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五個小孩的校長--Little Big Master

可爱的你/五个小孩的校长/5个小孩的校长

7.2 / 803人    112分鐘

導演: 關信輝
編劇: 關信輝 張佩瓊
演員: 楊千嬅 古天樂 馮淬帆 吳浣儀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馬慶雲

2015-03-18 03:39:50

《可愛的你》:兼顧故事、拍攝與情懷的優秀電影


《可愛的你》:兼顧故事、拍攝與情懷的優秀電影
文/馬慶雲
張藝謀在1999年上映過兩部電影,一部是《一個都不能少》,一部是《我的父親母親》。這兩部電影均關注大陸底層的學校教育問題,在當年引起極大討論,甚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鄉村教師題材被大量電影人因襲。而港味兒電影《可愛的你》,也針對香港本地情況做深入實地調查,最終成型了一個香港的致敬版本。在這個版本中,我們甚至於可以看到導演關信輝超越張藝謀的地方。
《可愛的你》取材香港一所即將關閉的鄉村幼稚園,對五個孩子貧困家庭的人文關照自不必說。比張藝謀當年作品更為進步的,是《可愛的你》在故事敘述上更講求技巧性,而且能夠將這些技巧隱藏到故事的情感線之內,讓人不易發現。張藝謀一代的文藝片,大多艱澀沉悶,主要原因在於敘事技巧不足,單純地幻象著依靠情感拖進劇情。
關信輝的《可愛的你》,一邊是根據實地採訪的真人真事改編而成,一邊又在敘事節奏上非常注意電影語言的合理性問題。楊千嬅飾演的老師發現這所幼稚園起,這所幼稚園的五個孩子各有不同狀況的家庭承接,整個幼稚園如何招生不足五人便必須停辦轉折,在楊千嬅飾演的老師的精神感召下,幼稚園最終得以再次招生兩人,繼續維繫,合攏劇情。起承轉合的節奏感很強,符合電影敘事要求。文藝片的骨子卻做好了商業片的審美要求。這是值得表揚的地方。
同時,該片在拍攝手法上,也與以往大陸文藝片的長鏡頭、慢節奏不同。《可愛的你》依靠劇情核心打動人,而非形式主義上的鏡頭式沉悶。無論是導演調度,還是機位設置,甚至於後期的剪輯處理,均與大陸的一些文藝電影不同,它更願意呈現一種優秀的拍攝手法,讓影迷無可挑剔。
成熟電影工業運行模式下,最容易出現故事符合電影敘事節奏,拍攝也符合商業電影視覺衝擊力要求的影片。《可愛的你》在這兩個方面,已經走的很遠。但更為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展示出來的大小情懷,對整部給予了質的飛躍性提升。
小情懷方面,則是楊千嬅飾演的角色如何通過愛心和頑強來保護一座即將被拋棄的幼稚園。這一情懷,免不得讓人想起「一個都不能少」和「我的父親母親」,想起鄉村教育,想起大陸的某些貧困落後地區的學校。影片通過香港的一個局部,來呼籲了整個中國的大整體。
大情懷方面,則是影片對達爾文進化理論的一次徹底顛覆。西方達爾文主義自清朝末年傳入中國,適者生存理論深人人心。乃至於最終中國人過份講求競爭機制,講求淘汰程序,而忽略對「不適者」的觀照,並且我們認為被淘汰是順理成章的。就好比影片中,幼稚園不足五人,依法依規,就應該撤銷學校,合併到其它處去。
可是,《可愛的你》讓我們思考的,正是反達爾文進化論主義的。適者去上更好的幼稚園,那不適者呢?顯然,她們不能成為被淘汰的對象,她們需要有受教育的權利,而且需要得到權利保護。整部《可愛的你》均在傳達一個最強烈的價值理念:要通過努力,在規則之內,讓更多的不適者獲得生存(受教育)的權利。
「在規則之內」五個字尤為重要,這也是香港法制精神的體現。少於五人,幼稚園依法就應該停辦,這是司法條例,不能因為誰可憐就為誰開綠燈。但在條例之內,我們卻可以招生,讓學校一直多餘五人,從而保障在校孩子受教育的權利。
這是比大陸的一些講教育的文藝片高明的地方。張藝謀的《我的父親母親》最終講的,不過是一位教師的個人奉獻,講個人犧牲主義。而《可愛的你》雖然也大力肯定個人奉獻,但斷然不會把問題解決的希望放到個人無限制的犧牲基礎上,編劇和導演更注重在規則之內,通過努力,依靠體制的力量,來實現幼稚園的再生。
因此,我認為電影《可愛的你》兼顧故事、拍攝和大小情懷,是最近幾年以來,香港非常優秀的電影之一。

更多觀點交流,歡迎添加筆者的微信公眾號:馬慶雲【xuezhemaqingyun】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