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天將雄師--Dragon Blade

天将雄师/天将雄狮/天降雄狮

6 / 18,656人    127分鐘 | USA:103分鐘 (USA cut)

導演: 李仁港
編劇: 李仁港
演員: 成龍 崔始源 約翰庫薩克 安卓亞布洛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雨落幽燕

2015-02-21 08:36:34

和平是個無解的命題,所以這是個沒有中心的作品


成龍在電影市場裡絕對是個獨一無二的傳奇式人物。很難想像這麼多年過去了,他還能保持每年出爐一部頗具質量的大製作,並且在最近幾年竟給人以一絲「返老還童」之感——在別人的電影一定是越拍越走下坡路的情況下,成龍近幾年的三四部作品竟然有一些重拾當年風采的跡象。更重要的是,在打了這麼多年後,他的作品的視角和題材竟然一點也沒有漸漸萎縮江河日下,反而是變得十分宏大,甚至於像這次一樣選擇了一個國家種族層面的視角,而且還是戰爭題材。可以說,成龍的作品絕對是我每年觀影首要期待的作品之一。
看罷電影,走出影院時正好天穹開始飄雪。可以說,對於如何評價這部電影,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佩服,十分十分的佩服製作方和創作者。這一定不是一部以固定套路拍出的流水線作品。相反,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誠意之作,是一部創作者希望籍以提供視覺享受的同時,表達一些價值觀和喻世意義的作品。先不管這部作品究竟是怎樣一個立意,至少可以肯定的是,這部電影被呈現出來是帶著想法的。
要說佩服,首先我要佩服的一人一定是這位自編自導的大導演了。老實講這樣的一個故事,是真正意義上的純編,完全由編劇自己創造了一個世界。在歷史那麼狹小的夾縫中,能夠藉助史籍中那一句半段的記錄,找到一個歷史設定的一個大致背景和空當,想像延伸擴展成如此龐雜的一個故事體系,這是真的很厲害的。縱然有諸多完全不合史理讓人驚掉下巴之處,但至少這個故事完全可以做到自圓其說,不會給人以雷的感覺,不會讓人跳戲。同樣,劇組一定做過很多的功課,才能那麼活靈活現而又不失浪漫主義色彩地將那些幕景、城牆、沙漠、服飾、武器、軍鼓等等還原再現並進行再創造。對於如此大製作的電影,我們確實應該給如此辛苦的製作者們以掌聲。硬扣這些方面裡的合理與否,顯得沒什麼意義。
當然,要佩服的還有很多。比如說成龍大哥的武術動作,雖然已經日顯老邁而有些程式化以致令人稍感審美疲勞,但是每部新作,大哥還是會加入一些新的武打動作和武功元素。他完全可以不斷地突破自己,雖已不復當年之勇,但總的來說還算是每次從頭打到尾,不得不令人大呼過癮。對於成龍單純從電影方面來講,他還是無比值得佩服和崇拜的。當然現今他在螢屏外的諸多是非竟也有了向電影裡滲透的趨勢,比如這次電影中動機不純的中心立意和抒情台詞。當然這些並不太能影響電影的質量。最後,我最要佩服的是那兩位女主演。真不知道她們在這個全劇只出場四個女性面孔的劇組裡是怎麼熬到殺青的。
當然,佩服歸佩服,作為一部商業電影,《天降雄師》還是應該被討論一下就是值不值。這裡的值一方面指觀眾購票進影院值不值,另一方面指的是製作方那四個億的天文級投資數字是否真的值回了同等價值的影片水準。因為雖然這部電影賺回本錢一定是沒有任何問題,可如果在大沙漠中搭棚拍攝根本沒有達到那樣的效果,如果供著那麼多的群演吃飯最後沒有得到震撼的場景,那麼這就是非常不值了。我的評價是,如果只看電影呈現的視覺效果,那一定還是足夠值的。可如果要論及體現製作者的任何觀點以及電影真正想表達的中心,我還是認定這是無比不值的。因為這根本就是一部沒有中心的電影。
「各族息戰,維和共存」,這看起來是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圍繞建立的中心思想。也確實,和平是整部電影中不斷大力引證乃至於直接鼓吹說教的一個中心。可事實上,和平這本身就是一個無解的命題,根本不可能討論出一個所以然來。更可怕的是,在這部電影本身中呼籲和平的中心都沒有能被自圓其說。反戰的題材要嘛把一部份或大部份故事在戰場外展開,要嘛進行更深一步關於政治、利益、人性的探討,像這種既想擁有宏大刺激有壯闊感的戰場和戰鬥英雄,又像保留國家意識民族意識和使命意識,卻還以和平作為中心主題的電影,實際上就是等同於沒有中心。
電影進行到一個小時整的時候,我突然由心中生出一種擔心。那是擔心,怕這部電影就真的以這樣的節奏進行完,怕這部電影真的就以這樣沒有故事沒有中心的狀態結束。幸好,後面一個小時電影的故事還是得以充分展開,我的擔憂沒有成為現實。可是,這無法掩蓋前一個小時的時間裡電影情節拖沓,有太多和主線故事無關的內容這個事實。這是這個事實,讓我身右的一位估計熬了除夕夜的老兄,在螢屏上霍安和盧魁斯交戰正酣時,就著陰雪天的濕潤空氣,墜入了飽含打鼾力量的夢鄉。
的確,前一半(注意真的是有誇張到一整半)的劇情,真的有太多沒有邏輯和聯繫的表達。到了一個小時時,真的給人一種故事還沒展開的感覺。支線劇情再怎麼發展,也要先明確一下主矛盾點,引出一下主人公。畢竟這是商業古裝戰爭大片,觀眾翹首以盼的是像後一個小時那樣酣暢淋漓愛憎分明的劇情發展,而不要一步步講究節奏地慢慢推進。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情節有漏洞或是不合理,觀眾也是買帳的。可如果像這樣把每次的小衝突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結束,則根本就是失敗,因為觀眾不期寄於在這樣的片子裡看到什麼人文關懷和藝術氣息。更何況,有太多情節分明是為了證明和平而設立的,一切顯得是那麼生硬而又浮誇。男主角的堅持和配角們的轉變,顯得是如此的突兀而弱智。和平這個概念不是通過精妙的情節設計和人物塑造而提出的,相反是通過生拉硬扯的無關內容表達,實在是沒有意思。一切的鋪墊都顯得太刻意,為了顯騎術而顯騎術,為了表示有文化而表示有文化,為了顯示仁慈而顯示仁慈,甚至於為了露屁股而露屁股。真的顯得沒有意義而無聊。
更何況,和平一定會是個無休止的論題,一個永遠找不到正確答案的疑問。在電影中的那十五天的奇蹟里,三十六國確實實現了和諧共存。可是到最後,為什麼又爆發了無比血腥慘烈的大戰,為什麼又搞到流血遍地骨肉分離呢?霍安不顧妻子的奮戰難道不是為了自己的價值觀和相信嗎?最終四面八方趕來的各族援軍難道不也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嗎?可是電影又絲毫沒有繼續討論下去的意思,所表達的彷彿僅僅只是不應該打仗這一條。於是,這完全就成了後半部份打前半部份的臉,整個電影就是一種散亂的狀態,縱是場景再壯觀武打再酷炫也很難掩蓋——何況這兩者也未見得能在眾多電影作品中出類拔萃。或許如果套進時政背景里看,這種主題的設置就十分可以被理解了——何況在品賞這部電影時好像不可能繞開時政的影響因素,這種影響實在是有些太過明顯了。
實際上大哥的電影還是非常對劇本的質量有要求的。畢竟隨著這麼多年來一部部作品的呈現,成龍電影的套路已經越來越被熟悉,不能再單單以畫面取勝了,還得有點內容。比如說我曾經有過一段時間痴迷芭蕾,喜愛每一部新鮮的芭蕾舞劇。可直到有一次我看了一場中芭的普及性演出,看到了芭樂舞那些單人舞、雙人舞、四人舞、群舞等等套路,之後便不再那麼熱衷了。成龍的電影完全是同樣的。試想如果《天鵝湖》和《胡桃鉗》沒有那樣出色的劇情,恐怕單憑舞蹈設計是不可能成為經典的。這次使用了一次羅馬風格算是度過一劫,但不知道之後的作品還能怎樣。
大年初一的賀歲檔,看這樣一部電影時值得的。可如果總是這樣地主題不明確,中心不鮮明,遲早會消磨掉成龍積攢多年的好印象。特別是這種關乎政治的內容,使用過後反而有可能會適得其反。只能說,大哥且行且珍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