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伯樵

2015-01-27 06:59:54

緋聞音樂家Gossip Musicians?


【媒體用稿,謝絕轉載】

伯樵 / 撰

    高貴、典雅、端莊——在大眾心中,古典音樂從音樂本身到作曲家、音樂家都代表著某種格調,甚至熱愛古典音樂的普通愛樂者也被打上了「品味」、「教養」的標籤(當然也有酸溜溜的標籤,比如「逼格」)。雖然關於古典音樂家們行事乖僻、不修邊幅、舉止暴戾的傳聞從來都不絕於耳,但電視、電影裡的古典音樂總還是被呈現成了某種「純潔高貴」的藝術,毫無機心的音樂,為人間灑下了愛與美的光輝。



    所以2006年紐約愛樂樂團的前雙簧管演奏家布萊爾•廷德爾(Blair Tindall)出版的《叢林中的莫扎特:性愛、毒品和古典音樂》(Mozart in the Jungle: Sex, Drugs, and Classical Music)一書無疑「惡毒」而又直接地撕毀了古典音樂純潔博愛的面紗,堪稱大嘴的諾曼•勒布萊希特(Norman Lebrecht)《誰殺了古典音樂》(Who Killed Classical Music?: Maestros, Managers, and Corporate Politics)之後最為勁爆的黑幕曝光。紐約愛樂樂團中音樂家之間的毒品售賣、混亂的私生活、對樂手席位的你爭我奪、唱片合同上的互相角力全都被公之於眾。廷德爾把林肯中心的櫃子打開了,從裡面鑽出的骷髏個個活色生香、吞雲吐霧、互相傾軋。

    不過《叢林中的莫扎特》的出版也引起了古典音樂界尤其是紐約愛樂樂團中她的前同事們的反彈。廷德爾的前同事兼老師、紐約愛樂的雙簧管首席約瑟夫•羅賓遜(Joseph 羅賓森)首先發難,他指責廷德爾如果少一點書中的那種自暴自棄,而多點頭腦清醒去勤練技藝的話,也許職業生涯會更加輝煌。更有職業音樂人抨擊廷德爾憤世嫉俗的所謂「通過性來獲得演奏機會」實在是純粹為了自己的回憶錄能好賣些,大部份人不是如此開始和進行自己的音樂家職業生涯的——不用出賣色相,也可以進樂團、出唱片。

    無論廷德爾書中所寫是添油加醋的誇張,還是冷靜客觀的寫實,我們大可以拋開事實為何的是是非非,平常心來看2014年12月聖誕節前亞馬遜推出的這部同名自製劇《叢林中的亞馬遜》,畢竟只要電視劇拍得好看精彩,略帶出格的誇張和扭曲並非不可接受。



    雖然披著古典音樂的「高貴」外衣,可《叢林中的莫扎特》本質上更像是一部充滿著廉價勵志和搔首弄姿的青春偶像劇。影片中充斥著形形色色臉譜化的人物:

    作為男主角的指揮羅德里格方方面面都是一個神經質,除了一次又一次的遲到、不靠譜、走神脫線和異想天開之外,我們很難進入他的內心世界,去對這位男一號產生更多的認同——我們驚嘆於他一次次把那幫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女贊助人們哄得心花怒放(「呈示部」),然後在接下來十集的迷你劇中看他如何將類似橋段各種重復和變奏(「再現部」)。但整個「發展部」似乎都被省略了——觀眾剝開油亮的果皮是為了能吃到多汁的果肉,而非剝開了洋蔥皮後繼續去看新的一層洋蔥皮;除了髮型cosplay指揮杜達梅爾比較成功之外,羅德里格過於靈異、任性、天真和卡通化,都像是個神經質的諧星而非成熟的職業人;

    而女主角,作為一個初出茅廬卻希望可以進入頂級樂團的菜鳥樂手,除了在一次又一次自暴自棄後又短暫的浴火重生外,大部份時間都在給男主角做捧哏,她存在的意義似乎就是可以協助導演和編劇,去問出神神叨叨的男主角每一次脫線行為背後的深意,全劇從始至終她都在處理其老好人的性格與外部世界叢林法則之間的不協調——令人震驚的是,她居然處理下來了;

    劇中因為年邁古舊而退居二線的老指揮永遠只想著兩件事:如何捲土重來刷存在感,以及如何繼續泡樂團裡的女大提琴手;而那位樂團女經理則應該是紐約愛樂樂團執行總監德博拉•博達(Deborah Borda)的翻版,作為古典音樂世界裡最需要善於處理人際關係交往、也最需要深思熟慮的角色,Bernadette Peters的表演還是略顯平面和淺薄。

    但事實上,大部份觀賞此劇的觀眾卻樂於其間,非但對幼齒化的故事、扁平的人物性格和凌亂的故事線索不以為意,甚至還會覺得《叢林中的莫扎特》好聽、好看、製作精良。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如果本劇拋下古典音樂的外衣,所剩的核心其實依舊是一出青春偶像勵志劇,俊男靚女挑戰傳統權威,偶有貴人相助,不乏嚴師訓誡,然後倏乎間機會降臨,女主證明白己,男主得償所願——事實上,《叢林中的莫扎特》從人物的性格到台詞,都遵循了最《緋聞女孩》的表達手法:快速的故事推進,曖昧的人物關係,紛亂的劇情線索,伶牙俐齒但卻毫不雋永的台詞,,精心架構出來卻略顯牽強的「本集設定」,以及屢敗屢戰卻能屢戰屢敗、最後逆襲的主人公。正是這些使得《叢林中的莫扎特》至少在劇情上顯得「好看」。

    其二,古典音樂也許是當代影視劇最好的遮羞布了,每當導演知道自己貧乏的視聽語言將會boring死觀眾時,加入古典樂元素無疑是最快捷簡便地提高逼格的方式,觀眾也許會對粗製濫造地《暮光之城》、《小時代》嗤之以鼻,但如果吸血鬼家族能夠在咬人吸血之餘一起在家拉拉絃樂四重奏、郭敬明小說電影裡的人物能夠「典雅高貴地在鋼琴上彈一曲蕭邦夜曲」,或許會略有改觀。而一部從頭到尾都是在細緻描摹古典樂的電視劇,本身就已不缺格調,創作者倘若還能非常「接地氣地」描繪出音樂家們的凡人一面,對於一般觀眾而言,簡直是無死角的逼格掃射!——哪怕最後其實這只是一部Gossip Musicians。



    最後,這部看似要描繪古典音樂浮世繪的美劇卻在古典音樂的環節做的最差。

    且不說一些配角拉小提琴時動作僵硬(比如聲音裡明顯是揉弦的絃樂聲,畫面裡的演員手型卻是僵硬不動),兩位指揮(年輕的羅德里格和老大師托馬斯)的揮棒動作不僅毫不專業,甚至連演員所擅長的姿勢流暢和動作優美都做不到。如果仔細觀察《交響情人夢》裡玉木宏的指揮動作,也能看出一些略顯生硬滯澀之處,但玉木宏多數動作和形體語言還是有著基本的形似,美國演藝明星Danny Kaye在1980年代和紐約愛樂合作過一場別開生面的喜劇音樂會,同樣是古典樂外行的他,其指揮動作幾乎可以達到亂真的地步。事實上,模仿指揮動作的要點並不在於手臂的揮動幅度(如果指揮的工作只是揮揮手臂,那就真的與人肉節拍器無異了),而是在於整個身姿體態和麵部表情,控制好這兩點,再能做到與音樂合拍的話,至少糊弄外行是不成問題的,可惜似乎《叢林中的莫扎特》作為預算成本控制極為嚴格的自製劇,連形體指導和古典音樂顧問都給省了。——事實上全劇只有第一集開頭的那個小提琴獨奏家的拉琴動作是標準的,沒錯,因為他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小提琴演奏家——古典音樂史上最著名心靈雞湯的主角:約書阿•貝爾(Joshua Bell)......

    而很多劇情更是經不起推敲,正如很多愛樂網友(@刀客鳥師傅)所指出的,第二集中羅德里格為了能把女主角塞進樂團,突然要求首演曲目改為大編製的《馬勒第八「千人」交響曲》(下簡稱馬八),我們暫且不論這種「哪怕全世界與你作對,我也站在你這一邊」的青春狗血劇情設置是否合理,馬八從名字上看——「千人」——就已經說明了其所需要的人數編製,如果羅德里格一意孤行地為了我們親愛的女主角將曲目改為馬八,他不僅需要增加一倍的管樂(《叢林中的莫扎特》裡的樂團一直是兩管編,但馬八要求至少四管編),還要請到兩個混聲合唱團和一個童聲合唱團,以及8位獨唱家——總計要增加至少七八百人!,而這樣體量的編製沒有一年半載的提前溝通和反覆協商,根本無法一時間彙集齊這麼龐大的團隊人馬來進行一個樂團在月季中最為重要的「首演」!

    而優秀的獨奏家和獨唱家一般也都要提前1-3年就預約檔期,像馬八這樣的作品,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湊齊一組合格的陣容;同樣的問題還出現在第八集,羅德里格在沒有妥善溝通和合理理由的情況下,又隨意延後了前來進行協奏的鋼琴家的演出計劃,如果類似的事情發生在真實世界中,並且指揮家如此無禮地單方面毀約的話,相信指揮和樂團會在很長一段時間丟掉大量的潛在合作。而男主角羅德里格他朋克風十足的老婆不僅聲望有限,而且還是一個行事乖張、性格暴戾的行為藝術家,拉小提琴拉到一半都要把琴摔碎;請這樣的獨奏家來與樂團合作(最後一集,她在首演到一半時,棄整個樂團和指揮家老公,拂袖而去),這應該是一個熱衷於欣賞在音樂結束後摔爛吉他的另類搖滾愛好者才能想出來的劇情。

    如果說以上諸多缺點,只是細節上不符合實際情況,並不影響故事敘事的話,那麼作為一部講述古典音樂的電影,其配樂的使用卻過於隨意,除卻演員表演古典樂的部份外,本劇在推動劇情發展和表達私人情緒的時候,其古典配樂可以說是可有可無,就算替換成理察•克萊德曼或是班得瑞的音樂也不會太損害劇情。當然,古典音樂的配樂一直都是影視劇的大難題,其中的關礙和難題太多(以後有機會可以細講),我們似乎不應對創作人員過於求全責備。關於古典音樂世界的影視劇作品其實並不算多,但是這部古典樂美劇在配樂上的簡單和隨意,削弱了音樂本身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遠不如《交響情人夢》中那樣將音樂與劇情結合地那樣絲絲入扣,也正是因為這才會讓我們覺得更加地惋惜和遺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