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強‧艾德格--J. Edgar

胡佛/强‧艾德格(台)/J.艾德格(港)

6.5 / 133,676人    137分鐘

導演: 克林伊斯威特
編劇: 達斯汀藍斯布萊克
演員: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喬許盧卡斯 娜歐蜜華茲 德莫麥隆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亦樹

2015-03-04 13:39:26

約翰·埃德加·胡佛John Edgar Hoover


在結尾你必需要死掉,因為我不想看到任何騙子活在這個世界上。
——胡佛(1895——1972)

       2011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胡佛]將美國FBI首任局長鬍佛的生平經歷,在螢幕上呈現給了大眾。拾掂起這麼一位在美國極富爭議性的人物,可能只有在好萊塢馳騁大半輩子的伊斯特伍德才有撐得起的魄力。編劇達斯汀·蘭斯·布萊克在此之前曾憑藉傳記片[米爾克]獲得過奧斯卡最佳編劇獎,從整體上言,關於這個鐵腕人物的政治生涯,故事行進地都是不偏不倚,沒有太過逾越正史的界限。影片從老年的胡佛回憶進行慣常的閃回行進敘事,伴以身旁年輕的記錄員、客觀事實共三個視角。

       在1919年第一個「紅色恐懼」時期的帕爾默搜捕事件開始,年輕的胡佛閃亮登場。因美國司法部長米切爾· 帕爾默家裡被危險分子投擲炸彈,從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畢業不久的胡佛,以精明幹練的姿態投入到調查之中。後得帕爾默招募,組建了特別情報小組,打擊了當時美國的無政府主義激進分子。不得不提的就是影片從始至終都將這些左派分子或者無政府主義者塑造地面目可憎。在危險、動盪的時局下,實力過人的胡佛以及聯邦調查局的崛起勢在必行,這一時期的胡佛集精明幹探和卓越領導者優質於一身,比如讓現代調查系統受用良久的指紋調查系統便是根據他當初在國會圖書館工作時,設計的卡片檢索系統啟發而來。1932年,著名「林德伯格綁架案」發生,著名飛行員查爾斯·林德伯格的兒子被人綁架並遭殺害,案件的處理疑點重重,但對胡佛而言卻具重要意義,他藉機促動了「林德伯格法案」的通過,並確立了聯邦調查局具有處理全美跨州界案件的權力。無疑此時的胡佛已經隱約由當初的好青年,變為逐漸暴露其權力擴張、貪戀權位的一面。於是影片的沉重基調便轉向胡佛利用手中的權力進行非法竊聽、攜「醜聞」以要挾政界和文化界名流等事件。

       對於影片的主題,用導演伊斯特伍德和主演迪卡普里奧的話來說,它竭力想表現的其實是一個男人在他的權力慾逐漸膨脹後,成為了操縱他人的「獨裁者」。影片片名放棄胡佛如雷貫耳的「Hoover」稱謂,而是使用了「約翰·埃德加·胡佛」這個名字的前半部份縮寫字母和教名「埃德加」,親切的稱呼意味暗示了影片放棄了客觀評述的立場,而直入主人公的複雜個性領地,意在呈現他隱秘和私人的內心世界——這一點從布萊克在創作時對那部著名的胡佛傳記《官方與機密:約翰·埃德加·胡佛的秘密生活》多有借鑑,便可以看出。於是不難明白導演為何在影片中拿胡佛的情感事件大書特書,呈現出不少關於胡佛在自我和公眾形象之間的掙扎。對於大部份觀眾來說,他們不滿足於編導對胡佛的評判只停留在以個性解釋政治行為的「不深刻」與泛泛。或許對於要求低的觀眾來說,藉由對胡佛這一曾經高居權力頂端的大人物的刻畫,老爺子的這又一次「大膽」嘗試,不失為回望美國上世紀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風雲歲月、折射民眾精神狀態的一個側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