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牌特務--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

王牌特工:特工学院/ 皇家特工:间谍密令(港) / 金牌特务(台) / 金牌特工 / 特勤局 / 王的男人之秘密服务(豆友译名) / The Secret Service

7.7 / 716,660人    129分鐘

導演: 馬修范恩
編劇: 珍古德曼 馬修范恩
演員: 柯林佛斯 泰隆艾格頓 山繆傑克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徐棲

2015-04-04 23:47:08

膚淺的解構嘗試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身穿高級西服,見酒識名,即使死了也不流一滴血的特工;雪山之中的隧道機場和地下巢穴;看起來是皮鞋其實是電話的道具;滑稽的幕後黑手和令人膽寒的貼身保鏢——《金牌特務》充滿了這樣的小標誌,處處都在向被《伯恩的身份》和《皇家賭場》幾乎判了死刑的舊式007電影致敬。或者,考慮到導演、編劇、主演都是英國人,《金牌特務》也可以看作英國人對好萊塢喊話:這才是007的正確拍法!

但是果真如此嗎?讓我們回到影片的第二場動作戲,如果敲門的是007或者008,他會同樣輕鬆地解決掉幾個嘍囉,但我們不用「觀賞」蘭斯洛特花哨的動作中無時無刻不散發出來的輕蔑。對最後一個端著酒杯的嘍囉,西恩康納利或者羅傑摩爾肯定不會浪費子彈。在致敬之餘,《金牌特務》又在隨時提醒我們,Kingsman 是教養良好但缺乏情感的殺人機器。

用《特攻聯盟》顛覆了超級英雄電影的導演和編劇肯定也不願意落後於曾經顛覆了間諜影片的伯恩系列和改頭換面的新007。但即使這兩部影片中,主角和反派殺死的人也屈指可數。除了艾格西的小狗的名字,導演對兩位 J.B. 也沒有更多的致敬之意。

致敬和戲仿只有一步之遙,看電影的時候,我便在不斷猜測導演的意圖並試圖調整我的觀影態度:是為致敬感動呢,還是為戲仿發笑?待到影片的畫面逐漸在我腦海中退去,我得到這樣的結論:《金牌特務》不斷出現的老派元素,在視人命如草芥的暴力場面的沖刷下,恐怕只能看作導演發揮個人風格的工具了。和《特攻聯盟》一樣,《金牌特務》是導演在經典類型片的世界觀上為自己加上了一副暴力有理的有色眼鏡。它致敬的,是每個人心中對暴力場面的渴望,和對這種追求不加掩飾的讚賞。

訴諸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原始渴望,並不就是一種不登大雅之堂的娛樂手段。不論是傑作還是廢品,都可以通過影像語言讓觀眾體驗到性、金錢和暴力對人物的誘惑。不同之處在於平庸無聊的作品止步於此,而好一些的影片或者藉此展現創作者獨特的趣味,或者以此引向對慾望和其他我們認為理所當然之事的反思。

論暴力的程度,《金牌特務》其實不如昆汀塔倫蒂諾和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哥倆的《追殺比爾》和《恐怖星球》,比彼得傑克遜當年的《群屍玩過界》更是差得遠。雖然有八十八人斬這樣激烈的場面,《追殺比爾》的暴力是收放自如的,昆汀清楚在這個殺手復仇的故事中,人物因暴力而生,也因暴力而死,但沒有人可以浮誇地使用暴力,他們也不能將暴力本身作為追逐的目標。對於比爾手下的殺手,暴力的程度代表了境界的高低。在「新娘」恢復實力的過程中,刀刀見血、拳拳到肉的打鬥發生在最初的階段,到最後的對決,兩人只是對坐著過招,所憑的武器不過幾根手指,這便體現了這個世界裡實力的概念。《恐怖星球》本身是羅德里格茲對B級電影的戲仿,因為導演本身有嘲諷的意思,拍得也頗有趣味,後來的《彎刀》及其續集就變成一本正經拍B級片,顯得無聊多了。《群屍玩過界》則是利用恐怖和荒誕元素逗弄觀眾,在一緊一鬆之間製造詼諧效果。這些電影裡,暴力是電影語言的一部份,是為敘事和影片的格調服務的。

《金牌特務》中,暴力則彷彿就是終極目的。且不說大壞蛋實現目的的手段就非常暴力而低效率,「羚羊」殺人的時候似乎也從來不考慮視覺效果以外的東西。至於 Kingsman,雖然頂著圓桌騎士的名號,蘭斯洛特的殺人表演也很難讓人對他的死產生同情。開槍打爆一個人的頭之後還有心思品酒,這種事情在其他電影裡只有變態殺人狂才能做出來。總之,暴力在這裡是一種不區分施者與受者,沒有目的和方向的力量,是一種崇拜的對象,導演只希望能夠以最風格化的形式將其表現出來,故事和人物反倒成了次要的,只是為了將暴力場面串接起來。

接受這樣的安排無異於接受對人性的羞辱。即使是不具備自省能力的動物,也很少無原因地對其他動物造成傷害。而《金牌特務》中的人類,不論目的如何,都在誇耀自己使用暴力的能力。如果說《老無所依》中那個沒有明顯目的的殺手令人感到迷惑,那麼《金牌特務》這個正邪雙方都以過度的暴力為樂的世界就更加令人失望。

很難說《金牌特務》是因為劇情孱弱而只有靠暴力來吸引觀眾,還是導演的目的本身就是展現暴力而不需要對劇情多做推敲。導演在解釋為什麼要把影片拍得如此暴力的時候解釋,因為他想創立自己的間諜片系列,但不願意讓它變成《非常小特務》那樣的影片。「如果我們把它拍成 PG-13 級,我們可能會走偏方向,片子仍然能看,但不會那麼有趣。」[1]

是的,我們看得出馬修沃恩不願意拍的是哪一類間諜影片:他在電影中借正反派人物之口反覆戲謔的那一類充滿浪漫色彩的,反派在打死主角之前會廢話一通然後讓主角逃脫的舊式電影。過份的暴力是《金牌特務》的標籤,沃恩希望藉此拍出真正令人難忘的作品。

但是沃恩忽略的一點是對於電影中過份的暴力,觀眾會逐漸脫敏,並不自覺地與暴力的施加者脫離開來。當然也許馬修就是希望我們認同艾格西和新蘭斯洛特代表的新紳士特工,而自動地與「羚羊」和麥可凱恩、柯林費斯代表的老一代惡棍與紳士解離聯繫。和《特攻聯盟》一樣,沃恩希望用誇大暴力元素的類型電影解構類型電影。

但從暴力的角度入手解構是膚淺的,考慮到《特攻聯盟2》也是這一路數,我們也可以說沃恩這次是懶惰的。一個堅信人類的救贖存在於大部份人的毀滅,並願意承擔為諾亞方舟挑選成員這一上帝的使命的惡棍,必然對人類狀況有著異於常人的理解,比如《X戰警》系列的萬磁王。間諜類型影片中許多惡棍不惜以最為浮誇的方式殺死主角,並因此而失敗,是因為他們享受與主角周旋的過程超過了他們享受達到目的這件事本身。這兩件事是「拯救世界的間諜英雄」這個類型能夠建構起來的心理基礎,對它們進行解構雖然困難,但能夠帶來沃恩所期待的獨特性和長期價值。暴力雖然是吸引我們走進電影院看一部007電影的原因之一,但它相對於間諜電影是外部和表面的,抓住它進行解構的結果是什麼呢?是一部充滿了各種動作奇觀,但劇情老套到充滿了各種固定模式,觀眾可以提前猜到後面一小時劇情的電影。而在這個時代,誰能說製造奇觀不是另一種需要解構的俗套呢?《金牌特務》失敗了,它沒有解構任何東西,它成了又一部只能用「電影就是要好玩爽快」來辯解的爆米花電影。

但《金牌特務》仍然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諷刺的是,吸引觀眾走進影院,並在前一個半小時給影片賦予氣質的,還是代表老派間諜和紳士的柯林費斯。這個沒有太多動作戲的男二號,反倒成了這部充滿了過頭暴力的影片的焦點人物。以他的儒雅氣質,難道這個紳士就不能成為顛覆間諜/動作影片的出發點?可惜沃恩俗套地殺死了這個角色,影片的可觀賞性在最後半小時急轉直下。

一般來說,審查者的剪刀毀了不少電影,但對於《金牌特務》,我覺得他們甚至幫了沃恩一個大忙。教堂那場屠殺戲對於加拉哈德這個角色的完整性是一種毀滅,是導演又一次因為對自己趣味的放縱而拋棄了影片本身的趣味。去掉這場戲總算能讓我們相信一個人可以一輩子當紳士,而不是在最後關頭老糊塗地服從於暴力的本能。

暴力行為到底是人的本能還是社會建構?沃恩和觀眾可能都相信是前者,這樣才能解釋電影裡瓦倫丁的計劃,以及觀眾的評價里對暴力批判的奇特缺失。但這部影片受到歡迎的事實本身卻在提示另一種可能,即電影對紳士這一概念的詮釋和風格化的過度暴力正在改變我們對暴力的認識,從而將無目的和過度的暴力視為人的本能並賦予它理由。《金牌特務》是訴諸感官而非理性的,它是對動物性的誇張,如果我們僅僅滿足於它提供的奇觀,忽略故事的蒼白無力而給予它很高的評價,那麼我們只好相信,20世紀的歷史不幸已經毀滅了高級文化,文明屈服於野蠻,而紳士傳統只能作為規模化生產的幻象存在於電影裡。

[1] Drew 泰勒 對 Matthew Vaughn 的訪談。http://news.moviefone.com/2015/02/11/matthew-vaughn-kingsman-interview/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