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別相信任何人--Before I Go to Sleep

在我入睡前/忆乱情迷/别相信任何人

6.3 / 84,323人    92分鐘

導演: 羅文約菲
編劇: 羅文約菲
演員: 妮可基嫚 柯林佛斯 馬克史壯 安瑪莉達芙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王廿

2015-02-16 00:26:03

《在我入睡前》:謊言裡的幸福


  猜疑是電影的主題,導演將人們對自己內心中不認知的陌生事物不斷進行懷疑的過程,用一個大膽的假設形象比喻出來而達到一種闡述個人思想的目的。對陌生環境的恐懼,是每個生物所存在的一種防禦機制,對周邊環境事物的各種懷疑都是在一種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去不斷熟識與接納的,電影就以一種大膽的假設塑造出了具有陰謀論性質的故事劇情,讓其中所充滿的不確定性來引導觀眾跟隨劇情發展的腳步。從電影裡我們可以看出,在一個非常具有開放性的故事前提下,去不斷的通過探索與發現來一點一點的拼湊出真實的情況,這好比就像一個偵探故事,需要不斷的挖掘與發現可能存在的線索,來完成對整個故事情節的拼湊,雖然可能是漏洞百出,但只要能說明一絲道理,都有可能創造出一個可以說的過去的結局,這就是電影為什麼僅僅圍繞失憶,就能隨意捏造出無限多的線索與可能充斥其中的疑中疑而讓故事變得更為複雜,更為周密。電影的故事本身很簡單,幾乎沒有什麼可以值得陳述的情節,可就是如此簡單的一個故事,抹去了主角的記憶在設定好的環境中就可能成為一個非常具有探索性的冒險電影,電影所走的那種路子就是一個角色扮演遊戲裡的路子,選擇一個玩家,在根據劇情提示的情況下,進行一系列的探索與闖關,直至走完劇情得到整個故事的真相。

  對於小眾類型的驚悚片來講,電影本身的文藝氣質決定了它的自身價值,從導演在演員方面選擇妮可.基德曼與科林.費斯來擔當主演,已經把電影的調子從小眾驚悚文藝片提升到凸顯明星光環的精品文藝片上來,我們從電影裡基本看不出來劇情對於演員們來講需要多麼高的要求,反而讓演員相對於電影的劇情而提升了它本身的價值,這就讓我們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演員身上而對於劇情就可以置若惘聞,導演似乎也是這樣做的,並沒有過度的倚重對劇情的編織與刻畫,主要還是用演員的表演去帶動劇情,加深劇情,甚至連電影裡的對白都少的可憐,以便讓每次對白都能有份量的拖出新的劇情來改變故事發展的走向。在電影裡,妮可.基德曼作為靈魂核心的存在,她對於女性角色的把握還是一種賞心悅目的存在,作為以往被當做花瓶一樣被人對待的演出,這一次雖然完全沒有脫離開她對人的印象,反而這種小女人的演繹更能突出劇情變化中施暴者的可惡,她作為一個敏感女人的代表,眼淚和恐懼處處詮釋出她在電影裡所處的一種受害者的地位,以弱勢去引導強勢,再用弱勢逆襲為強勢,在弱與強的轉換之間完成了演員對於電影的那種助推與展現,這也反應出了越是被人看似弱不驚風的人內心越是強大,只是這種強大是一步一步積累與觸發出來的。妮可.基德曼在電影裡透過自然流露出來的弱勢女性特點,博取人們對主角人物同情的同時,也潛移默化的深化了在最後變身成為強勢時那種角色的代入感,為劇情高潮升級時的過程明顯的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多疑並不是一件好事,雖然它能夠促使我們一點一點的探索出事實的真相,可是真相大白後的結果卻是一個難以忍受的傷痛。存活在簡單與平和的謊言之中,掩蓋了所有如針刺骨的真相打擊,避免了赤裸裸的接受殘酷的事實真相,從而享受心頭那一絲安寧與平和的幸福。其實能夠擁有一個為你費盡氣力的編織一個迷天大謊的人也是幸福的,只是這種幸福在人們眼中被理解成了欺騙與傷害,如果不是和你有著千絲萬縷的感情羈絆,怎麼可能會為你耗費力氣,謊言有時只是讓我們好過一點,戳破謊言的背後並不一定有像電影結局般美好,即便是電影結局那般的圓滿,但又是不是另一場多疑行動的開始?

  電影除了欣賞兩位影帝影后的精彩表演以外,電影的創意和想法還是頗為新穎與獨特的,雖然沒有像《記憶碎片》一樣將劇情打造的絲絲入扣,卻能夠連帶的反應出謊言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是那麼的不堪一擊,所以每個女人天生就是戳破謊言的好手,哪怕有一天她失去了記憶,照樣能夠把一個天衣無縫的謊言輕鬆戳破,不過話說回來電影的劇情實在是漏洞百出,沒理由的安排一系列的劇情與人物,只是為了能夠成功了圓成一個可以讓人相信的劇情,說白了電影就是一個欺騙觀眾的謊言,以致於都二十年了現在才出現懷疑的邏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