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性本惡--Inherent Vice

性本恶/本性难移/固有缺陷

6.6 / 110,642人    148分鐘 (New York Film Festival)

導演: 保羅湯瑪斯安德森
編劇: 保羅湯瑪斯安德森
演員: 瓦昆菲尼克斯 凱薩琳沃特斯頓 喬許布洛林 歐文威爾森 瑞絲薇斯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阿塔

2015-02-17 02:32:48

性本惡:致迷幻的嬉皮士文化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PTA的《性本惡》之前,我本以為自己可能會不喜歡這部電影,或者說,電影太高深以致於自己欣賞不來。不過,奇怪的是,這部電影才看了5分鐘左右的時候,我就發現自己竟莫名其妙地被吸引了,甚至可以說,這是我看過的PTA最幽默的一部電影,兩個多小時裡,我已經被逗笑了好多次。

       片頭開始就是以一女性的畫外音帶入,鏡頭對準的是加州海邊和幾座低平小屋,接著便是Doc前女友Shasta的出現,兩人便開展了一段對話,一段引出接下來整個陰謀事件的對話。整部電影,出現了無數角色,故事似乎又略為虛無縹緲,再加上迷幻的燈光效果,這樣一來,電影確實是容易給人一頭霧水的感覺。說句實話,若果我不是看過原著,我估計第一次看完整部電影,自己也摸不清整個事故的來龍去脈,搞不清PTA想表達什麼。好在,先看了原著,再看電影,這下可清晰多了;至於劇情的剖析,我就不多說了,畢竟其他人也分析了,我就簡單說說自己的感想吧。

       電影的背景,設定為加州的70年代,從其中可以發現,短短兩個多小時,牽涉的事和物倒是不少。嬉皮士、毒品、性、搖滾樂、陰謀、歧視主義、偏見、非正當交易、警察、宗教、妓女、資產家、搖滾歌手、癮君子、皮條客、黑幫,各色各樣的人和物,無處不在,構成了一個屬於加州六、七十年代的渾濁世界。

       說到這裡,我覺得可以簡單說說貫穿這部電影的嬉皮士文化。嬉皮士文化,在60年代興起,在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達到頂峰(這時候不得不說說李安的那部《製造伍德斯托克》了,李安的電影本身是要補的,結果拖到現在還沒補完,這部是其中的一部,只是當時沒想到這個音樂節牽涉到的是嬉皮士文化)。可惜,嬉皮士文化在70年代逐漸衰敗,到了80年代基本上就是遭到毀滅性破壞了,這其中,肯定又是少不了傳統階級即主流文化者(宗教、統治階級、專制主義者、軍火商等等)刻意污衊的「功勞」了。60年代的美國,可謂是一個充滿衝突和矛盾的年代,越戰、美蘇軍事競爭、「新左派」運動、種族歧視等等事件的陰影佈滿了整個美國(值得一提,馬丁路德金就是在1963年演講了《我有一個夢想》),其中對美國這種社會狀態感到不滿或是感到迷惘,渴望追求自由與民權、宣揚和平博愛反對戰爭的嬉皮士崛起,他們還牽起了不少政治運動,這麼一來,嬉皮士所追求的幻想世界自然和傳統階級一方有很大的出入,這就是嬉皮士經常被刻意污衊的原因,許多莫須有的罪名被強加在嬉皮士身上,這也是為什麼他們經常被誤解被嫌棄的原因。有了這麼一個背景,其實很容易了解到Doc在片中的遭遇了吧,作為一個嬉皮士,哪怕是個聰明的私家偵探,即使是協助警方去查案,但他所遭到的待遇還是很明顯的,警察喜歡拿他開玩笑,其他主流文化階層的也不見得有多喜歡他,甚至是嫌棄他的。電影背景雖是70年代(實際上就是1970年),但電影無處不在充斥著的是60年代的文化影子(畢竟這是嬉皮士文化鼎盛的年代),電影的配樂就是其中一個代表吧,說句實話,電影的配樂沒有一首我是聽過的,有的只是陌生感,但我估計應該都是(或者大部份是吧)六十年代不同樂隊的搖滾樂吧,畢竟原著就多次提及到六十年代不同搖滾樂隊的歌了,基本上品欽提及過的樂隊我都沒聽過,現在給大家說幾個吧,「海灘男孩」樂隊、「雷鳴合唱團」、「小安東尼與帝國」。看,對吧,大家應該都沒聽過這些樂隊。對了,原著中還多次提及到曼森殺人案,就是著名導演羅曼波蘭斯基愛妻莎朗塔特在家被殘忍殺害的事件,這事發生在1969年,離1970年不過一年時間,所以這段時間這件事還是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閒聊資本,當然這事又牽涉到嬉皮士了(事因當時的美國群眾一般認為嬉皮士就是社會的敗類,所以也很容易把曼森家族和嬉皮士聯繫在一起),這就是為什麼電影中Doc他們四人在開車的時候被警察攔住了。

       其實,整部電影,我們感受到的是六十年的嬉皮士文化和當時美國的社會狀態(所以電影另一翻譯名《固有缺陷》,我覺得也是蠻有意義的,可以說是一語雙關,除了指出人性的固有缺陷,還指出了一個國家、一種社會形態的固有缺陷,諷刺味十足。當然,原著的註釋里還解釋了「固有缺陷」這個詞的意思,其實就是一個海運保險中的專業術語,大家應該還記得那艘叫「金獠牙」的神秘船隻吧),毒品、性、搖滾樂、迷惘心境,這便是整部電影的文化基調,但卻讓人回味無窮。實際上,品欽選擇了在1970年5月8日結束了這個故事,這是個奇妙的日子,因為這天是品欽33歲生日;除此之外,5月8日還是二戰時德國無條件投降簽字的日子,寫這篇影評之前剛好看了《大獨裁者》,也真是夠巧合的了。

      好吧,我承認我真是嚴重跑題了。現在還是說說電影的角色吧。總得來說,我覺得鳳凰所扮演的Doc真是最符合原著原始形象的那個Doc了,一身嬉皮士打扮,鬍子拉碴,穿著一雙涼鞋在黑白兩道來回穿梭,草帽、墨鏡上陣,還有那銷魂的走姿與頹廢的眼神,光是外形上就是非常符合Doc的形象了。Doc這個角色本身就是代表著逐漸衰敗的嬉皮士,嚮往自由、不羈、聰明,但卻也喜歡依靠毒品來麻醉自己從而逃離庸俗的現實,受到社會各方的壓制與蔑視。但無論如何,他始終還是「善」的代表,這個角色的設定估計是品欽對60年代嬉皮士的致敬與懷念了吧。而且,我之前好像還在哪看過,有人評述Doc這個角色時,把他比喻為蓋茨比,因為他像蓋茨比一樣,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可以赴湯蹈火在所不惜,這個比喻也是蠻靠譜的,畢竟影片中,Doc回憶與前女友Shasta美好時光的片段也是比較多的,而且片尾結束時就是Doc和Shasta相互依偎在一起嘛。我發現更有趣的是,蓋茨比是為了黛茜在長島建了座豪宅的,而品欽剛好就是長島人。

      影片中還有個很重要的角色,他就是Bigfoot。喬什布洛林扮演的Bigfoot似乎也是充當著一個喜劇角色,不能否認的是,每次他在不停地舔他的香蕉巧克力棒的時候,那場面實在夠滑稽的了;而且他和Doc的關係也是夠耐人尋味的,既是朋友又是敵人,感覺上就是真愛嘛(原諒我這麼腐)。但是,Bigfoot絕對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喜劇角色,其實他本身也是一個悲喜結合的複雜角色。作為警察的他,其實也過得不容易,他好像就只是一個庸才,永遠只能待在同一個地方,為政府(統治階級)辦事,服從命令,他不能像Doc那樣放縱自我追求自己想要但不敢要的東西。真心朋友呢,也不見得他有幾個,他最重視的拍檔也早被別人幹掉了;愛情呢,我只知道他有一段枯燥的婚姻,影片中有一段小情節不就是他跟他老婆為了Doc在吵架嘛;關鍵是,他似乎也不被任何人重視,在這個社會上充當著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隨時可以被任何人取代。所以,某種程度上,我覺得他是蠻羨慕Doc的(他倆關係不簡單的,原著中Doc還特意買了禮物送給Bigfoot)。所以,片尾Bigfoot在Doc面前把大麻全部吞食,就是一種情感的宣洩吧,而Doc的眼淚,真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What’s up, brother?」「I』m not your brother.」簡單,夠諷刺,也是夠悲哀的了。

       總體來說,PTA還是比較忠於原著了,算是高度還原了原著,把品欽小說中的那種頹廢、迷幻感、黑色幽默都拍出自己的風格來了,著實不簡單。PTA對原著的結尾稍微改編了一下,但這樣一來反而更成功,電影更有他自己的特色。其實,整個故事不過又是一個充滿陰謀味懸疑感的偵探故事,只不過線索比較多,人物比較多,節奏比較奇怪,這樣自然讓人覺得電影散而亂,甚至還給人故弄玄虛的感覺。不過,今次的我並不太介懷電影劇情了,我更重視的是一種感覺,一種屬於PTA與品欽共同創造的迷幻感,太奇妙了。

       電影似乎還有多處隱喻的地方,影射反共傾向、資本主義虛偽面什麼的,但這個我深究不來,有興趣的話各位大神自己好好研究吧。嗯,寫到這裡是時候收筆了,本來不打算寫這麼多的,結果寫著寫著便是停不下來了,當然還扯遠了好多次,望原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