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暴瘋語--Insanity

暴疯语/Insanity

5.8 / 351人    96分鐘 (original version)

導演: 李光耀
編劇: 李光耀 呂冠南 爾冬升
演員: 劉青雲 黃曉明 薛凱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鐵任

2015-04-05 23:19:24

每個人都有兩個「我」


  
每次動手寫類似《暴瘋語》這樣的懸疑片,都會為到底要不要劇透糾結一番,評論這樣的電影,若是不劇透,就好像隔靴搔癢碰不到癢處,若是劇透了,對看過片的人來說太殘酷了,至少抹殺了一半觀影的樂趣。相信這也是所有觀眾的糾結,所以建議沒看片還打算去看的朋友,先收住好奇心,不要到處讀影評,直接去看電影,感受一下腦洞大開的樂趣。

 

就算避開最後的解密環節,《暴瘋語》表面的故事就已經非常精彩了,懸念連接不斷,層層疊疊。第一個懸念是范國生殺妻案,劉青雲飾演的范國生,在兒子死後三年,生活混亂,債務纏身,與葉璇飾演的妻子嫌隙漸巨,直到有一天他突然發狂,把妻子推出樓外墜亡,後經精神病院鑑定為精神失常,入院永遠觀察,逃得牢獄之災。

 

從影片這一序曲,就顯出了幕後台前的強大功底,監製爾冬陞、羅志良和導演李光耀共同把關電影品質,一氣呵成的敘事,狹窄空間中的調度,營造出強烈的緊張和懸念,多處預留的伏筆則留下充足的展開空間。例如范國生到底有沒有精神病,影片沒有給出明確答案,他的老婆確實要離他而去,他是真的突然精分,還是想報復老婆,從他後來用煤氣自殺的情節來看,還有後來在精神病院被試探時的反應,真是有點太「正常」了,難以辨別,畢竟,咱們都不是精神病科醫生,沒有方中信和黃曉明那樣一雙明查秋毫的眼睛。

 

懸疑片也好,推理片也好,要的就是這樣若即若離的真相游離感,范國生到底是不是精神病,從一開始就迷惑了觀眾的思路,黃曉明、薛凱琪、方中信、院長的出現,則把這張懸念的網越拉越大,毫無疑問的,無論之前從海報和預告透露的資訊,還是影片兩大主角的卡詞設定,黃曉明必然不是一個簡單的醫生,他的身上有個秘密,必然是影片故事的關鍵,直到最後才能揭開,這一點最開腦洞,不能劇透。

 

從范國生被醫治好以後的一段故事裡,《暴瘋語》更像是一部關愛精分人群的情懷之作了,媒體的關注,重新適應工作,從前的恩怨,前來糾纏的親屬,讓范國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就算不是精神病人,恐怕也會產生精神問題。直到鮑起靜突然暴發,引發多米諾效應,導致天台殺人案,每個人都身不由己的滑向毀滅。

 

劉青雲飾演這樣的精分人士,早就是爐火純青,在片中無論是殺妻時的癲狂,治療和出院期間的老實忠厚中帶有不可控的神秘感,直到後來和黃曉明雙雄鬥法,人物塑造得非常有層次,鮑起靜則是作為一個特殊的存在,她演出的復仇岳母讓人不寒而慄。出意料的是黃曉明,與一票香港演員的合作中,他不僅保留了不帥不二毋寧死的決心,在表演上也沒出什麼紕漏,有一些劇烈的情緒,也有一些微妙的變化,例如和女病人的調情,與方中信的對峙,與劉青雲的對抗,都接得非常穩健,表演水平尤勝《中國合夥人》時的成東青。

 

在影片的最後部份,導演通過非常生動的「治療」手法,電腦、書、藥,鏡子,封閉的空間,有趣的測試,由此展開了精神病人的內心世界,那裡有驚險的生死之爭,也有溫情與熱愛。其實何止是精分者,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其實都藏有兩個「我」,也就是雙重人格,在矛盾與衝突中產生抉擇,當兩個人格產生不可調和的衝突,或是劇烈的精神刺激,就會出大問題。

 

精神癥狀,是當下社會的一個通病,活在快節奏的都市中,或多或少,每個人都有一些心理隱疾,就連看似鋼鐵神經的醫生也一樣,所以,面對「精分」這一話題,《暴瘋語》用類型片的方式傳遞觀眾一個很實用的資訊,有了毛病趕快看醫生,以正確的方式解決,別等到「兩個我」不可融和的階段,試想片中那位男主角若是能及早正確面對自己的問題,或許就不會有後來的悲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