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沉默的羔羊/沉默的羔羊

8.6 / 1,552,932人    118分鐘

導演: 強納森德米
演員: 茱蒂福斯特 史考特葛倫 安東尼霍普金斯 泰德李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二

2015-03-17 22:44:02

你的羔羊還叫嗎?永遠都在叫。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豆瓣處處審核受不鳥,河蟹部份用英文吧。
其實一開始看這部影片時我以為只是一部商業電影。故事講得好就獲得了奧斯卡。可是在之後寫《老無所依》的感受時,突然發現,我之前對這部電影的理解太膚淺了。
看了這些編劇在這部電影之後又寫了續集,我有點懷疑他是否確定奧斯卡給第一部最佳影片獎真正的用意了。或者說他們也是不經意間製造了美好。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小,一般獲獎者都知道自己在做啥。
影片用剝皮案件來表示揭開人內心的面紗,或者說撕裂人們虛偽表象,洞察噁心的真相。
克拉麗斯(茱迪•福斯特 Jodie Foster 飾)是行為科學組的優等生,代表了有human nature and humanity(本篇縮寫HNAH)的人。行為科學的目的就是給人「剝皮」。剝去行為上的表象看本質。這個角色的名字也像徵了她是一個「人」。
精神病學家漢尼拔博士(安東尼•霍普金斯 安東尼 Hopkins 飾)代表了毫無human nature(本篇縮寫HN)之人。或者說誰沒有了human nature他就吃掉誰。再者說他吃的是human nature。
奇頓博士代表了一些以犧牲human nature and humanity換取利益的的人,誰最沒有,誰就能換取最多利益。奇頓覺得斯塔林有吸引力,因為斯塔林擁有HNAH。
FBI是聯邦調查局,屬於美聯邦政府,不是各州政府,所以影片應該針對的是聯邦政府。
監獄裡的犯人全是HNAH缺失的人,所以所有人都對斯塔林感興趣,只剩下生物的本能,性、飲食、呼吸等,所有的行為都像野獸。
漢尼拔被關在最後一個房間,他喜歡斯塔林,原因是他從未見過有HNAH的人,他問了這姑娘幾句就能感受出來。
其實案件很簡單,一開始說到剝皮事件,死者均為高大的女性,這麼多人皮,就應該能想到「人皮皮囊」。男人身材一般才會用這麼多「布料」做衣服,自然能想到想變性的男人。思路順暢之後警察斷案經驗一般都比較足,往往能在7天內解決問題,抓捕的話可能就會比較困難,但是絕對用不著動用FBI。
漢尼拔感興趣的是究竟一個人擁有怎樣的成長經歷才會保持HN不變。
裡面所有人都有「獸性」,所有人都對斯塔林感興趣。
《沉默的羔羊》遇上《老無所依》誰更厲害呢?用《老無所依》中的意思來說,一個十分殘忍熟練的宰牛人遇上了孔武有力的公牛,結果其實是未知的。
在《老無所依》中「漢尼拔」切實就是「宰牛人」文化,也就是暴力、恐怖文化的象徵。西格代表「遊戲文化」。所以這兩種文化誰勝誰負呢?都很噁心而已。
而現實的結果「遊戲文化」像黑死病一樣傳開了,「畜生」畢竟比「猴子」跑得快。
其實Lamb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耶穌,耶穌代表了HNAH。羔羊的聲音像嬰兒,嬰兒的哭聲又是一處能喚起HNAH的地方。沉默的不是羔羊,是HMAH。
斯塔林的叔叔是個看起來很正派實際上毫無HN的人。他代表了統治者們,那些羔羊代表了具有HNAH的不同聲音,這些人是變革者,就像《飛越瘋人院》中的麥克墨菲,他為了喚起人們的反抗做出了犧牲。統治者就是要「殺」光他們,讓HNAH閉嘴。沒有人能扛得起HNAH的重量,它不是可以逃走的。保持HNAH是一件孤獨痛苦的事情,最終人們往往會選擇放棄。斯塔林沒有,她被阻止了。
這裡照應了開頭,斯塔林向教授提出了關於胡佛時期civil right的問題,教授「懲罰」了她。跟拯救羔羊其實是一個意思。當然,這裡也是反權威的一段。當時美國總統是老布希,估計沒幹啥好事,要不然這電影也不會說他沒humanity。
影片大概是想說,剝奪公民權利的統治者(政府)就是沒humanity。估計奧斯卡給最佳影片大概就這個意思。所以別冤枉奧斯卡,說是什麼政治正確了。
最後,漢尼拔問斯塔林,「那些羔羊還叫嗎?」其實意思是,你受到了提拔,受了政府的賄賂,成了政府的人,你的初心改變了嗎?你還是那個為公民爭取權益的人嗎?你是不是也被「殺」了呢?
開頭處,漢尼拔要求看斯塔林的證件,其實是想看她是不是政府的人。學生是一群還沒形成社會風氣的人,沒有那麼功利化。幫斯塔林是因為她當時還不是政府的人,不那麼功利化,當然後面徹底幫她是因為發覺了她是「人」。漢尼伯說西佛尼吉亞的女孩,其實是在說社會底層的人一直出賣靈魂、肉體向上「爬」的景像。
影片中所控訴的現象,天朝比美利堅嚴重那麼多,估計他能吃撐死。要是他在天朝,真想勸他一句,「慢著點,親」。
不過漢尼撥的畫外音大概是。「等你的羔羊不叫了,我就會來吃了你。」
整體評一下這部電影。
電影雖說獲得了最佳影片,但確實不算很好。多數時間花在類似商業電影的噱頭上,不過哲學主題的體現上比《消失的愛人》要好不少,但是趕不上《布達佩斯大飯店》,所以說時間上橫向比較還是很重要的,以縱向比較恐怕……混提名都費勁了。當然,要是縱向比較的很多能稱為「偉大」的電影往往就變得不堪一擊了,就好比《泰坦尼克》《阿甘正傳》等。不過那些電影還是很好的。
畢竟不可能每年都會出現象《飛越瘋人院》《鳥人》《老無所依》這類的電影。畢竟整整87年對超過80萬部電影的評選,這樣的也沒出現幾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