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ustle

2015-02-27 20:54:24

哪吶吶啦啦啦吶


深覺是一部好劇,但是好像不是太能articulate它的好處。

可是現有的評論只有兩個短的好評和一個長的壞評。。。所以讓我來試試說說它的好處。

第一眼看到amazon prime上的海報覺得很是浮華。但還是抱著對醫生律師警察法醫消防隊員之外的新型職業劇全都喜聞樂見以及至少有音樂聽的心情看了起來。開頭便證實了這果然是一部非典型職業的典型職業劇的預感:老指揮和大提琴家,新指揮和助手。。。all about sleeping around。以及新指揮那種略浮誇的風格一開始也豪不討喜。可是女主可真好看啊。那種古典中帶有諒解的樣貌,讓人覺得她怎麼可能是south carolina 還是north carolina來的!(南北carolina的同學no offense!)大提琴女也好好看啊!跟大提琴一樣有一種不是很精明但在沉靜中醞釀出木質香味的感覺。略略覺得跟老指揮的affair很有點違和。

反而漸漸看下來,忘了從哪一集開始就突然好看得飛起來了。新指揮剪掉了頭髮。新指揮過的是某一種其實很令人羨慕的生活。他騎單車來來去去在紐約的巷弄,扔一大票錢給中國城拉二胡的瞎子。在去籌款晚宴的路上跟拉美司機搭訕然後就跟著他去見他老婆給她簽名然後乾脆跟整個店裡的人談起吉他唱起了歌。就像樂團經理所說他就是個被寵壞的小孩。如若不是小孩,又怎麼能有藝術所必需的天真。他在城市交通的噪音中尋找音樂。他讓樂手們扔掉樂器來一起練習。他把正襟危坐的樂團拉到一個居民區的廢棄空地練習。可能這種情節就是最能捕獲我這種從過去到現在古典音樂的業餘程度有增無減的人吧。我從來都覺得場景對於人對藝術的感受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巴黎的短暫停留見識到巴黎地鐵裡的絃樂重奏,就對這個城市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另一個不恰當的例子是有一次去看NBA,厚著臉皮在下半場坐了一個離場邊無比近的座位,看著球星的高超球技卻還不如在學校運動場看到一個牛人激動。後來我的分析是因為NBA球場的燈光其實把球場製造出了舞台感。也許是預期,也許是距離,總是覺得藝術下架到生活比在舞台上動人。喜歡哪個居民區小女孩聽了練習之後不經意地說的那句good job。一下子打消了對意義的懷疑(比如新指揮也曾懷疑道:很多時候分不清到底我們是在弄錢搞音樂還是在搞音樂弄錢)。

音樂家的故事跟別的職業劇不同的,我覺得,是作為普通觀眾我們也可以直觀地從劇集中感受到他們工作所創作出產品的精妙與力量。案件的離奇,官司的曲折,醫術的高明,也是可以傳達的。可是那個奇妙卻又讓普通人也覺得親近的程度,遠不如音樂,-就像新指揮激動得看著那個白馬小女孩所說的那些話,就像白馬小女孩說投入到音樂里就像做了一個夢。

作為職業劇的套路,女主主要表現該職業中人們從下往上進展的過程,所以她經歷的是非常戲劇話的機遇、搞砸和不算機遇的再次機遇,與終於小小成功了的下一次機遇。後來觀眾才慢慢感覺到,原來本劇三觀無比端正。本來以為是講潛規則,可是女主確實就是在幫新智慧泡茶。而更妙的是女大提琴,和長笛男略露骨的那段horny多麼直爽略強勢,卻變成了人家長笛男人生最美的三天之一啊!於是觀眾才恍悟原來她和老指揮,估計也是她潛規則了人家不是人家潛規則了她哇。然後本來以為是講職場老欺小,可是人家老單簧管女說,我今天吹得這麼好,是我有才華,更是我努力,從前沒有人可憐我,現在我也不用對她心軟。她還說變老這件事當然是坨馬屎,可一個人變老確實多麼酸爽。。。(唯一隻有一張略感遺憾的照片。。)是的,除了該職業的光鮮面,該劇也很稱職地烘托出了該職業的苦逼面。除了女主一遍一遍的重複練習,也借女主之後說出她從幾歲開始就像一個外星人一樣沒有別的娛樂就是一個單純的oboe nerd。外表多麼浮華浪蕩,可本底多麼單純,就是一次一次地練習,忘我地一次一次進入那一場場夢。

同時也喜歡關於女主因為太過緊張而失敗那裡的處理。那麼緊張必是說明你沒有準備好的論斷也是好評。女主的堅持也喜歡。說你到某某某年齡還沒有在哪個大樂團找到個位置你好像就失敗了,多麼熱辣辣地照進了某些觀眾同樣尚未成功的革命。舞蹈員男盆友某種程度上的放棄,女主對其多麼的不能理解,最終合理化了最後她跟新指揮的情不自禁。應急上台前,新指揮跟她說,這不是關於你,甚至也都不是關於我,這是關於這個交響樂團現在缺一個單簧管。忘我是最幸福的狀態。


好了,好像把我覺得最主要的一點好處寫出來了。。儘管也許聽起來還是很像cliche。。。其實還有其他的好處。。累了下次再補齊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