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狼圖騰 The Wolf Totem

狼图腾/LeDernierLoup/WolfTotem

6.6 / 6,031人    121分鐘

導演: 尚賈克阿諾 副導: Matthieu De La Mortiere
演員: 姜戎 蘆葦 馮紹峰 竇驍 昂和妮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高大拿

2015-02-14 18:43:22

那山 那人 那狼


  《狼圖騰》作為暢銷小說,歷經七年時間的籌備和拍攝終於在影院裡露出真容。讓雅克阿諾因為曾經拍過《虎兄虎弟》和《熊的故事》而被中國製作方委託創作。《狼圖騰》啟動的時候,《阿凡達》濫觴的3D風還沒有吹來,中國電影和中國電影人的江湖還是刀耕火種的原始階段。七年後,一切都變了,《狼圖騰》也不得不3D一下。平心而論,《狼圖騰》作為電影很好看,但作為好電影,總覺得差點東西。
  狼,無論在漢語還是在英語裡,都不是什麼好的動物。從人的角度出發,看到的狼都直指內心,永無平靜。電影《狼圖騰》基本上也圍繞著狼從三個層面建構它的故事。
  其一:就是我們看到的這個簡單的故事:知青下鄉,遇見狼,恐懼狼,好奇狼,著迷狼,馴養狼,失去狼,懷念狼。多麼像《荔枝蜜》的故事,一個中學生成長情懷的日記體。這個層面的狼,是自然的,具體的,可以觸摸的。
  其二:經蒙古族老人之口描述的騰格里之狼,也就是所謂的狼圖騰崇拜。這裡面的狼,是大自然的主人,是騰格裡的化身,是生物鏈的清道夫,是蒙古族的禁忌和偶像。而小說和電影文本則主要在這個層面打轉轉,讓農耕文明遇見草原文明,讓城市人遇見暴風雪和狼群,讓沒有社會化的青年遇見長滿鬍子的老人。當然,電影的主體也基本止步在此。
  其三,電影裡某些細微的碎片靈光一現,會讓人性狼和人性狗發生碰撞。陳陣養狼是把狼變成狗的試驗,公社屯墾是把草原變成農田的試驗。凱文斯科特納的成名之作《與狼共舞》,是寫一個白人融入印第安文明,並最後產生強烈認同的傳奇故事。那部電影裡,狼作為印第安異族文明的隱喻,讓男主人公既著迷又恐懼。狼和這個白種男人從遙遠對望,到相互試探,到嬉戲玩耍,最後男人涉嫌,狼挺身而救。在這個故事裡,人性和狼性簡單打通。而《狼圖騰》里,陳陣把難以馴服的狼放歸自然,結尾那隻狼再次出現,陳陣眼含熱淚看著它。誰是狼,誰是狗,一目瞭然。陳陣心裡的那隻狼,始終沒有走遠,也沒有徹底釋放。這也許是大多數中國人人格的底色。
  狼作為主角,它的表演水準超過了馮紹峰好幾個檔位。據說,電影之所以籌備這麼多年,是因為劇組在養狼。片尾字幕,能夠看到參加演出的狼和狗的名字。在它們的本色演出面前,這幾個明星的表演顯得無力和亂入,經常帶來讓人齣戲的困擾:蕭軍和蕭紅離婚後,跑道內蒙來採風嗎?三哥在靜秋面前詐死,跑道草原和這裡的女人亂搞?
  「文革」背景在電影裡徹底淡化:除了收音機里傳來的廣播還暗示那個時代的存在。紅色拖拉機,綠色吉普車,戴眼鏡的制服幹部都是草原的闖入者。他們和美國電影裡的外星闖入者沒有分別:貪婪,無知,蠻橫。
  電影的好看,除了讓雅克阿諾製造出的廉價煽情,小狼賣萌,狼馬大戰,草原美景,最好看的是狼群的追擊和捕獵。這部電影,放棄了更多故事性和主題的深度挖掘,追求簡單寧靜自然之美。在似乎野外探險紀錄片的外殼下,講的還是人的故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