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狼圖騰 The Wolf Totem

狼图腾/LeDernierLoup/WolfTotem

6.6 / 6,031人    121分鐘

導演: 尚賈克阿諾 副導: Matthieu De La Mortiere
演員: 姜戎 蘆葦 馮紹峰 竇驍 昂和妮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途安小子

2015-02-27 19:34:46

《轉載》關於小說《狼圖騰》的感覺


作者:老鬼

  凡到過草原的人都知道牧民是最恨狼的,沒有任何蒙古老鄉把狼當成神來膜
拜。因為狼不但吃羊,還進行屠戮。你餓,吃一隻也就罷了,狼進羊群可不是只
咬死一隻,它總要在羊群里玩兒撲殺羊過癮,發瘋般的追逐撕咬,非一口氣咬死
咬傷數十隻羊不停止。儘管它自己根本吃不了這麼多,還一個又一個地追著咬羊
撒歡兒。這一點跟獅子不同,獅子吃飽了就不會再去撲殺獵物。

  說狼殘忍貪婪,就因為它有這個毛病。吃飽了還要追咬羊,沒個夠。狼的這
個獨特個性使它特別招牧民恨。放羊的須臾不能離開羊群。否則,片刻工夫就會
被狼咬躺下血淋淋一大片。因此草原上年年打狼,牧民見了狼必消滅之,決不放
過。經過這麼些年的圍剿捕殺,內蒙古烏珠穆沁大草原上已幾乎看不見狼,只在
偏僻的深山老林,還有它的蹤跡。

  1969年春天,我的一隻狗僅僅因為咬死了幾隻羊羔,就被蒙古牧民追著打,
非置之死地。我當時曾揮舞大棒,誓死保護自己的狗,也無濟於事。牧民通常不
愛打架,但為了打咬死羊羔的狼和狗,他們不惜跟任何人翻臉,哪怕你是北京來
的知青。為挽救這條狗的生命,我反覆跟牧民交涉,希望別打死,哪怕賠錢也行。
但老蒙毫不妥協,斷言咬死羊羔的狗就是狼,必須打死。自那以後,我對蒙古族
牧民與狼不共戴天,視狼如敵,必須趕盡殺絕,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世世代
代在草原上生活的牧民見了狼就追,追上就打,格殺勿論,早已成為一個風俗習
慣。就因為狼有那個嗜殺的壞毛病,吃飽了還要在羊群里禍害。受傷的羊即便當
時沒死,肚裂喉破也活不多久……從我接觸過的牧民中感到他們對狼沒有任何好
感,恨之入骨。

  一個民族的諺語最能反映這個民族崇拜什麼。在《蒙古族諺語》(內蒙古人
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中,狼總是作為反面形象出現。隨手翻一翻,就找了一些
如:「扔灰時別帶火,放牛時當心狼」、「狼趁雨天出動,賊趁機會下手」、
「沒有不吃肉的野狼,沒有不搗鬼的狐狸」、「狼的毛色容易變,狼的惡性很難
改」、「吃羊的狼發胖,受賄的官兒發財」、「聽見狗咬拿起鞭,聽見狼嚎拿起
槍」……

  在這裡你看不到一絲一毫對狼的敬意。所以《狼圖騰》這本書與事實相違,
無法接受。

  文藝作品是生活的反映。細節可以杜撰,情節可以杜撰,但構成全書骨架的
基本事實卻虛構不得。不只是我,身邊所有到過內蒙古牧區插隊的老知青們,也
都接受不了這本書。因為它虛構了一個事實,虛構了一種文化。恰恰相反,蒙古
族牧民非但不圖騰狼,反而見狼就殺,認為這種動物與蒼蠅老鼠臭蟲同屬一類,
是害獸,大大的害獸。以撲咬羊為樂,一咬就幾十隻,上百隻……必須堅決消滅。
事實上他們幾乎要把狼給打絕種,毫無一點點惻隱。

  儘管也知道狼這種動物還是有不少優點。儘管傑克·倫敦寫狼的文章很悽美。
但對大力鼓吹狼道精神的這本書還是難以接受。因為它所描繪的跟我們在內蒙古
草原上看見的完全不一樣,太離譜了。

  多年前我就認識《狼圖騰》的作者。原來我是很尊敬這個人的。都曾在內蒙
古牧區插隊,都在一打三反運動中給抓了起來,都嘗過兵團小牢房的滋味,都是
兵團保衛處馮處長審問的,都曾被眾叛親離,讓人劃清界限……這些相同經歷,
使我們很有共同語言。在思想解放的歲月,他曾積極熱情地投入,成為了民主牆
前的常客。他的「人民掌管不了幹部,所謂人民當家做主就是一句空話」的觀點
也激起了我的強烈共鳴。所以我曾把他的一些故事寫進我的書《血色黃昏》里。

  但《血色黃昏》出版後,他的兩位前妻忍受不住了,憤憤找上門來,向我控
訴了這個人的另一面以及她們個人的痛苦經歷。當年在東烏旗插隊的老知青們也
幾乎都對這兩位弱女子持同情態度,一致譴責了那位作者。接著,有知情者陸陸
續續向我揭露了那位作者的種種問題。因而《血色黃昏》再版時我把這個人物刪
去。

  兩位前妻都曾發瘋般的愛過此作者,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小說一樣浪
漫傳奇, 又均先後被作者喜新厭舊掉,所以兩位前妻都對作者由愛轉恨。不過
我作為旁觀者,總覺得該作者雖有毛病,也不能完全否定。他坐過牢,不斷受打
壓,為中國的民主進步幹了一些事情。不大贊成作者兩任前妻對他窮追猛打。

  自《狼圖騰》出來後,情況有了變化。淺薄的媒體們紛紛吹捧《狼圖騰》,
給之罩上種種光環。該作者的兩位前妻處境卻每況愈下。沒有人關心她們,沒有
人理睬她們,沒有人聽取她們的意見和呼聲,似乎她們的遭遇活該,誰叫你是羊
的,就該被吃。甚至還暗示她們品行不好……隨著商家大炒《狼圖騰》,報刊廣
播連篇累牘地頌揚這本書,無形中給兩位前妻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和貶抑。她們除
了默默忍受被遺棄後的窮苦卑微和孤獨生活外,精神上還要承受著那個前夫志得
意滿,名利雙收的折磨。

  她們為這個作者付出過巨大犧牲,受到了慘重的傷害。第一任前妻調回內地
後,為跟剛出獄的作者結婚,不惜以頭撞牆來反抗家庭干涉,並專程返回內蒙古
草原與作者完婚。第二任前妻為了作者,甘心一次次墮胎,不要孩子,甘心在家
伺候丈夫,一個工作也不找,不惜得罪自己父母。從70年代回城至今始終無業,
牙齒幾乎掉光。可以說她們把自己一生完全都獻給了他。

  針對我的《血色黃昏》中有個人物一半是以這個作者為原型。第一任前妻曾
寫過一本知青小說《落荒》,揭露了此作者的種種欺騙行為。而第二任前妻自離
婚後二十多年來也四處奔走,不知疲倦地搜集前夫的材料,與之打官司,告訴人
們事實真相。

  前不久,她們又對我談到《狼圖騰》一書的問題,談到其中的種種不真實,
荒謬以及她們的憤怒。並給我推薦過多篇批判《狼圖騰》的文章。她們對現在社
會上美醜不分,正邪顛倒,頌強貶弱,鼓吹獸性(狼性),十分的驚訝,十分的
憂慮。她們現在是又老又醜又窮又病,無人注意,處境困難。她們雖然並沒有讓
我幹什麼,但我覺得自己有義務把她們給我的一些文章摘錄在我的部落格里。

  在一片對狼的頌歌聲中,讓世人聽聽另一種聲音,對她們也是個安慰。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