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白鯊--Jaws

大白鲨//

8.1 / 660,105人    124分鐘 | 130分鐘 (加長版)

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
編劇: Peter Benchley Carl Gottlieb (Ⅰ)
演員: 洛薛爾德 羅勃蕭 李察德瑞佛斯 Lorraine Gar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卡斯蒂亞公爵

2015-01-22 17:11:24

寫在《大白鯊》誕生四十週年之時


若是用現代的眼光來看待《大白鯊》,尤其是看到那個假到不能再假的鯊魚模型時,相信很多觀眾必然會對其嗤之以鼻。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愈是有科技含量的電影,被時代所淘汰的可能性就愈大。然而,如果用我們看到《阿凡達》時的心情作為參照,那麼也就能夠理解當時那些觀眾的反應了。本片的上映導致許多觀眾不敢再下海玩耍,甚至令1975年海灘遊客的數量大幅減少,並引發了人們對鯊魚長期的恐懼效應。如此廣泛的文化影響力,恐怕只有極少數電影才能與之比擬。

與上一部點評的《法國販毒網》相似,《大白鯊》絕非無懈可擊、盡善盡美的作品,卻在影史上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這是第一部應用「大規模上映」這個概念發行的影片,並配以大量營銷活動和電視廣告,創下了四億七千萬全球票房的紀錄,在電影發行史以及建立好萊塢商業模式上具有深遠意義;其次,影片為日後的恐怖片或者驚悚片樹立了典範,開啟了高成本、高科技和高速度驚悚片的時代,易於宣傳和描述的、有利可圖的大成本作品越來越受到片廠的歡迎。因此,跟《法國販毒網》一樣,《大白鯊》也被美國國會圖書館列入了國家電影登記表下屬的保護電影名單。

作為驚悚片,賴以生存的第一要務自然是「驚悚」與否。在這方面,當年尚在練級階段的史蒂文·史匹柏做的相當到位,會講故事的天賦已然初現端倪。雖然「大白鯊」是影片的主角和恐怖之源,但事實上這頭名叫「布魯斯」的鯊魚模型在電影中出現的鏡頭非常有限,大部份時間裡導演都是用暗示性的手法構建起懸念和恐怖的氛圍,鯊魚對片中人物造成的心理影響遠勝於鯊魚本身的恐怖,史匹柏對這一點的拿捏恰到好處。當然,《大白鯊》能成為經典,作曲家約翰·威廉士的配樂也功不可沒,圍繞低音貝斯兩個音符展開的主題音樂傳遞出強大的壓迫感,簡單卻直接,用他本人的話說便是「就像鯊魚一樣無情、勢不可擋地向你逼近」。

除了恐懼之外,在《大白鯊》中明顯能夠看到《白鯨記》和《老人與海》的影子,職業捕鯊人昆特儼然便是另一個亞哈或者聖地亞哥。表面上看,昆特接受任務的動機是為了賞金,但在潛意識中挑戰怪物、挑戰自然的慾望才是指導其行為的根源所在。在他身上,我們既能看到類似亞哈那樣對獵物的仇恨心理,以及貪婪的殺戮欲和征服欲,也能看到像聖地亞哥那般不屈不撓、頑強執著的品質。昆特是這部驚悚片塑造得最好的一個角色,《帝國》雜誌在2008年評選了100個最出色的電影角色,昆特能夠排在第50位,殊為不易。

《大白鯊》在當時的轟動效應也引起了學術評論界的各種解讀,比如電影中保留了水門事件後對政治冷嘲熱諷的思潮(以罔顧人命、唯利是圖的市長為代表);再如將「唯心主義」(以昆特為代表)、「科學」(以胡珀為代表)、「凡夫俗子」(以布羅迪為代表)視為解決問題的三種不同方法等等。個人認為,這些見解固然有理有趣,但實在沒必要對一部娛樂電影過份解讀,當電影負載的隱含喻意越多,其本身的屬性反而顯得廉價了,《大白鯊》只是《大白鯊》而已。

四十年過去了,以《大白鯊》為代表的生物類驚悚片顯然已被玩壞,當鯊魚、鱷魚、巨蟒一遍又一遍地出現在二三流驚悚片中時,我們早已不再害怕。驚悚(恐怖)片是最需要與時俱進的類型片之一,對比如今「生態災變」、「網路危機」、「人工智慧」等新恐怖元素的大行其道,再翻回頭看看當年《大白鯊》的橫空出世,不由感嘆那個時代竟是如此單純。
評論