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暴瘋語--Insanity

暴疯语/Insanity

5.8 / 351人    96分鐘 (original version)

導演: 李光耀
編劇: 李光耀 呂冠南 爾冬升
演員: 劉青雲 黃曉明 薛凱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enau

2015-04-05 01:23:43

技巧痕跡太重 「扭橋」不算驚喜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真是巧合,兩位香港新導演的電影同一天上映,兩部片都是三字片名,李光耀的《暴瘋語》和劉浩良的《衝鋒車》,而且這兩部片背後都獲得很多知名導演監製支持。單說在電影圈眼熟程度,編劇出身的劉浩良可能大些,編劇作品包括《槍王之王》、《飛砂風中轉》、《畫皮》,李光耀大家或許只知道名字與剛去世的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同名。

《暴瘋語》故事關注的是精神病人問題,有爾冬陞和羅志良監製。爾冬陞在八十年代曾經拍過《癲佬正傳》,那一部同樣是關注精神病人群體,關於他們與社會的關係。這部電影比較偏向社會寫實,還有對這一特殊群體的關懷。

《暴瘋語》一開始的時候同樣會令人有這種感覺,它具有一定社會探討與人文關懷,它以一宗殺妻案開始,劉青雲飾演的范國生因為殺害妻子,精神報告調查顯示他有精神病,需要接受精神科治療,於是周明傑(黃曉明 飾)成為了他的主治醫生。三年後范國生完成治療,在社工幫助下重新回到社會如何重新開始,還有社會對精神病康復者如何看法,我覺得在影片的前半部份還是有社會性。但隨著劇情發展,不難發現內容慢慢偏離,關注的焦點從范國生轉移到周明傑,然後去深挖周明傑這個人物,真實的范國生慢慢退出,虛幻的范國生牽出周明傑的經歷,影片從頭到尾黃曉明就像被劉青雲牽著走的感覺。

影片內容和風格最終還是在商業片格局範圍,編導在片中大玩懸疑和驚悚,鮑起靜在片中總是那麼陰森,要嘛是冷不防出現,要嘛鏡頭把鮑起靜拍得面容扭曲,喪女之痛令她的精神狀態恍惚,這又是另外一個精神病患者的例子。

《暴瘋語》設置了好多懸疑元素,讓人感覺這是一部很燒腦的電影。但我想說影片在敘事過程和影像表現看似設了很多懸疑和玩了不少技巧,但其實並不高明,也未讓人最後恍然大悟的感覺。周明傑在自己辦公室看到一對母子來求醫,這一場虛幻的痕跡相當重,就算一開始不知道這對母子就是最後周明傑的童年,你也能判斷這是一個虛幻場面,再看下去,你也能漸漸猜到他們的關係。范國生試圖跳樓自殺,結果忽然出現個道友瘋子,范國生失手把他頭撞牆上,周明傑後來回到現場撿手機,那一場影像十分恍惚,但也能猜到道友並未氣絕,後周明傑解決手尾。後來周明傑單獨為范國生治療,同樣能從對白和兩人演繹的狀態判斷出,周明傑不過是另外一個范國生。

看到有把去年類似題材的《催眠大師》和《暴瘋語》比較,《催眠大師》的技巧痕跡沒有《暴瘋語》那麼重,中間編排細節也較為用心,所以最後結局的反轉對一般觀眾來說還是有一點意外之喜。而《暴瘋語》太多技巧痕跡,再加上兼顧風格太多,最後一刻的「扭橋」都是意料之中的結局,並無恍然大悟的驚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