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進擊的鼓手--Whiplash

爆裂鼓手/鼓动真我(港)/进击的鼓手(台)

8.5 / 991,198人    107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麥爾斯泰勒 梅莉莎班諾伊 JK 西蒙斯 保羅萊瑟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遠子

2015-01-25 02:48:17

我這都是為你好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做了一個關於高考的噩夢,所以忍不住想多說幾句。
我在給這部電影的短評里寫道:如果我是那個老師的學生,我大概也會自殺的吧……有人在我廣播下回覆說:你懂個JB,沒學過音樂的人都不會懂 。
我確實不懂,學音樂就一定要慘成這樣?歷史上的音樂大師都是在如此殘酷的練習中成長起來的?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就沒有一點點喜悅?支撐他們堅持下去的只是「一定要成功、一定要爭氣、一定要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這唯一的動力?

我不幸成長在一個高考壓力特別大的地方,從小到大我接觸了太多弗萊徹這樣的魔鬼導師。在我的中學時代,有罵女生是「賤逼」的老師,有罵談戀愛的學生「噁心」「變態」的老師,有罰站一天不讓吃飯的老師,有一邊打學生一邊叫喊「打死你我願意坐牢」的老師……在看這部電影時,我的腦海里反覆浮現出這些老師的暴怒的表情。他們和弗萊徹一樣,在冷靜的時候都會語重心長地告訴你:「我這都是為你好,我打你罵你我的工資又不會長一分錢,我是恨鐵不成鋼,是為了讓你成才,為了讓你考一個好大學呀!」而家長們總體上也是認同這種教育的,因為他們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打是疼,罵是愛」這些根深蒂固的價值觀。
也許有人會講,成為一個音樂大師怎麼能夠與考上一個好大學相提並論呢?但是我們站在一個更高的視角來看,這兩件事不過都代表著一些世俗的成就而已,它們有著極其相似的社會屬性。

影片裡男主角問老師:「難道就沒有一個度嗎?不會有一些天才因為受不了如此嚴苛的教育而選擇了放棄嗎?」老師斬釘截鐵地回答說:「如果他放棄了,說明他不是天才。」(大意)這是多麼武斷的判斷,而那個輕飄飄的「放棄」又是多麼殘酷!「放棄」可能意味著終生的鬱郁不得志,一輩子的心理陰影,甚至像影片裡的Sean Casey一樣選擇自殺(他在成為大師之前自殺了,說明他不是真正的大師)。
弗萊徹在講到這個學生時哭了,但是並不是因為後悔自責而哭,而是覺得自己的心血白費了,一個有可能成為耀眼明星的樂手非常不爭氣地死掉了……有意思的是,弗萊徹說那個學生是出車禍死的,我覺得恰恰在這個細節上體現出了他身上還殘存著一點正常的人性(而不是他的哭泣):他還是懼怕社會輿論的,他下意識里認為學生的死是與自己有關的。
我讀高中的時候,每年都有學生自殺,有一回有一個高三的學生跳樓自殺了,他的母親看到他的屍體的第一句話居然是:活該!誰讓他不聽老師的話……當我聽說這個消息時,我幼小的心靈確實受到了極大的衝擊。難道成功就那麼重要?比生命還重要?一個人或一小部份的成功必須建立在對絕大多數的精神蹂躪之上?真的必須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有人說這部電影是反勵志的,它要揭露的恰恰是傳統勵志背後的殘酷真相。或許是這樣——雖然我沒有看出這一點——但是在我的友鄰里給這部電影好評時幾乎都是在說:特別燃,特別激情,特別勵志。

當然了,一個人追求成名並沒有什麼錯,成名之路也必然是艱辛的,但是我相信艱辛的同時,也必然是伴隨著溫馨、愉悅和滿足感的,不可能像這個電影裡表現出來的那樣:自始至終只有殘酷、血腥和緊張。電影裡鼓手之外的其他樂手在表演時也只能看到他們的恐懼和拘謹,沒有一絲享受的神情。有些寫作者也喜歡反覆強調寫作有多麼苦,我一向是反感這種觀點的。寫作也好,音樂也好,繪畫也好,它們都只是人類的愛好而已,它們並不天然比看足球、打樸克、踢毽子具有更崇高的地位。如果真的有那麼苦,真的一點快樂都感受不到,何苦不換一個愛好呢?

莫陶客在廣播裡說了一句話我特別贊同,他說:「即使苦逼,即使痛苦,就算手裡全是血,心裡一定是有愛的。這個(片子)從頭到尾就沒有愛。」我後來回想了一下,這部電影有一個小地方還是表現出了一點愛,那就是男主角小時候打鼓時的錄像畫面,那裡面他笑得很靦腆很開心,他一定是感受到了愛,感受到了錄像的人(可能是他的父親)的支持和鼓勵才把自己的這個愛好一直堅持下去的,而不是從小就想著成為一名偉大的鼓手。
影片的最後似乎預示著男主角最終抗住了所有的壓力(他選擇跟女朋友分手似乎也是對的,因為那個女孩很快就跟別人好上了,比起成為大師,這點損失算了什麼呢?),最終走向了大師之路。他或許真的會成為大師,但是世間多了一個這樣無愛的大師真的比沒有強嗎?我表示懷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