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失孤--Lost and Love

失孤/LostandLove

6.4 / 468人    USA:108分鐘

導演: 彭三源
演員: 劉德華 井柏然 梁家輝 吳君如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15-03-30 16:27:49

一條回家的路,一次失敗的嘗試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失孤》都不是一部好電影:人物站不住,故事飄忽。如果僅僅因為劉德華扮演了一名中國農民,或者因為電影會令公眾對失孤家庭產生更大的同情和關注,它就變得根正苗紅,不允許批評,那導演不如索性去拍正能量的公益廣告,不要拍電影。

  失孤為何失敗?

電影有一條主要線索,即劉德華尋子和井柏然回家。主線以外,還有兩條支線,一是兒子被拐的福州白衣女,一是吳君如飾演的人販子。不幸在於,《失孤》的支線搖搖欲墜,生硬,倉促,一時間令電影的時空混亂,讓觀眾困惑。支線的薄弱,勢必令主線受損,尤其是在主線也不通暢的情況下。

主線的混亂在於,它用輕描淡寫的方式,讓原本是尋子的劉德華跟著要回家的井柏然上路了。這樣一個找了十五年兒子的男人,居然說走就走了,堪比文青上路窮游。為了描寫兩個主角的內心溝通,《失孤》安排了被人詬病的澡堂戲和洗車戲,說實話,讓兩個成年男性進行太親密的互動,並不是不可以,有例子在前,張家輝和彭於晏在《激戰》中的師徒關係就很親密。可是,《失孤》將劉德華和井柏然之間的「父子」戲,處理得過於脫線,令觀眾浮想聯翩,瞬間齣戲。再看二人的衝突爆發,基本都是一方的嘶吼喊叫,堪比90年代初期的馬景濤先生的表演方式,沒有任何深化,流於表面。

此外,影片至少用了三次以上的航拍俯瞰,多少有點要營造上帝或佛祖的視角,目的明確。可是,在一部極其貼近當代現實的電影裡頭,這樣鋪張的大陣仗越多,就意味著它越像一個精緻的公益行為,而不是形式風格完整、深人人心的好電影。

還可以再回想下,當《失孤》拍到那些無名網友,他們拿手機對電腦轉發尋人啟事,鏡頭是多麼的漫不經心。熱心助人的小姑娘,連棋子都不如。這種漫不經心還出現在橋上會雙親時,身後群演進行著集體散步。這種發號施令的散步,完全扼殺了孫海英德藝雙馨的表演。此外,還有觀眾發現,就連拍個上網,片中的電腦都是處於脫機工作的狀態。在這樣一部試圖表現中國之大,茫茫人海無處尋蹤的電影裡頭,這些簡易細節上的考究,其實是創作者特別需要謹慎對待的,否則電影就會變得空洞虛假。你固然可以說,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可真正缺乏說服力的,還是人物故事本身。

一個找了十五年仍然沒找到親生兒子的父親,幫助另一個「兒子」回到了失去很久的家。單看這樣的故事梗概,其實《失孤》是耐人尋味的。可惜,導演彭三源發揮欠佳——漫長的尋路中國,被簡化為消失的鐵索橋,被砍伐的竹林,還有掉在地上的、母親的長辮子。由這組蒙太奇所發散開來的中國現實,卻讓人打不起精神。相比較去年陳可辛導演的《親愛的》所觸及到的中國社會全景圖,甲乙丙丁的面目,《失孤》還沉溺在導演的個人想像和間歇抒情當中。結果就是離家千里,離題萬里,就更不需要用其他國家優秀的同類電影來對比了,比如巴西的《中央車站》、英國的《菲洛梅娜》,它們都做到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找人和回家

新世紀以來,中國電影院裡出現過一大批找人跟回家的電影,苦澀、灰暗,卻不乏有經典話題之作。比較典型的有兩大類,一類就是「找人」,另一類是「回家」。

在「找人」里,較近的《親愛的》和《失孤》,借離散之苦,說團圓之難,講的草根和小市民的悲哀,導演並不克制,試圖讓你哭。較遠的有這麼幾部,賈樟柯的《三峽好人》,一個找老婆一個找老公。王超的《江城夏日》,找兒子。王小帥的《日照重慶》,找回兒子之前接觸和認識的一切。無論找到或者沒有找到,這些電影經常流露出田園將蕪、無以為家的傷感。找不到的人,它要嘛一片空白,面目模糊。找得到的,面貌也已經全然改變,結果似乎不再重要。

說的找人,其實主題還是落在「回家」上。面對高度發展的經濟,中國社會激烈震盪,人口大量遷徙流動,農村蕭條破敗,催生出許多現代悲劇。這種變化,有形無形地拆散了許多人的家——傳統的、根深蒂固的那個家。當有人離開了家,就有人想找回它。總體來說,新世紀前十年的中國電影,創作者們緊密關注著城鄉變化,從鄉村來到城市,或者從城市返回鄉村。電影表現的人物對象,也還是偏向底層的弱勢群體,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投射。不難發現,這也是第六代電影美學的一部份,追求邊緣化,強調個人存在,把觀眾帶回到日常生活,同時捕捉巨大轉變中的現實。

到陳可辛借《親愛的》把中產階級拉下水,這已經是一種新變化。此外,《親愛的》還有一個比較奇怪的視點變換,故事前半段是關於深圳的新移民,後半段卻是孤立無援的農村婦女,在敵對關係中,雙方還完成了一次位置互換。這當然是得益於原型故事的萬中無一,另一方面,卻也說明了香港人的聰明討巧,強化了人物和觀眾的道德困境。

這類電影裡頭也有比較離群的,比如李楊的《盲山》。這部電影講一名被拐賣的女子想要回到自己的家。跟前作《盲井》一樣,這部批判現實的影片拍得異常真實,是典型的、「暴露社會陰暗面」的獨立電影,結尾籠罩在一片黑暗當中。在我看來,它其實更像一部殺人不見血的驚悚片,拒絕把打拐行動溫情化和公益口號化,更具藝術價值。

另一大類關於「回家」的電影,它們是以「中國式公路片」的面目出現,比如與春運有關的《落葉歸根》、《一年到頭》、《歸途列車》、《人在囧途》以及《到阜陽六百里》等等,它們當中有正劇,有喜劇,也有紀錄片。整體上比較嚴肅,也傾注了創作者的人文關懷,映照著中國社會的千奇百怪。

《落葉歸根》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比起讓劉天王降低身段來扮演農民,讓趙本山本色出演一名農民,顯然要妥帖得多。趙本山收斂了他與生俱來的狡黠,又帶有意料當中的幽默效果,令電影幪上一層黑色喜劇的色彩。如果說,《落葉歸根》看的是趙本山的獨角戲,《一年到頭》採用的卻是人物群像和多線敘事,簡單純粹,真切動人。

與《落葉歸根》和《一年到頭》相比,《人在囧途》借了春運的題,扒的卻是國外電影的衣服。這彷彿再次說明了,只要抄襲的對像是正確的,中國觀眾似乎不太介意山寨。《失孤》的問題也出現在這裡,導演自稱是希臘藝術大導演安哲羅普洛斯的大粉絲,這就不難理解《失孤》為何會出現情緒的錯位,山寨致敬失敗。

《歸途列車》則是一部工業化流程拍攝的紀錄片,我以為它會把更多時間用在路上,結果,那趟普快列車,只是用來連接了四川和廣州,電影聚焦於城鄉兩地的空間差異對比。至於很多人希望看到的殘酷春運,這部電影並沒有著力去表現。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到阜陽六百里》身上,當回家的旅途真正開始,電影以出字幕的方式,旋即宣告結束。春節,意味著回家,這是所有中國人都知道的事情。有的人是回不去,有的不想回去,彷彿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註定永遠離開了家。這條回家的路,卻總是令人心煩意亂、疲憊不堪,就像1984年嚴浩拍攝的《似水流年》。迄今為止,這部電影成功消化了現實,又昇華了主題,是為數不多拍出了鄉愁韻味的華語電影。「囧途系列」一路發展,直到蛻變成了票房火爆的《泰囧》,它把中國電影帶入到另一個高舉高打的發展階段,喜劇為王,聲勢浩蕩。面對新興的年輕觀眾和城市裡頭的中產階級,旅遊、懷舊熱、出國生子等題材成為了一時潮流。

這次的《失孤》,片中不斷出現劉德華騎著摩托車尋子的身影,許多人也冠以公路片的名號。但問題來了,只要出現公路和旅人,它就是一部公路片嗎?如果真要這樣講,蔡尚君的《人山人海》比《失孤》更像公路片,再不然,《天註定》的王寶強也是騎著摩托車上路了。這些電影帶有殺氣,不想妥協,往往也顯得過於決絕。在回家無望和無家可歸的情況下,電影人物不惜與現實同歸於盡。

面對這幾組過於刺眼的對比變化,我們不難發現,資本的注入、票房的渴望和明星的站台,他們對相似的電影題材會起到多大的影響作用。《失孤》的表里精緻,核心疲軟,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這些複雜因素的干擾,結果,導演無力把控局面,要講的東西也沒能落在實處上。

所以,《失孤》的最大悲劇,並不是劉德華找不到兒子,也不是腦海中的記憶碎片,更不是忽悠人的緣聚緣散。影片的悲劇是有家不能回,不敢回。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面,傳宗接代的兒子,恰好是家族繁衍的重要標誌。無論被拐還是買入的家庭,他們都抱有這樣的執著信念,面對悲劇的循環發生,淪為不幸的受害者,活受罪。對這些痛苦的人們來說,回家的路,似乎跟走向死亡一樣。我們都得死,沒有例外,但是有時候,這條路真的太長了。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50329/010721835087.shtml 刊發於《經濟觀察報》】


【微信公眾號:movie432 請勿轉載】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