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聖杯騎士--Knight of Cups

圣杯骑士/圣杯骑士

5.7 / 22,378人    118分鐘

導演: 泰倫馬力克
編劇: 泰倫馬力克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娜塔莉波曼 凱特布蘭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陌上

2015-02-12 01:57:42

《聖盃騎士》:泰倫斯·馬力克的一篇日記


這是一條很長很長的路,尋找自己的路。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瞬間和時刻:

在擁擠穿梭的人群里,一瞬間失去了焦距和方向,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走,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 在狂歡的派對,在喧鬧的KTV,人群和笑臉,卻強烈的感覺到自己是一個人,是無法與環境融合的個體;你是不是也非常強烈的感受過,那種在水裡的感覺:失重,漂浮,自由和窒息並存,身體的每寸都被裹挾著,可是身體的每一寸,卻一樣的無處著力,無依無靠;你是不是也迷茫過,生活像一團五顏六色的光影,前方是虛妄的迷霧,看不清去處,而可以回望的來處,看得清楚卻怎麼都回不去;你有沒有曾經得到過最想要的東西,可是得到的一瞬間卻空虛的彷彿失去了一切;你會不會有時候知道自己明明沒有不快樂的理由,卻打從心底里蔓延出一陣又一陣無法抑制的悲傷;你有沒有低聲問過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自己又是誰;你有沒有,懷疑過這一切存在的意義;你是不是,也一直在尋找的路上。

若是你也有過這樣的瞬間和時刻,你一定要看看《聖盃騎士》。

聖盃騎士,塔羅牌牌面,意味在感情和行動之間做出決斷,學習水與火的融合。他隨著靈感而來行動,或由行動而導引出靈感。他學著分析想像和幻想的不同,從無謂的,規避現實的夢想,與能夠產生行動和成長之間,了解人生想法的不同。

整部影片就是聖盃騎士自己長長的旅程。片子是導演泰倫斯·馬力克(Terrance Malick)的慣用風格,故事的主線隱隱約約的存在於以碎片式影像和細語呢喃的自白拼接起來的龐大意識里。意向選擇和情感主導著整個片子,華美的攝影,迥然不同的大都市和大自然,跳切的剪輯,以及在現實和回憶裡的進進出出,都讓整個片子跳躍起來,讓人難以捕捉,所以看過之後抱怨的人多過讚賞的人。大多數人認為導演馬力克是裝逼太久,他的文藝范已經超脫了大眾理解的境界,意識流的拼貼畫讓人流失在畫面里而完全抓不到主旨,故事情節似乎消失在現實和夢境的真假錯亂里,所有的元素混雜在一起撲向觀看者,像個色彩斑斕的毛線團,跳躍著,卻捉不住。

可是熟讀海德格爾,哈佛哲學系畢業,牛津哲學系的高材生馬力克真心不是來裝逼的,甚至他都沒有想要站在陽春白雪的位置上俯瞰眾生,悲情吟詩:「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他是想行走在大眾當中,嘗試解答或者提出那個困擾過我們每一個人的問題,對自我剖析,對存在質疑: 生命里唯一的真理在哪裡,我到底要的是什麼,那茫茫的黑暗裡,那條通向真理的路,到底在哪裡。

對這解答的追尋,西方叫「Englightenment」,佛家尋求大徹大悟,王陽明窮其一生追求尋「道」。而這種生命的終極解答,是應當超越了國界超越了文化,超越了個體而存在的。就像主演克里斯蒂安·貝爾( Christian Bale)在新聞發佈會裡說到的,馬力克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你看,他就在那。

這是個深層次的哲學問題,真的想要闡述開來,118分鐘的影片又怎麼夠。可是馬力克還是嘗試了,在短短的時間裡容納儘量多的元素。

答案到底是什麼?成功和金錢顯然不是,這是主人公角色設定的出發點,他已經擁有了這些,可依然在尋找。相貌不是,美麗不是,性愛也不是。影片中走馬燈般出現在主人公生命裡的美女們,相貌姣好,身材火辣,代表的或是俗世紅塵的誘惑,是一晌貪歡的激情,或是物質世界的幻象,總之,不是答案。

人在迷茫之境會想要像外界尋求幫助,這些幫助一一出現過。自己的出身,自己的親人和家庭,他們只能解釋過往,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現在,可是無法指引未來。求助智慧的長者,可是長者說,你以為人生到了一定的年齡,一切答案都會自然而然的清晰起來,可是並沒有。瑜伽和佛教。荒野和海洋。宗教和自然的力量,也不是答案。

我們總寄望真愛的出現會解決所有問題。像《星際穿越》里,愛,是穿越了所有空間和時間的永恆存在。可是竟然連真愛也不是。歲月靜好的前妻(凱特·布蘭切特飾)不是,現世安穩的新歡(妮可基德曼飾)不是。

答案到底是什麼。

我想馬力克或許並沒有試圖要解答這個宏大的哲學命題。他只是很忠實的記錄下來他自己尋找的過程,而期望那些同樣在找尋的人們,感受到相似的痛,和快樂。

若曾經《生命之樹》是一部對哲學的祭典,那麼《聖盃騎士》就是馬力克喃喃自語的日記。對哲學的紀念有推己及眾的力量,讓觀影者產生強烈的共鳴,感同身受; 而只是自我的一篇日記,那就變成了對自己的憑弔,過往或是將來。

因此對於這篇日記,作為圍觀者的我們,註定是無法全程參與的。我們只能在某一個片段中,找到似曾相識的感受,或在某個片段中,更加強烈的融化在相同的情緒和情境裡。可這世界上沒有第二個馬力克,所以恐怕不會有人完全的理解這個影片的每一段。

電影是和導演交流的最好渠道。看完《聖盃騎士》之後,你或許可以更好的理解,為什麼馬力克導演不願意出現在媒體面前。因為他的影片已經是赤裸裸的自白:你看,你想要知道關於我的一切,我都告訴你了,我的迷茫,我的不快樂,我暴躁的父親,我自殺的兄弟,我的妻子,我的愛情,我對哲學的忠誠。我把自己剖析到片甲不留的地步,那麼,你究竟還有問題要問呢?

若你是泰倫斯·馬力克導演的死忠,想要跟他有場深層次的對話,那麼,來看《聖盃騎士》吧,這場私人的深度交談,會讓你感動的無以復加:原來我們對生命有過同樣的困惑,即便只是部份子集的交合,也是心靈上慰藉,因為如果哲學家電影人依然這麼迷茫,那麼平凡的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躲在迷霧裡得過且過,不問意義。

可你若不愛他,那麼,雖然日記也可以寫的很優美,但電影作為大眾傳媒的消費品,《聖盃騎士》某種程度上或許失去了導演最初想要追求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世真理。太多的人只能站在故事的外圍,看畫面聽音樂,從塔羅牌的牌面里閱讀標籤。

你呢,是不是和我一樣,看懂了這開始,卻看不懂這結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