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暴瘋語--Insanity

暴疯语/Insanity

5.8 / 351人    96分鐘 (original version)

導演: 李光耀
編劇: 李光耀 呂冠南 爾冬升
演員: 劉青雲 黃曉明 薛凱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高大拿

2015-04-01 23:17:32

教主終於演戲了


  本山大叔在春晚講個一個笑話:宋丹丹去精神病院唱歌,病人都被治好出院,大夫們全瘋了。雖然是很老的網路梗,但符合戲劇的經典標準: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反轉。電影《暴瘋語》同樣也做到了這一點,而且多次反轉,細節飽滿,態度正確。
  在不劇透的情況下,嘗試來說說這部電影。黃曉明所扮演的精神病院醫生,年輕帥氣,並且勤奮上進。美中不足就是過足的自信和偏執,在醫院會議上,無論前輩,同行,還是恩師都不能讓他放棄讓劉青雲出院的決定。所以,當劉青雲出院後,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一樣和黃曉明的命運綁在了一起。這是電影前期,鋪設的懸念,直到結尾,這個懸念才最終解除。天才和瘋子,是黃曉明和劉青雲的兩個身份。故事中段,身份置換後,戲劇走向喜劇的味道。全場觀眾的笑場,是對戲劇老梗的熟悉和猜到後的得意。
  電影最大的驚喜是教主黃曉明的表演,交出了優秀答卷。從電影一開始的跋扈帥氣自信菁英醫生,到中段為了保護事業和榮譽而走向犯罪的決絕,接著在封閉空間裡和劉青雲的鬥智鬥勇,最後真相到來時的癲狂和無助。雖然還殘存教主以往的自戀和耍帥痕跡,但能夠放下身段,進入角色去表演,就是偉大的進步。尤其是角色本身的複雜性,讓黃曉明在表情,眼神,肢體上全方位去刻畫人物。在工作室,和影帝劉青雲的大段對戲,沒有露怯,偶有反手。
  美中不足的是,故事雖有反轉,但總體趨於平緩。熟悉這類故事的觀眾,在三分之一段,就可能猜出結局。過早的底牌洩漏,可能是懸念打折扣,但影片的精細做工還是值得細細品味一番。比如:黃曉明在幫助劉青雲逃走後,警察例行來問話,表面鎮定自若的教主回到辦公室,脫下外套,藍色的襯衫浸透了一片汗漬。光影造型突出黑色和藍色的抑鬱淒冷,環境不是冷冰冰大玻璃窗的醫院;就是空間逼仄的出租房。空間寬廣但被分成多個區域,遮蓋的窗戶,鏡子,書架迷宮般的工作室;寫滿數字和詞語的黑板;鏡像中的對話;幻覺中的追殺和拯救。
  去年的《催眠大師》讓國產驚悚題材看到了一些希望。在不觸犯廣電總局神秘莫測審查條例的前提下下,如何驚悚,如何懸疑,如何嚇唬觀眾,是這類電影的命門所在。細分之下,《暴瘋語》應該屬於精神分析類的心理電影,融合懸疑,驚悚,情感,犯罪,暴力,精神分析等多種元素。新人導演李光耀,能夠駕馭這類題材,並且在及格線以上做出了自己的特點,難能可貴。
  最後引用片尾字幕讓我們內心正視疾病充滿陽光:「精神病就像暴風雨,會落在好人和壞人的頭上,誰也無法躲避,雖然是永遠的不幸,但不比其他疾病來的罪惡和丟臉。」原來,我曾經得過精神分裂,但現在我們康復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