野时速(港)/玩命关头(台)

7.1 / 415,556人    137分鐘 | 140分鐘 (extended cut)

導演: 溫子仁
編劇: 克里斯摩根 蓋瑞史考特湯普森
演員: 傑森史塔森 馮迪索 巨石強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ZYQ

2015-04-12 22:59:11

前兩小時尿奔,後十分鐘淚奔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該怎麼形容《玩命關頭7》的霸道呢?它像個能吞噬鋼鐵與混凝土的科學怪人,在前兩小時摧毀了你的腎功能系統,導致尿奔;但它又在最後十分鐘柔情萬種,撫慰了你的淚腺,導致淚奔……以致於,你走出影院時渾身是濕噠噠的。是的,在動作場面上,它的量級不亞於《變形金剛》或者《復仇者聯盟》,而在懷念保羅-沃克的煽情節點上,它和所有影迷想到的歷史影像(也就是《玩命關頭》前六集中保羅-沃克的經典鏡頭)神同步率。在整個劇組創作核心完全變更的前提下,《玩命關頭7》進行了一次看似難產卻有驚無險的分娩,是為當今好萊塢工業流水線的標準參照。
劇透這件事,對於《玩命關頭7》來說是完全失去意義,在資本不斷翻滾膨脹的背景下,這套系列一直處在失控的平衡點上,它早就放棄了對劇情和台詞的追求,也不在乎配角的塑造是否能夠提升或開發,本集加入一位長著娃娃臉的新黑人女性角色,也不過是平衡這套系列的男女人口比例罷了——被粉碎的跑車和腦袋反光的范-迪塞爾的特寫鏡頭才是它所要講並且能講清楚的故事。
當年《復仇者聯盟》有三大場動作戲,分別是「樹林不打不相識」、「神盾戰艦遇襲」和「洛杉磯大戰」。《復仇者聯盟7》也有三大場動作戲,整體節奏和《復仇者聯盟》如出一轍:「樹林營救」、「阿聯大廈飛車」以及「洛杉磯混戰」,每一場都是在奇觀體驗上的最大限度開發,因為它的唯一思路就是在場面上超越上一集。所以我們看到了種種驚駭的動作場面,實拍的高空汽車跳傘,保羅-沃克懸崖跳車的險象環生,因剎車失靈迪塞爾不得不開著duangduang的跑車空中連穿三棟大樓,以及洛杉磯在好萊塢電影中的第N次毀滅。任何只要與車沾邊的建築物,都遭到連根拔起的不幸,這些場面集中在一起,簡單的賽車競技片被義無反顧地改裝成科幻大片,完全無法回頭,剎不住車。
可能有些觀眾就質疑了,為什麼這部電影的外掛如此之多,車子撞成廢棄塑料玩具一樣的廢鐵,人卻還能大搖大擺從裡面晃蕩出來。其實,這都是本集導演溫子仁的癖好,身為本世紀另一部現象級「馬拉松電影」《電鋸驚魂》的精神領袖,溫子仁一直推崇禁閉式死亡體驗,《電鋸》的主角、變態狂豎鋸先生之所以會大搞恐怖實驗(比方說,把鑰匙放在無法打翻的硫酸瓶里,你必須放棄一隻手,才能打開通往自由的門),正是因為豎鋸先生曾在一次車禍意外中死裡逃生,在死亡邊緣摩擦又摩擦後發現,原來人類求生的極限還遠遠沒有開發,所以讓溫子仁導演《玩命關頭7》就必須來點嚇唬人的東西,范-迪塞爾與傑森-斯坦森兩人駕駛著時速超過100邁的跑車,來了場完全無法用常人理解能力解釋的正面飛車衝撞,他們毫髮無傷,是因為他們還要在結尾決戰時再撞一次。包括在「樹林營救」的環節中,迪塞爾的跑車被逼上山崖峭壁,這個時候,所有觀眾都好奇他會放什麼大招:他先是原地打轉,整出煙陣,但那不是忍者的障眼逃生術,而是預熱了馬達,接著一頭衝向懸崖,把車摔了個稀巴爛,接著自己再從車裡走出來。把大象放冰箱裡要分幾個步驟?瘋狂就是這麼任性,他完全不想和你商量一下就這麼做了。
在把洛杉磯摧毀之後,《玩命關頭》就走到了人物緬懷的階段,保羅-沃克變成一塊遮羞布,把你對此前兩小時的狂轟濫炸下的躁動一掃而空。你冷靜了下來,傷感起來,屏攝起來,朋友圈轉起來……電影在此刻變成一種媒介資訊,像新聞宣傳稿一樣擴散到所有的平台中,我們已經不是在看電影了,是被電影看,並讓別人看你。
非本人原創,轉載到別人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