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全家就是米家--We're the Millers

冒牌家庭/名瞒戆族(港)/全家就是米家(台)

7 / 488,388人    110分鐘 | 118分鐘 (加長版)

導演: 勞森馬修托波
編劇: Bob Fisher Steve Faber
演員: 傑森蘇戴西斯 珍妮佛安妮斯頓 威爾普爾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電影客

2015-03-08 08:03:50

冒牌家庭---R級,少兒不宜


今年國產公路片不少,唔,這是標準車震片。 白菜燉肉就著窩窩頭,看看美國人拍的公路片,。

大麻販子,脫衣舞孃,弱智兒童,叛逆少女。加上一台超霸氣豪華的房車。就變成了好萊塢標準制式的公路片。不像現在國內很多導演一樣,拍出來個電影不管爛到什麼程度都得加上「XX作品」的字幕,好萊塢電影工廠流水線生產的商業片很少掛XX導演作品字樣,只有大師級的導演才會掛這個字幕,一種默契的規則。 香港電影界早期也是如此。口燦若蓮當然能得多數觀眾喜歡,出口成屎還要掛上自己大名這真是自取其辱。閒扯個淡。

其實好萊塢的劇本組存貨量很足。大部份經典文學作品,科幻作品,兒童故事都被各大電影公司買斷放在片庫。根據每年度觀眾市場偏好程度來選擇出來劇本去投資拍攝,並且也是實行配額制度。以防止某種單一類型片一次性投入市場數量過多導致的審美疲勞。對於電影而言這種攝製模式是非常具有可持續發展延續性的。 不像我們國內投資方,哪個類型電影火了一股腦就去跟風拍攝,粗製濫做沒票房不說,還搞得大家一提這種類型電影就潛意識的不想觀看。

就是一部看起來很有特點,其實還是中規中矩嚴格按照規格生產的流水線作品。邊框都是固定的,填充進去不同的內容,加以專業精良的製作,就成了看起來截然不同的一個Pie. 其實不管是Apple pie還是Banana pie 本質上它們都是Pie. 味道不同而已。而就是這種生產模式,香港從邵氏時代到嘉禾時代一直到港片衰落都沒能超越過,甚至是堪能比肩過。更不說現在爛到骨子裡的大陸電影了。

按照劇情主線這真是老套到家的一部公路喜劇片,各種小劇情設定也有夠幼稚。甚至你剛看了五分鐘片頭就已經可以斷定了片尾結局。而偏偏是這種為了逗逼而逗逼的段子整體性看起來卻給人相當多的笑點,還不覺乏善可陳。其實說白了除了與編導成熟度有關,還有一部份原因是我們看某一部電影的潛意識,比如去看王家衛的電影,你的潛意識裡它板上釘釘的就是一部文藝片,如果開場就給你一陣子逗樂,不管精彩與否你都很難接受。葛優大爺演趙氏孤兒,不管你飾演再怎麼嚴肅的歷史角色,觀眾看見你還是會笑場。所以這部電影的定位也很準確,就是為了給您樂呵一下的純喜劇。一點兒悲都不讓您聯想到。 心花路放失敗就在於定位模糊,喜劇不喜劇悲劇不悲劇,奔著開心去的觀眾被悲劇的一部份影響了心情,奔著文藝去的觀眾被無節制的逗樂段子打擾了情緒。一步之遙也是如此,個人作品可能會很出彩,但那都是極少數大師的作品,比如王家衛,不過他們生產時間也長,十年八年磨一劍,劍沒磨好呢仇人都老死了。更多的個人急速作品還是缺乏生產線的完善與成熟。

雖然生產模式都一樣,但如果你不開心,你可以看一看。這是塊口味略重但還不錯的Pie. R級,少兒不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