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

依然爱丽丝/永远的爱丽丝(港)/我想念我自己(台)

7.5 / 143,564人    101分鐘

導演: 理查葛拉薩 瓦希魏斯特摩蘭
編劇: 麗莎潔諾娃
演員: 克莉絲汀史都華 茱莉安摩爾 亞歷鮑德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Jus

2015-02-24 07:59:29

Is my Dad still my Dad


緣份真的是世界上最難以言說的東西了:今天下午在家無聊,打開正在直播的Oscar,正好播到Best Leading Actress。之後朋友圈裡刷到一個朋友分享阿姨得獎的照片,於是決定拿出來看。看了20分鐘後,我就叫爸媽一起來看這部片子。它對我來說的意義,真的太重要了。

我爸55歲,他的一切癥狀都和Alice很像。雖然核磁共振沒有顯出任何異常,但是記憶力測試得分只有17/100,之前抽的血還在等一個月後的化驗結果。他和Alice吃一樣的藥:安理申,鹽酸美金剛片。雖然現在換了醫院,配了稍微輕度的藥(歐來寧、卡巴拉汀),但暫時結論還是血管性痴呆,是痴呆症中第二常見的一種(Alzheimer是最常見的)——可即便wiki清楚它們的區別又如何?每一次搜尋資訊後,迎來的只會是更深一層的無力和絕望,因為越來越發現自己根本做不了什麼。


和我媽年輕時的鋒芒畢露相比,我爸一直是個很老實憨厚的人。像一個典型的中國父親一樣,他總是默默無言,不怎麼流露情感,保護著家裡人的安全,操持著粗活(換個燈泡搬個重物什麼),卻還燒得一手好菜。「無言的父愛「是對他的真實寫照。

他的改變發生在我進大學後。我中學時是個學霸,週末出門也只是為了上補習班,所以把爸媽當作最好的朋友,一直相處親密,覺得他們都很可靠,家是避風港。進了大學後,因為開始要關照自己紛繁複雜的生活,踏入更大的世界,就大大減少了和父母的交流,甚至是某種抵抗,以贏得自己的獨立權。在這期間,我爸也換了職位,開始一個人坐一間辦公室,很多工作也是獨自處理。於是他變得很少交際,沉悶在自己的世界裡。我和媽媽也沒意識到他有多大的問題,有些時候做錯糊塗也就歸因於年齡大的關係。

直到前年臨去法國前的八月,我幾乎整天宅在家裡看書看電影,於是增加了和他的交流後才發現他的問題已經相當嚴重了。臨出發前最後一個禮拜,我才急匆匆地教他玩ipad,和他下象棋,囑咐他每週背一首古詩。那一週每晚在教他的時候,我都不斷自責。只恨時間太短了,而我發現的太晚。

但去年六月回國後,我發現他的問題更嚴重了。在八月媽媽住院的時候,我爸一下子六神無主。我感覺他像在」活著」而不是」生活「。女朋友回美國後,我開始花更多的時間待在家裡。我才真正意識到,我長期以來一直在逃避爸爸的問題,殘酷地扔給我媽一個人面對。

從那之後就進入了一個無窮迴圈:絕望--不能放棄--耐心鼓勵--失去耐心--絕望。我媽最崩潰的時候甚至說:你再這麼下去我也沒辦法好好生活了。到時候不行了的話,我們兩個一起吃安眠藥死掉算了。

我努力教爸爸使用新科技,但他是個非常被動的人,不會像Alice那樣主動設置問題每天自問自答。而通常教他一個功能,第一次要說個十幾遍,而幾天後又基本忘光,得重新來過。教他玩ipad的遊戲,他也經常是玩個兩三盤就放一邊,興趣不大。

他喜歡打網球,但是找不到搭子後就經常一個人對著牆面練;他喜歡練字,抄唐詩不下二三十遍但也從來沒記住過一首。他曾經愛好打牌、滬劇、桌球…現在也都不怎麼感興趣了。我常常覺得他只是慣例性地在過日子,大腦卻空空。記憶力衰退,和人溝通的能力大大減弱,邏輯思維能力也許只有中學生程度,前言不搭後語,甚至99-7都計算不出。

過年前從美國回來後,這一週過得非常漫長又苦痛,因為只要面對爸爸,就是一次次踏入那個無窮迴圈。我已經覺得自己越來越耐心了,但還是常常忍不住就提高嗓音...一向特別堅強的媽媽在我面前已經崩潰過好多次,我也一次次清晰感受忍住眼淚的感覺。我們只能越來越坦誠地討論這個問題。媽媽說,她不能讓自己去一直去想像痴呆症中後期的癥狀——家裡開煤氣不關,認不出家人,出門走丟…不然這樣就根本沒勇氣繼續活下去。一直自恃聰明的我,這次也真的找不到任何方法,因為irreversible是唯一的事實。

所以我現在再去看ALS,會有更多的共鳴和痛楚。疾病就是安置於體內的定時炸彈。而且就像Alice說的,她情願得癌症,因為癌症是大家一起想去抗爭的頑疾,而AD卻會讓人覺得ashamed,帶給身邊的人痛苦。爸爸被同事嘲笑了,工作也力不從心,於是決定提前五年退休。


今天我已經不記得是第幾次教他玩打飛機和Fruit Ninja了,教他玩消除星星他也覺得特別困難。前天教他下載音樂,但今天又不會…媽媽喉嚨痛在家躺著,他出門沒買她想要的枇杷膏,而是同一類型的藥買了六盒——根本忘了媽媽之前就是因為藥物過量肝受損才住院的事情。

和他好好聊了很多次,之前看到他抿著嘴唇抽搐的時候真的無比心疼。前天看到他一下子蒼老太多的臉上的各種斑,還有總是畏畏縮縮、像犯錯般的沉默不語…心裡真的是非常難過。今天一起看片子的時候,他還一直在用手指敲腦袋,可能是想促進大腦血液循環吧…


朋友曾經說,道家思想一直不流行,因為中國人有家庭這個最重要的因素在,所以不可能像古人那樣牽著頭牛就歸隱於山水間了。家一直是中國文化里最最重要的基石。

但不斷受西方文化影響,也是因為骨子裡的自由習性,我越來越覺得「家」是一個被過份誇大的概念,個體的自由選擇才是更重要的。朋友Y說,自己曾經嘗試心理上和父母家人隔離,因為他們都是過於保守傳統的人,如果一直受他們影響,自己就走不出去了。另外一個朋友說,讓人離開家鄉的哪裡是夢想,分明是家人。我也記得,自己從法國回來下飛機後,第一個看到的廣告牌上是中國夢的宣傳,赫然印著:「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頓時有種五雷轟頂的感覺。

可是,前年除夕時被親戚說的那些無聊的話壓得很沉重,在那個圓桌旁坐著的我有種全身被束縛,心想自己逃不出這個框的絕望感。而今年,我帶著大家一起玩一個猜詞的app,讓大家都非常開心;以前在親戚家我都是自帶書和電影,防止亂七八糟的話入侵,而現在我也是和大家一起看看綜藝扯扯東言西語;曾經聽一個學姐說她暑假就打算在家看看書陪陪家人時,我非常不理解「陪陪家人」能稱得上什麼事,可現在我卻可以說,今年過節,我基本就是在家陪陪我爸媽。

這種時候,我總會想起毛姆的《人生的枷鎖》,想起那七百多頁里菲利普更加戲劇化的人生。書里說,幸福跟痛苦一樣的微不足道,它們的降臨,跟生活中出現的其他細節一樣,不過是使得人生格局更趨紛繁複雜罷了。

我想,現在的我已經越來越和生活講和,明白家庭、民族、環境等等因素都早就是命運的一部份。認清生活的真相,並學著熱愛它,在自己的範圍里做到最好,也就不負我心了。


看Still Alice的時候,最震撼我的是已經神志不清的她,依照著自己之前的視訊錄像指示,去服下整瓶安眠藥自殺,但最後沒有成功。作為一個高知女性,她的清醒和果敢真的讓我太敬佩。在查出Alzheimer後,她第一反應問是醫生,這是不是遺傳性的是不是familial的,然後讓自己的孩子去做檢查。她每天用手機提醒自己記事,給自己做測試。

整部片子的色調是很明媚的,在海邊那段更是清新浪漫,讓人深感LOVE的溫存。但現實,我存活於其中的現實,大多數卻是灰暗。媽媽對我說,他們當時婚姻中愛的成份並不多,現在也非常怨我爸。作為一個很有知識有想法的女性,她現在的生活很痛苦。她有些時候甚至不想回家,因為和朋友在一起她可以談笑風生,而回來面對爸爸時,只能說些很簡單很愚蠢的話。可她慶幸有了我,我是她最大的希望。我從小到大沒有讓她操過心,一直是她的驕傲。我現在在她面前也是盡力表現出優秀和自信,而這些其實我並沒有。但是——

"現實就是這樣,你想去愛很多人卻發現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當你的幸福和他們的幸福不一致的時候,你又要愛自己,又要愛他們,創造力已不足以彌補需求,就只能考驗犧牲精神。然而犧牲形式的給予就太過沉重,創造形式的給予才更被人期待,這是老年人不能選擇而年輕人可以去努力爭取的。"

Voila 現實很沉重,這幾天每次受挫絕望時,我總想著「明天一定不能待在家裡要瘋了」,可第二天我還是沒出門,想多陪陪爸爸媽媽,趁著我還在他們身邊時。因為無論如何,my Dad is still my Dad. 就算絕望難過,也要過好現在的每一天,用愛和關懷,學會珍惜,學會感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