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最長的一日--The Longest Day

最长的一天/碧血长天/最长的一日

7.7 / 59,088人    178分鐘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鐵拳

2015-03-05 09:57:24

好運的D day


看來二戰盟軍的勝利,基於太多的偶然和好運了。
但是,從影片的角度看,這些好運也許又是必然。

1 第三帝國的軍事指揮權
太好運了,一顆安眠藥就讓登陸如此之順利,敵方沒有坦克支援,沒有足夠的的空中支援……
這一切的好運,雖然表面上基於一顆安眠藥,但是實質是背後的嚴重問題是——第三帝國的實質最終指揮權在一個人手裡,他們不是開會決定,一拍腦袋,大筆一揮,不輸才怪。在後續的突出部戰役也能看出這個問題。

2 技術弱點
德軍的優勢就不說了,但是弱點實在是……讓人蛋疼。
居然雷達和無線電遠程通訊如此之落後,實在是讓人無法理解。
影片中,德軍是如何發現盟軍的,如何通訊,命令如何下達,將領之間靠什麼通訊。都基本一清二楚。
對比盟軍,差太遠了,到處都有通訊兵、移動電台。
也許他們是沒有強大的海面海軍,也許是地面裝甲部隊實在太無敵,在強大的地面霸權頂峰時,的確不需要這兩種技術,反正所向無敵,見誰撕誰。但一旦轉入被動防守,慘極了的慘。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研究下二戰德軍的無線電技術水平,像影片中那樣無頭蒼蠅的狀態是如實存在的。
也許,這個弱點的起源也是由於第一個問題吧,連開發自動步槍都不允許的元首,我猜很多技術開發方向也是他領導的。。

3 內部矛盾
影片中還反應了一個史實,就是原國防軍的將領不服從元首的命令。各個將領之間相互不服,幾乎各自為陣、自以為是。
從監聽破譯盟軍情報,到接到具體情報的判斷、反饋命令,那亂的,簡直了。
這個後面隱藏著什麼呢?雖然影片中沒有提到,但如果熟悉第三帝國的同學們,肯定會發現第三帝國的內部矛盾以及延伸出來的問題——掌握大權的,全是NZ早年的骨幹——戈林,戈培爾,西萊姆,等等。這些都是早期的NZ成員,除了戈林本身是王牌飛行員外,其他都是「業餘」的人士。而且,戈林本身也只是飛行中隊長,並沒有完整的戰場經驗。甚至包括最後繼承元首權力的鄧尼茨,也只是海軍元帥,專門搞潛艇戰術的傢伙。而真正專業的國防軍的同志們,由於你懂的原因,只能打打下手。。在這樣的系統下,除非幾位大佬都是天才出生,不然怎能玩得轉呢…………

據說這部電影,運用了大量時間,調查史實,基本按照歷史拍攝。
影片採用輕鬆越快外加調侃的方式,記錄了這場人類史上最大的登陸戰役。這一切都是因為,好運和上帝站在正義的那一邊,大家懂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